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將錯就錯 ——紀念衍陽法師

憂悲苦惱,不噎不泄。

來聚去散,不愁不結。

冬寒秋凜,不剛不烈。

雨打風吹,不屈不折。

——衍陽法師

清醒地將錯就錯

我與衍陽法師初次的聯絡,是源於2012年一次講座的邀約。那時我協助學愚教授策劃在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舉辦的「慧眼看人間——佛教思想與香港社會系列講座」,這個系列是「香港仁•愛香港」集思公益計劃資助的項目,涵蓋佛教與生命倫理、佛教與家庭倫理、佛教與情緒管理,佛教與藝術人生等主題。其中第八講的題目是「以慈悲心,觀世間音——佛教與社會服務」,因為是系列的最後一講,我們希望邀請幾位講者以座談的形式分別從佛教以及學界的角度分享觀點和實踐經驗,同時也是一個總結,為這個講座系列劃下句號。座談禮請了李焯芬教授、陳麗雲教授以及僧徹法師參與,希望能夠再邀請到一位有社會服務經驗的法師,聽聞從加拿大回港創辦大覺福行中心[1]的衍陽法師致力推動臨終關懷以及生死教育的服務,我們便很希望邀請她參與是次座談。

籌備的時間緊迫,有些烏龍的是,我和中心另一位協助是項計劃的同仁未及仔細溝通,以致同仁誤以為這場講座與前幾場形式相同,是由法師一人主講,她發出了邀請電郵並很快得到衍陽法師確定的回覆。那時我與法師未曾謀面,突然從一個半小時的講座改為二十分鐘發言的形式,不知應該如何向她解釋,實話實說恐怕很不禮貌。商議之下,大家都覺得有關佛教臨終關懷以及生命教育的題目本來就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不如在這系列結束之後,由中心再邀請衍陽法師做一場講座。於是,便由我發電郵向法師說明,這中間不免打了方便妄語,衍陽法師又一次爽快的同意了我們所有的安排。

座談過後,衍陽法師給出了下一場講座的題目——「清醒地將錯就錯」。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很久很久,原來法師心中清清楚楚的,她甚麽都知道。

親近陽師父

就這樣喜歡上陽師父,將錯就錯地與她結了緣。2013年,又一次因為講座的邀約與她聯絡。

我個人學佛的因緣緣起於25年前參加在河北柏林禪寺的「生活禪夏令營」,那是由已故的住持淨慧長老發起,是內地寺院最早面向大學生和年輕人開辦的夏令營。營員們在寺院生活七日,參加早課、出坡、禪修等常規寺院活動,寺院亦常邀請來自各地的法師和大德居士擔任夏令營講者,為營員開示佛法,開啟智慧之門。我正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多年後,很感恩作為義工能夠再有因緣協助寺院邀請夏令營講者。認識了陽師父以後,想到她致力推動的生命教育以及臨終關懷等實務工作對於內地的年輕人也應是很好的議題,便作了有關的建議,寺方邀請陽師父擔任2013年生活禪夏令營的講者。當時她正忙著準備書畫展為能仁書院籌措營運經費,需要在暑假期間完成多幅書畫作品,實在無法抽身,便推薦了同門師兄衍傑法師代她前往,這也令我有因緣認識了傑師父。

2014年夏天,陽師父和燈師父一行來到柏林禪寺,陽師父做了題為「前路由我定」的開示,與營員們分享她學佛、修行與抵抗病魔的經歷,並講解《吉祥經》。平時看起來總是病怏怏的陽師父只要一站在講臺上,就活了起來,她聲若洪鐘,有作獅子吼般的震懾力。她的開示總是很有感染性,夏令營期間,年輕的營員們也喜歡圍住她問東問西。

作為陪同,這也是我第一次親近陽師父,並與她朝夕相處了數日,很多的受用無法以言語表達。只是每天看著她慈悲回應營員們的種種問題,照顧每個人的心理需要。也聽同來的居士分享很多她在大覺福行中心為大眾服務的小故事。離開之前,我們一起去看古老的趙州橋,在公園旁邊的仿古小店裏尋寶,度過一段難忘的愉快時光,和在大覺福行中心忙碌的服務工作相比,我猜想這大概是陽師父難得清閑的幾日行程。

2014年7月,陪同衍陽法師和傳燈法師參訪趙州橋。 (作者提供)
2014年7月,陪同衍陽法師和傳燈法師參訪趙州橋。 (作者提供)

