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沐法喜,此生無悔歡悅—陳雁姿老師的學佛歷程

陳雁姿老師初次聽到唯識,覺得很震撼,對「唯識無外境」的說法感到好奇。
陳雁姿老師初次聽到唯識,覺得很震撼,對「唯識無外境」的說法感到好奇。

在韓國慶州石窟庵,一位在商界如魚得水的學佛居士,拜完佛,坐在石頭,仰望藍天悠悠白雲,感悟到人生如浮雲,很快便隨風而逝,因此自問:「我的下半生是否就在商界繼續走下去?」此念改變了她的人生,亦使香港近代出現一位重要的女性弘法先鋒──陳雁姿博士。

一向聽說陳老師身兼數職,所以訪問的第一個問題:請問老師如何介紹自己?(其實我心中想知她目前手上有哪些工作。)

陳老師徐徐數出一項又一項的工作:她既是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及夜書院講師,包括不時發表研究論文、負責編制課程和甄選適合的導師;又是泰國國際佛教大學碩士及博士班客席教授和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客席助理教授;亦在法光中心的碩士課程任教;除授課外,還須帶領碩士生及博士生撰寫論文;她還負責撰寫崑曲文學文本,已寫了「怨歌三部曲」[1],並曾多次公演,地域更跨越本港,在內地、台灣和新加坡演出時,迴響都不錯。她亦完成了兩本與此崑曲創作有關的短篇故事及經文注解,希望今年配圖後可以出版;另外,她亦撰寫了《敦煌盛唐彩塑再現》一書中有關一佛二菩薩二尊者的主題;她也是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佛學專家,不時要評核學術機構的課程建議;當然不能缺少她作為佛教法相學會主席和佛教法相學會弘法資源有限公司董事要參與的行政工作,加上培訓不同佛學講座的新導師及審校羅時憲教授的講記等,誰能不讚嘆她可以如此利用生命的一分一秒,活得像比很多人多三倍或以上的時間呢?更值得欣羨是她的工作,甚至生活,差不多全和弘揚佛法有關。

她可以如此有效地分配時間,除了因為以往多年商管的訓練及經驗,加上學習了唯識後清明的思維,亦跟她一直不懈弘法的堅毅意志有關,而這可能是因她受到兩位和她最有緣的佛教人物──玄奘法師和羅時憲教授的影響。

 陳老師的父母也是羅公的學生,童年時她常常聽到雙親讚美羅公,尤其出自甚少讚人的父親之口,令她感到好奇,悄悄地許願有日也要上他的堂。由於家中不乏佛學書籍,她從少已接觸佛學,幾歲時讀到玄奘法師傳記,見到他求法的精神,深受感動。愛讀古典文學的她,當然也因《西遊記》而加深了她對法師的印象。

中學畢業後她就開始找地方學習佛法。由於當時資訊不流通,她是在街上偶然見到佛教青年協會的招牌,於是參加了普明佛學會主辦的佛學基礎班。她在那裏寫的第一篇佛學文章是有關玄奘法師,還得到優異獎。她亦在堂上打聽到羅公於三輪佛學會講課,但是身邊的同學都不鼓勵她去,認為他講的《成唯識論述記》太深奧,不適合初學的人。陳老師一來為了完成幼時的心願,二來覺得試聽聽課也無妨,遂堅持一定要前往上課。

第一天去聽課,她早到了,因緣和合下,羅時憲教授和李潤生教授在同一日成為她的老師。原來羅公的課堂之前是李潤生教授講《觀所緣緣論》,她本以為今生第一本聽到的佛學經典是羅公堂上會說的《成唯識論述記》,豈料是前一本論。

當天她聽了羅公的課,明白到大部份的內容,又覺得他講得很好。從此,每星期她會到三輪佛學會先聽李教授的課,隨著上羅公的堂。另外,羅公到其他地方講課,她亦緊隨,一星期約有五至六晚,直至他幾年後移民加拿大,她就主要跟隨李潤生教授學習唯識和因明。她後來在新亞研究所就選了《觀所緣緣論》作研究,並在李教授指導下,完成其碩士論文,後來亦出版成書。

她初次聽到唯識,覺得很震撼,對「唯識無外境」的說法感到好奇。很多人接觸佛學,都不會從唯識入手,因為當中的名相煩瑣,義理層次又複雜。不過,陳老師卻沒有這個問題,她認為可能自己記憶力不錯,那些名相她很快便記牢;另外,她每次很留心上課,下課後,行路、坐車時,她已開始在腦海中重溫,晚上打坐時又再重溫, 所以記得很多,又快又清楚。

她本是到普明佛學會跟隨果通法師學習水懺的經文,但是法師心胸廣闊,認為她先學全面的佛學基礎班更為合適,所以她改上同時開課的王聯章先生的班。她學習佛法的老師主要都是居士。羅公和李生是經論式教導;王聯章先生則是用對應年青人較現代化的方式。後來,她有緣和朋友每星期到志蓮淨苑隨宏勳法師學習法會儀軌、唱讚,體會在儀式中流露內心的虔敬,加強了宗教情操。

羅公和李生相繼移民後,陳老師已能自學。她用了約兩年的時間完成讀誦《大般若經》的初會十萬頌,一年左右誦畢四十卷《華嚴經》。現在,她仍恆常地維持這個一品一品的經文讀誦的習慣,每日於行路、坐車時就爭取時間默念佛號或靜心,有閒暇時間則會觀想天冠彌勒佛像,通過依教修學,將理論及實踐融入生活中,故能受用佛法的利益。

想不到霎時的感悟,改變了陳老師下半生的人生路向,得以全力投入學佛及弘法的事務,又經常浸沐在法喜中,廣結善緣,令此生無悔歡悅。

原文刊載於《法相季刊》006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


[1] 自2012年,志蓮與浙江崑劇團一共推出了三齣改編自佛教經典的崑劇,包括《未生怨》、《解怨記》和《無怨道》,構成了「怨歌三部曲」。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