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也是佛學課——記加拿大東蓮覺苑水陸法會預修班

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認為,我們在法會及進行儀式時的專注狀態,可運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這樣做事更能得心應手。
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認為,我們在法會及進行儀式時的專注狀態,可運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這樣做事更能得心應手。

加拿大東蓮覺苑(下稱加苑)每五年便辦一次水陸法會,在最近的一次法會前,舉行了一個為期半年的法會預修班,讓更多人明白法會的意義。預修班講師傳慧法師更指出,不少信眾反映雖然參加了好幾次法會,仍不明白莊嚴儀式背後的箇中意義。

鎮壇將軍是誰?

傳慧法師通過資料搜集、人物訪談,慢慢整理出一個大綱,在加苑以每周末一課的形式,講了半年。她笑言,這個準備過程讓她更深入的了解法會的內容,她把儀軌從頭看到尾,發現不少有趣的地方,「如心中一直狐疑鎮壇將軍是真人嗎?看到最後發現要把鎮壇將軍火化掉,才確定鎮壇將軍不是一個真人!」一開始她不明白為什麼要掛幡掛燈,「晚上不是有路燈嗎?」看完了經文,才知道是掛來給其他眾生看的。她補充說﹕「其實佛陀時代不會燒衣,這是後來加入了的中國民間元素。」

法會也是佛學課

東蓮覺苑苑長、預修班的倡議者僧徹法師表示,不光是水陸法會,也希望教育大眾關於佛教儀式、儀軌、法會等的內容、目的和參加意義﹕「按佛教很古老的話就是『依文而觀』,從理解文字的意思去觀想和領受佛法是很重要的。」他認為,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參加法會,是因為忽略了法會的教育部分﹕「其實這些都是佛學課。」

加拿大東蓮覺苑水陸預修班的講師傳慧法師表示,從準備預修班的教材,更加了解水陸法會的涵意。
加拿大東蓮覺苑水陸預修班的講師傳慧法師表示,從準備預修班的教材,更加了解水陸法會的涵意。

水陸法會是佛教最具規模的法會之一。僧徹法師認為可從中體現佛教的精神﹕「在水陸法會中,一個人是不能參加所有事情。佛法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以緣相應。壇場的設置,也讓人認識更多佛教不同的宗派和法門,如今天可以拜梁皇寶懺,明天可以去淨土壇,這些法門都是佛陀因應眾生而說,歸納都是一昧的佛法,每一樣都可以讓我們解脫。」

把專注融入生活中

僧徹法師又認為,法會中的儀式其實是為培養我們的宗教情操,提供了一個莊嚴的氛圍,讓人學習進入一個專注的狀態,並把這狀態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我們以尊重佛法的態度去打字,這樣出錯的機會少;又或是以看經文的一絲不苟去看文件,抱持認真的態度,這樣做起事情就會得心應手。」

參加者﹕「上課法會兩不誤,認識更立體!」

桂芬是上了預修班的同學,也是這次水陸法會的參加者,每逢上課都會做筆記。她表示,參加法會讓她在預修班學到的內容變得更立體﹕「單憑筆記的講解,自己未必看得明白,當真的參加了水陸法會,才明白整個法會的流程是怎樣的,只靠上課了解未必會這樣清晰。」參加水陸法會讓她感到,有沒有信仰,當中是有分別的,她從中感覺到自己變得比較平靜和正面。

加苑水陸預修班的學員桂芬及Anna,感覺課程讓他們對水陸法會的認識更立體,並因此更能體會法會的莊嚴殊勝。
加苑水陸預修班的學員桂芬及Anna,感覺課程讓他們對水陸法會的認識更立體,並因此更能體會法會的莊嚴殊勝。
傳慧法師認為,水陸法會有很多充滿民間色彩的儀式,是當時的大德為了接引眾生而採取的善巧方法,如需火化一些紙紮的鎮壇將軍和馬匹等等,這些都是民間認為能通告天庭的方法。
傳慧法師認為,水陸法會有很多充滿民間色彩的儀式,是當時的大德為了接引眾生而採取的善巧方法,如需火化一些紙紮的鎮壇將軍和馬匹等等,這些都是民間認為能通告天庭的方法。

第二次參與加苑水陸法會的Anna,坦言五年前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參加﹕「只覺很有氣氛,很熱鬧。」她甚至不知水陸的壇場眾多,只去了梁皇壇。報讀了預修班後,才明白水陸法會的由來和原因,讓她欣賞到法會的莊嚴和規律的運作﹕「所有壇都在同時間誦經,感到很殊勝。」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