漢藏僧衣淺談(上)

李連杰於電影《白蛇傳說》飾演法海,在白色底衣上披白色「上衣」(圖:美悅時尚網)
李連杰於電影《白蛇傳說》飾演法海,在白色底衣上披白色「上衣」(圖:美悅時尚網)

早前,筆者撰文介紹藏傳佛教的居士衣飾,[1]引起了法友們對僧俗二眾法衣及其名稱的關注。有見及此,謹盡力嘗試介紹漢藏僧服給讀者。

一般社會大眾,對僧服的印象可能很模糊。螢幕上看到的「僧人」,有的僧服比較逼真,有的則相差較遠。例如李連杰於電影《白蛇傳說》飾演法海、已故演員黎漢持於電視劇《神雕俠侶》飾演一燈大師,都在底衣上披搭白色的「上衣」;內地數年前拍攝的《天龍八部》中,少林寺高僧穿的橙、綠、紫色「上衣」,均非真正僧服允許使用的顏色。


袈裟不許「正色」

即使不是佛教徒,也許都聽說過僧服稱為「袈裟」。袈裟為梵文kaṣāya的簡略音譯,意譯「壞色」、「不正色」,蓋佛陀規定出家人不能穿著簇新、完整、華美的服飾,故僧衣不能是艷麗的「正色」,而要採用青、黑、木蘭(暗赤色、赤黑色)。不過,這些顏色的具體細節,有種種異說。

佛滅後僧團分為若干部派,從那時開始印度佛教已有各別的僧衣顏色傳統。《舍利弗問經》、《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等,記載了不同派別所用的不同顏色。

雖然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指出,袈裟其實是赤衣,並非僧服「三衣」的總名,真正的僧衣統稱應該是「支伐羅」( cīvara,字義為「衣」),但從古至今一般都以袈裟總稱「三衣」。

黎漢持於電視劇《神雕俠侶》飾演一燈大師,在暗黃色底衣上搭白色「上衣」(圖:百度貼吧)
黎漢持於電視劇《神雕俠侶》飾演一燈大師,在暗黃色底衣上搭白色「上衣」(圖:百度貼吧)
內地版《天龍八部》方丈與虛竹父子相認的劇照(圖:新浪娛樂)
內地版《天龍八部》方丈與虛竹父子相認的劇照(圖:新浪娛樂)

真正僧衣有三種

三衣,即下衣、上衣、大衣,[2]古時也有依次稱作下衣、中衣、上衣等其他習慣,[3]現在普遍使用前者。

佛制不許出家人穿新潔衣飾,只能以施主所施、垃圾堆撿回來或屍體身上沒用的破舊衣料,重新縫合。下衣規定以五條布幅縫製,上衣為七條,大衣九條或以上,故又依次名為五衣、七衣、九衣。不過,後世為便利故,都用完整的布料製作僧衣,另外縫上一條條的布幅,象徵性地滿足「百衲衣」的要求。


漢人對下衣的有趣改良

下衣乃掩蓋下半身的裙袍,上身半赤露,供日常活動時穿著。這對於生活在熱帶地區、無須勞動的僧眾當然沒問題,但中國天氣寒冷(尤其是許多寺院都位處高山),加上漢僧往往要自己耕種食糧、勞動建設,五衣既不保暖又不便工作,故很少使用,而以漢服代替。

除了下身的褲子外,上身分別有於僧舍作息時穿的短褂(形如在家人的短襯衣)、日常於寺內辦事的中褂(稍長的袍子,又名羅漢褂)、平時外出的長褂(長袍、長衫)三種。此等衣褲均非佛制准許的僧服,漢傳佛教遂於衣領加上橫幅的條紋,折衷地當作由碎布縫合而成。

長褂,衣領上有象徵碎布縫合的條紋。長、中、短褂有不同顏色,源於不同地區的習慣,沒有特別意思。
長褂,衣領上有象徵碎布縫合的條紋。長、中、短褂有不同顏色,源於不同地區的習慣,沒有特別意思。

古印度有以衣袍「偏袒右肩」(只袒露右邊肩膀)來表示尊敬對方的習俗,故僧人謁見、供養佛陀或上師時,要露出右肩;但自己成為弟子的禮敬或供養對象時,例如應供、托缽、誦經、出行,僧衣應該覆蓋兩肩及胸口(稱為「通肩」),以保莊嚴[4]

現今只有南傳佛教維持「偏袒右肩」與「通肩」的傳統。漢地由於寒冷,平時已穿漢服包裹全身,並不真正「偏袒右肩」,僅以從左肩披搭上衣、大衣來代表;此外並無「通肩」的做法,因為上衣底下早已穿了海青,覆蓋了右肩。


上衣和大衣

上衣是法會、布薩(寺院中每半月一次誦戒懺悔)時,沿左肩搭在身上的長布,上面垂直縫製了六條布條,將之分成七格,象徵七衣,這些分隔稱為「田相」。上衣有咖啡色、紅色等。由於漢人崇尚紅色,通常法會中領誦及打法器的僧人才穿紅色,沒特別職務者則披其他顏色。

紅色七衣
紅色七衣
咖啡色七衣
咖啡色七衣

至於大衣,按文獻看來,九條或廿五條布幅等均屬於大衣之不同種類,但後世稱呼九條的為大衣或九衣,廿五條的稱作祖衣。九衣在齋僧等個別場合穿著,祖衣則乃大型法會、授戒、傳法(漢傳佛教確認某法師為某宗派傳人的儀式)或其他隆重場合(如古代覲見皇帝)時所披。祖衣也有咖啡色、紅色等,大部份法師都推崇紅色;更有的繡上花、龍之類的嚴飾,名為「千花衣」。

