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沙溪,讓時光滯留

圖:林麗珍

看著劉亦菲與李現主演的《去有風的地方》連續劇,戲裏雲苗村取景的地方就是沙溪,這讓我倍感熟悉。朋友問我,是不是因為看了這部連續劇才去雲南旅游,我正好相反。這部片連續劇確實大大推動了雲南的旅遊業,讓原本比較小眾的沙溪古鎮,也因這套劇而廣為人知。

我這趟將近一個月的雲南自助旅行,從馬來西亞飛抵麗江,接著去到香格里拉、大理,再從昆明返回。其中,沙溪古鎮並不在規劃中,但其本土文化、佛教色彩卻讓我倍感驚喜。沙溪古鎮坐落於麗江和大理之間,是「茶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衝,也是中國古代連接南亞、東南亞和西亞的重要樞紐。

寺登街

穿過車子無法發駛入的巷子,步行不久就是「寺登街」。這裏可說是古鎮的中心,有古鎮著名的四方街古戲台,古戲台對面是沙溪興教寺,中間有一棵大槐樹,還有一些商鋪、咖啡廳等。再加上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集古巷道、寨門於一身,使這個集市相當完備,也被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專家們譽為「茶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

寺登街區域不但完整地保留了茶馬古道上傳統的山鄉古集市風貌,還有至今仍在沿襲的阿吒力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白族民間鄉土文化。寺,指的是興教寺;登,是白族話,意思是「的地方」;街,讀作「該」,是當地對市集的一種習慣叫法。所以「寺登街」的意思就是在興教寺那裏的集市。

沙溪最主要的信仰是白族中存在的本土宗教——「本主」崇拜,以及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的一種原始宗教信仰。本主就是本境福主,是掌管本地區,村寨居民生死禍福的神。白族認為本主能保國護民,讓人們平安吉祥、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阿吒力」為梵語音,意即「智者」,「師者」,是阿吒力經典、文化藝術的傳承者。

興教寺
興教寺

興教寺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由門樓、過廳、二殿和大殿,三個院落組成,是中國目前保存規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白傳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大殿和二殿保留了宋、元時期的古建築遺風,深受白族建築和藏密寺院建築風格影響。

入口處兩側各立著一尊高聳的怒目金剛,左邊是藍色,右邊是紅色,神態傳神,威武顯赫。二進院的天王殿,坐西朝東,是明朝建成保留至今的老建築。如今是一個展覽館,展示的內容包括阿吒力文化的服飾、樂器、禮儀等,以及當地的社會面貌、民俗文化等。

三進院裏樹木蔥郁,大雄寶殿供奉有於2010年5月重塑的五方佛,由北至南分別是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西方阿彌陀佛。

四周殿壁內外遺存有繪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壁畫十六幅,極具地方文化特色,但如今壁畫已模糊不清。所幸,寺裏的「沙溪文化傳承館」展出了雲南畫院於1982年臨摹保存較好的壁畫,共九幅。這些佛教題材畫像,充分反映了歷史上大理白族與中原文化交流的密切,值得一看。

先鋒書局
先鋒書局

從古鎮往華龍村步行約半小時抵達先鋒沙溪白族書局(簡稱先鋒書局),當然也可以選擇坐小黃包車。一路上那遼闊的麥田,微風徐徐,讓這段路程路途走起來輕鬆、暢懷。先鋒書局是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局」——南京先鋒書局的第十六家書店、第五家鄉村書店,於2020年起試營業。

開在鄉村裏的這家書店,原本是一個糧食加工站。這家書店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糧倉改成的書倉,左右兩排以及後面整牆都是書籍,後面的台階層層疊疊全都是書,視覺上令人震撼。

第二個部分是先鋒詩歌咖啡館,裏面空間寬敞明亮,有沙發區,也有吧台區,坐在這裏喝杯咖啡,翻幾頁書,應該會非常愜意。第三部分是詩歌塔,從下面盤旋而上,可以看到很多知名詩人的頭像和詩句,尤其是上到頂上時,可以四面環視沙溪風景。可惜的是,我沒有做好功課,竟然漏了這個部分。

書店裏真的蠻多人打卡,我無意間翻閱《在沙溪閱讀時間》這本書,從社會、文化、歷史等方方面面介紹沙溪,讓我感到這個地方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它背後蘊含深刻的文化素養。

接著,我再一步步走向「半山咖啡」。周邊走走,可以看到村裏傳統白族的老房子,白色的牆面,以繁體字寫著「清白傳家」,兩邊灰色的柱子,尖角的灰色屋檐,樸素典雅。

這家咖啡廳的視野很好,可俯視沙溪古鎮,夕陽把田野照得發亮。在座位有限的情況下,客戶只能允許在這裏坐兩個小時,而我很幸運地坐到一個最好的位置。喝著咖啡,欣賞著美景,讓人感到一股愜意。

素人歌手在石墩上彈吉他、唱歌。
素人歌手在石墩上彈吉他、唱歌。

回程時,坐著小黃包車回到古鎮。走在「玉津橋」上,下面是黑潓江。有一些素人歌手在石墩上彈吉他、唱唱歌,有的也在現場直播,微風徐徐,分外美好。

此外,我還去了一趟石寶山。在石寶山腹地,藏著被譽為「南天瑰寶」的石窟——石寶山石窟,是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珍貴遺產。山上有壯觀珍貴的石鐘山石窟,迄今共發現十七個窟,是雲南現存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石窟群,非常值得參觀。整個遊玩行程大約需要半天時間,無須住宿在山上。我和青旅認識的室友一起坐小黃包車到沙登箐,徒步上山。

石寶山
石寶山
石寶山內雕像
石寶山內雕像

石窟內容有四類:一是佛、菩薩、觀音、天王、明王、力士等;二是南詔王及其侍從;三是古代外國人像;四是女性生殖器崇拜石刻。它集中展示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社會歷史及文化藝術的各個方面,也充分展現了古代白族人民高度的文化素養和高超的石雕工藝水平。

如今,事過境遷,沙溪古鎮雖然沒有往日的繁華,卻依然保留著歷史文化的原初形態,那份古樸、恬淡,小橋流水的景色,時光仿佛滯留,記憶烙在心裏,久久不去。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