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佛教元素的禪修是得是失?(中)

(續上期)


坐禪並非佛教獨有。昔日佛陀還在修行時,到處尋師訪道,曾拜阿羅邏迦藍、鬱陀迦羅摩子兩位外道仙人為師,學習高深禪定,更到達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但那仍未能解答他對人生的疑惑。他後來覺悟的真理,才是佛法。如果我們的禪修沒有佛教元素,即表示我們只是修學外道而已。

現今西方醫學和心理治療跟佛法禪修緊密融攝,發展蓬勃,多人受益,固然值得讚揚。叫人擔憂的反而在於佛教本身相應的變化,正如唐秀連居士在2017年發表〈世俗正念後來居上,佛教正念隱而未發〉[1]一文指出:「因正念治療盛名日高,一些由佛教道場開辦的禪修指導課程,在講授佛教禪觀與修習方法時,亦大多採納了正念療法對『正念』所作的規範性定義;至於佛典所載的『正念』原義,卻鮮少觸及,即使談到,也傾向淡然處之。」

有朋友說:「解脫,太遙遙無期,我不會奢望的。」他不知道就算不談解脫,佛法可以大大幫助禪修,尤其是避免外道與凡夫常犯的毛病:分別、貪婪、執著和無明。

天台宗智者大師在《釋禪婆羅蜜》[2]卷一指出:「凡夫外道修禪定時。約四時中分別,不得離結漏故。」他們在四種情況下,有妄計分別,不得脫離繫縛與煩惱。

「一者,初發心欲修禪時,不能厭患世間,為求禪定中樂及果報故;二者,當修禪時,不能返照觀察,生見著心;三者,證諸禪時,即計為實,不知虛誑。於地地中,見著心生;四者,從禪定起,若對眾境,還生結業。以是因緣,名為漏心。」

因為外道與凡夫不知有出離心,在初發心欲修禪時,不能厭患世間,往往追求禪定中的快樂及果報;修習禪定或證得各種禪定境界時,不能返照觀察自心或不知虛誑,執著禪境。另外,出定後,面對眾境,又會起惑造業,便易有種種得失的煩惱,又不懂得用佛法化解,更遑論進入高階的禪定。

聖嚴法師在《禪的智慧》一書中,曾和西方信眾對答,談到禪(即佛法禪修)與心理治療時,分析兩者「有同有異。相同之處在於二者都針對心靈的問題,目標都在幫助人更澄明、穩定;差別則在於澄明的程度。」[3]佛法禪修可說是加強版的心理治療。

法師表示「心理學不談自性和精神的覺醒,只是試著幫助人變得更穩定,更能瞭解、處理自己的問題。如果治療成功,人就可以更聰明、快樂。[…] 禪不針對特定的心理問題和它們的原因。禪師很少分析個人的情況,而是引導人提出自己的問題。人們在煩惱、受困、不安時,應該自己去尋找問題和答案。修行者應知道: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執著於自我。[…]對禪來說,分析、解釋都是不需要的。」[4]

以非宗教的禪修方法去作心理治療有甚麼不足?下次再談。

(待續)


[1] 唐秀連:世俗正念後來居上,佛教正念隱而未發──談正念現象與佛教禪修的理性化趨勢

[2] 蘇樹華注譯,智者大師著作:《新譯釋禪婆羅蜜》(三民書局,台灣台北),68-71頁。

[3] 聖嚴法師:«禪的智慧» (法鼓文化,台灣台北)  249頁。

[4] 同書,249-251頁。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