佛頭像的故事

2014年1月,一位相識的古董店主發來兩張照片,告訴我他的倉庫里有兩個佛頭像,想要捐出來。是他十多年前收的,應該有些年頭了,也有損壞,問我是否有相熟的佛教機構會收。照片上的佛頭像看似古老,店主也是位收藏家,我想他的藏品應該不會太差。因倉庫清倉,他希望我能盡快安排取走,我想起陽師父喜歡古物,也有鑒藏的眼光,於是馬馬虎虎的我未細問尺寸大小,亦未有時間親自去店裏察看實物,便發了照片及留言給陽師父,詢問是否可將佛頭像捐贈予大覺福行中心。

當約好了大覺的車子,在古董店會合取佛頭像時,我才親眼見到了實物原貌。頭像真的很巨大,其中一尊殘損得厲害,連耳朵也成了碎片,就那樣被棄置在破舊的紙箱中,我們合數人之力才勉強將兩個箱子拖到了車上。想到位處工業大廈裏的大覺福行中心空間有限,便覺得自己似乎是在幫倒忙。過後幾周,有一次去到大覺,赫然發現那兩只破舊的大紙箱還堆在莊嚴清淨的佛堂一角,看起來與周邊環境非常不協調。工作人員告訴我,陽師父一直在找尋懂得修補佛像的老師傅,希望能將佛頭像修補好。那番景象一直留在我心裏,不時提醒我以後做事時應仔細再仔細些才行,要考慮周全,不然反增添了麻煩。

10月,寶林學佛會與大覺福行中心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佛教文化藝術展,陽師父和傑師父特別叮囑我要去看。在展館,我見到經已修復好的兩尊佛頭像,清淨又莊嚴,實在令人歡喜,也讓我終於放下心裏的一塊小石頭。破損的佛頭像遇到這兩位智慧又慈悲的法師,得以再次莊嚴示現,是何其幸運的事。

告別陽師父

在香港,我不常見到陽師父,她似乎永遠都在為眾生奔忙。但偶爾會接到她的短訊。記得有一個晚上,我正在幫忙協調一個朋友與子女的糾紛,雙方歇斯底里,火力十足,我的滅火工作毫無效果;頭痛欲裂之際,剛好收到了陽師父短訊,便同她念叨了幾句,她告訴我這樣的個案常常發生,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惟有耐心和陪伴,每一件糾紛都是不容易處理的事。我這才意識到原來師父們終日幫助他人解決各種問題,是多麼辛苦的工作。

後來,得知她的癌症復發了。我最後一次見到她,是在大覺舉辦的一次慈善義賣會上,她戴著口罩,咳得很厲害,我們只是打了招呼,說了幾句話而已。義賣會上有一串以柏樹子串成的念珠,我迎請後一直帶在身上。之後,偶爾還會收到陽師父告知病情好轉的簡訊,漸漸的卻沒有了,只是在臉書上看到很多人誦經為陽師父加油。

2015年12月17日的下午,不知為甚麽的,突然間想到陽師父,於是發了簡訊給傑師父,問陽師父的情況以及是否方便前去探望。很快收到了回覆,傑師父告知她剛從禪修營中出去探望陽師父,她的情況很不好。又過了一天,再收到傑師父的短訊,陽師父往生了。

陽師父生前的遺願是將遺體捐贈予醫學院作醫學研究,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生命的本質是甚麽?有人活得生不如死,有人雖死猶生。每個人能留下的不是身體,更不是金錢,而是精神⋯⋯如果我能繼續生存,那是曾經有許多人默默的付出;如果我壽元應盡,我的生命還可以在其他人身上延續。說來說去,最有福的還是我。」

就這樣,我們在中大的醫學院告別了陽師父。我以為可以很平常的送別,卻不由自主的流淚。得以親近法師的日子少之又少,那曾經短短幾日的朝夕相處,竟成為最難忘的回憶。2016年1月3日,衍陽法師的告別追思會在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那天下著很大的雨,遠遠的就能見到場館外排著長長的人龍。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自願自發趕來參加追思會,向這位無私給予他人溫暖與關懷的法師致敬。

感恩,在這一期的生命裏,讓我們能夠遇上您。


[1] 大覺福行中心於2009年初由衍陽法師(1958-2015)創立,以「真愛無界限,陪您過難關」為宗旨,致力推動生命教育、心靈關懷、個案陪伴等多項服務,行善教化,竭誠為社會大眾廣種福田。中心網址:https://www.spga.org.hk/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