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第七識
頌文: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識又叫末那識(梵文manas-vijñāna),意思是思量,為了不和第六識(意識)混淆,所以用音譯。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說,末那識相若於現今我們叫「自我」(ego)的東西。「自我」這個概念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都有略為不同的解說。弗洛伊德[1]認為自我除了能主宰我們日常行動的意識外,還有一部分是潛意識;在他的心理動力學分析中,「我」有自我、 本我和超我。現在讓我們看看唯識家對此末那識的認知又是如何。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此頌文開宗明義地說明第七識的性質是有覆無記性,屬帶質境,是「我執」的根源;因為錯認有我,所以是非量。三性、三量和三境[2]已於前文中解釋過,而末那識緣第八識的「見分」而執為內自我,故為帶質境。這裏將稍為解釋一下唯識家的「見、相」二分說。在唯識理論中有所謂的一分說、二分說、三分說和四分說。所謂的一分二分等,是指用多少分來表示心識的結構。前文中介紹了心王和心所,八識主體每個都是心王,心所是隨心王引領而顯示出來的表現。大部分唯識家都認同最基本的二分說,即見分和相分此二分。譬如眼識心王,要能產生眼識就需要有能見的主體(即眼睛),以及所見的物件;前者是見分,後者就是相分,即物件的形相。所有識都可分作此二分。末那識的見分,隨其所緣境(第八識的見分)辨析為其相分,這就是我們現在稱之為自我的東西。因為是以心緣心,由推度計度而得,所以是帶質境。末那識的特性是執著自我,因此覆障解脫,但又因為沒有抉擇善惡的能力,所以歸於無記性,說之為有覆無記。末那是第六識的根,即意根,一如眼睛是眼識的根一樣;而第八識阿賴耶是生死根本輪迴的種子識,故又稱為根本識。第七識末那與第八識阿賴耶識互為依持,故此末那勻為第六識及第八識所依,所以說通情本。《八識規矩補註證義》如是解說:「通情本者,釋帶質境;第七見分是能緣心,恆起執故,故名為情。第八見分是所緣境,為本質故,故名為本。中間相分,從兩頭生,故名為通。」[3]末那恆起執我,在佛教「無我」的教義下,這當然是不正確的,所以是非量,是受污染的識。
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末那經常相隨的心所包括八大隨煩惱、五遍行心所、別境心所中的慧,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癡、慢和惡見,惡見又可稱為我見,因這都是由我而來的計執,總共十八個。列出來就是: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作意、觸、受、想、思、慧、貪、癡、慢和惡見。或有讀者會問,為甚麼沒有了根本煩惱中的疑和瞋呢?這是因為末那執我,愛之極深,對自己不會生起疑惑和瞋恚,所以不會與這兩心所相應。又善心所是純淨的,故與污染的末那識不相應。至於其餘心所,因為末那是無記性而又不造業,所以中隨煩惱、小隨煩惱和不定心所都與它無關。又因末那唯緣現境,故此無欲、勝解、念和定心所。這些《八識規矩補註》都有解釋,讀者可自行參考。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因為第七識不間斷地執賴耶識的見分為我相,在未見道之前,有情眾生日日夜夜都有如處於昏迷之中,流轉生死,不得出離。末那識特別之處是恆審思量,前五識不恆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至於第八識則恆而無審。第六識雖有我執,但有間斷,且與外境相連;第七識則恆執我,只緣賴耶,以心緣心,故稱為內自我。 與第六識比較,末那只緣現境,不似第六識能緣三世過、未、現,加上相應心所較少,所以是有限能力的計度分別。以計度分別的強弱來說,第六意識,最為強盛;但第七識則恆久不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四惑者,即前頌「貪癡我見慢相隨」中的我貪、我癡、我見和我慢。我貪相當於我愛,我癡即無明,我見是我執,我慢即倨傲,傲心高舉不下;尤其是聰慧的人因比常人能力更强,都容易起慢心,十分難對治。八大者,八大隨煩惱心所是也。此四惑八大與末那相應生起。