鮮黃色九衣
鮮黃色九衣
紅色祖衣
紅色祖衣

法會時如何披衣

法會期間,僧人並非於日常漢服上搭衣,而須先穿著海青在內。「海青」是古時江蘇吳中地區對廣袖大袍的稱呼,後來漢傳佛教對「海青」賦以新的解釋:如「海」深廣而能容萬物、波浪自在無礙,「青」出於藍、代代更勝。這實際上也不是佛制僧衣,只因比日常漢服更莊嚴而採用。

古人的大袍敞開大大的袖口,佛門中的海青卻把袖口的大部份縫合起來,傅說這是因為梁武帝的王后郗氏,不喜歡佛法,某次她命人做了一些豬肉包子,騙寶誌禪師師徒進宮用齋。如果他們不吃,就治以逆旨不敬之罪;如果吃了,則羞辱他們犯戒。寶誌禪師乃得道高僧,預知郗氏陰謀,事先命徒弟們縫合海青袖口,把饅頭預藏袖筒內。入宮應供之時,取出饅頭來吃,而把肉包子放進袖筒,避開了兩難的局面。

黑色海青
黑色海青

漢傳居士參加法會,亦可穿黑色海青,法師則可穿黑色、咖啡色、鮮或暗黃色等;居士若已受五戒或菩薩戒,可於海青上披搭縵衣。縵衣即沒有分割的袍衣,沙彌、沙彌尼因未受具足戒,只穿此衣;比丘、比丘尼僅許於無法取得具田相的三衣時,才可暫時以縵衣代替。不過,有謂沙彌、沙彌尼算是「半個」人天福田,故亦授予五衣。

東蓮覺苑弘法精舍的法會現場,可見僧眾分別穿上咖啡色、鮮黃色或暗黃色的海青,最左邊沒負責法器者,搭黑色七衣;中央主法者披祖衣(分割較多),其左右兩邊的法師各有司職,披紅色七衣(分割較少);最右邊的居士穿黑海青而搭縵衣(沒有分割)。
東蓮覺苑弘法精舍的法會現場,可見僧眾分別穿上咖啡色、鮮黃色或暗黃色的海青,最左邊沒負責法器者,搭黑色七衣;中央主法者披祖衣(分割較多),其左右兩邊的法師各有司職,披紅色七衣(分割較少);最右邊的居士穿黑海青而搭縵衣(沒有分割)。

本文只能大概介紹漢傳僧服制度,不同的寺院對於三衣顏色、甚麼場合穿著,可能有少許不同。例如個別寺院要求僧人平時也要搭衣,或於用齋時披七衣;多數寺院布薩時穿七衣,有的卻沒硬性規定,有的則披九衣。當然這些均屬個別例子,《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皆載布薩時穿的是七衣。


僧服提高僧團的莊嚴紀律

僧服之所以有那麼多要求,都是為了讓出家人有別於在家人和外道,提高僧團的莊嚴與紀律,塑造簡樸的清修風氣。《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謂袈裟有十種利益︰

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

三者、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

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

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

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

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

律制規定僧人三衣不能離身,但現代為方便日常工作,多數僧人只會於法會時披衣,僧衣僅置於自己附近;平時出門雖然只穿長褂,但也會隨身帶備上衣(通常不帶大衣,因為應用機會較少,且不方便)。

無論如何,我們要明白,古代熱帶地區的習慣,一定不能完全應用於後世的漢地。漢傳佛教對僧服的改良,都是為了讓僧眾更好地處理法務,而佛陀本身也允許弟子因應情況調適律儀,故絕對不能批評漢人擅改佛制。

不僅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針對其獨特環境而對僧服進行了改造,下期介紹。

※ 承蒙東蓮覺苑弘法精舍當家觀如法師、知客智愍法師,提供本文部份資料,特此鳴謝。


[1] 〈從旺角「密宗上師」談到藏傳佛教的法衣〉

[2] 北宋‧道誠《釋氏要覽》:法衣有三也:一僧伽梨(即大衣也),二鬱多羅僧(即七條也),三安陀會(即五條也)……《慧上菩薩經》云:「五條名中著衣,七條名上衣,大衣名眾集時衣」……

三衣之名,無正翻譯,皆從人強名之也。謂見安陀會有五幅,便喚作五條;見鬱多羅僧有七幅,便呼為七條,見大衣條數多,故名雜碎衣也。

夫大衣者,三衣中主,最為殊勝故。若從用名,入王宮時、入聚落時衣也。
七條名中價衣,謂不貴大衣、不賤五條故。若從用名,入眾衣也。
五條名下衣,謂在七條下故。若從用名,園中行道,雜作衣也。

[3] 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比丘應具三衣,即袈裟也。袈裟者,以布切細長條橫縫合成,由其所切之條數而分種種。
一、安陀會衣 為五條之袈裟,名下衣,平常著之。
二、鬱多羅僧衣 為七條之袈裟,名中衣,在寺內之眾中為禮誦齋講著之。
三、僧伽梨衣 為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袈裟,名上衣,為出外時及其他嚴儀之時著之。

[4] 《舍利弗問經》︰舍利弗言︰云何於訓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為迦葉村人說城喻經云:我諸弟子當正被袈裟,俱覆兩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齊平,現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現胸臆。於此二言云何奉持?

佛言:修供養時,應須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云何作福田時?國王請食、入里乞食、坐禪誦經、巡行樹下,人見端嚴,有可觀也。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