第七識又叫染淨依,箇中原因是因為前六識縱然修善,但在第七識轉識成智之前猶有我執,不盡清靜,是有漏善;要待第七識轉依之後,我執遣除,前六識方得成為無漏,此所以前六轉識呼末那為染淨之所依了。轉識者,是因為由前六識加末那都是依根本識賴耶而轉生,故名為七轉識。未得道前,輪迴是由妄識轉妄識;如果能轉識成智,則是轉妄為真了。當末那轉依,是為出世末那,雖然恆審思量,但此時思量的就是無我。據《唯識方隅》所言,修行者於見道之後,成佛之前,在定中入觀時,此前七識是無漏性,但出觀後,仍是有漏性,因性有轉易,故名轉識。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又是以聖者的角度來說第七識了,極喜指歡喜地,是十地菩薩中的第一地,亦可叫極喜地。十地菩薩,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個心位,第一地的入心位名為初心,末那識在此初得轉依,轉為「平等性智」。一如第六識要修到十地中的第七地才能轉為純正無漏的「妙觀察智」,第七識也要在第八地才能轉為較高階的平等性智,第八地的菩薩能任運自轉地以修行來的自然力永斷倶生我執,稱之為無功用行[4]。此便是《成唯識論》中所說的「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的現象了。六七兩識由初地發起道相,分別要在第七地及第八地才能成就無漏的轉識成智和斷滅俱生我執。至於五八兩識,則要到佛果位才能圓滿[5]。由於第七識沒有聞思的加行力,故不能自成無漏,箇中原因是末那有覆無記,唯具俱生惑,不具分別惑,緣境時心隨境轉,無力斷惑。而第六了別識受惑障,故非具大決心力者,不能斷惑;此所以見道之難是在於人不能放棄貪瞋癡,須以大願力行戒定慧,才能出離生死流轉之流故。第七識要借助強大的第六識修行,到見道後才能轉依,故意識於第七地先達無漏妙觀察智,末那繼後在第八地達較高階的平等性智。當污染末那轉為出世末那之後,再無我執,前五識和第八識就可往後臻至完滿了。末那轉為平等性智後除了無我之外,還視眾生一切平等,諸法苦樂功德等一切平等,故謂平等性智。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上頌說末那在第八地轉為較高階的平等性智,是為中品轉依;但事實上末那的圓滿還是要在第十地才得成就。所以嚴格地說,六七雖然因中轉,但五八果上圓之外,還有第七識。在第十地的第七識為上品轉依,此時它就可以成就佛的「他受用身」。在論及前五識時,曾經說過佛有三身,他受用身屬於報身,報身是佛因修行成正果之後的酬報,可再細分為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自受用身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身居淨土,現大神通,為初地以上菩薩說大法。「機」在佛法是指開示的對象。佛陀應機說法,表示他會因應對象的根性而說受者能明白的法,換句話說,即是因材施教。佛對有情眾生說法是示現變化身[6]轉法輪。但他受用身的說法對象是十地菩薩,說的是深邃的法,謂之大法。十地菩薩所被機就是上述的這個意思了。至於甚麼只有地上菩薩才能受此開示呢?除了說的是大法外,還有因為地前行者未證真如,仍有人相,所以未能見到如來的他受用身之故。
(待續)
參考
《八識規矩頌講記》(聖嚴法師)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
《八識規矩頌講記》(演培法師)
《八識規矩頌釋》(王恩洋)
《八識規矩直解》(明•智旭)
《八識規矩補註》(明•普泰)
《八識規矩補註證義》(明•明昱)
《唯識方隅》(羅時憲)
《唯識學概論》(韓廷傑)
延伸閱讀
[1]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2]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
[3]筆者認為另一解可視為通於第六識的情和第八識的本,第六識相應所有五十一心所,與情相關是一定的;而第七識當然亦參與其中,故說通。
[4]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二)一文。
[5]可參考法相津塗〈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一文。
[6]見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