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在大學:梅村內與外的兩個我

2016年9月21日,剛踏進香港中文大學不夠三個星期。還在懵懵懂懂摸索大學生活的我,當天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藏傳佛教著名上師詠給明就仁波切來到中文大學,在博群大講堂活動中演講,我有幸獲邀擔任司儀。

媽媽在前幾篇文章中提到,不少人得知消息後傳短訊給我打氣、鼓勵。活動完結後也得到很多同修、朋友的支持。

「你好淡定啊!」

「一啲都唔覺得你緊張!」

當晚的片段上網以後,這些是我聽到最多的回應。梅村的sisters得知此事很有興致,想要看看。星期六晚上到蓮池寺(香港梅村道場),跟sisters一起看。「哈哈哈!思齊!你怎麼這麼緊張?」「一點都不像你呀!」Sisters的反應令我有些錯愕、驚訝。我當晚的確非常緊張,只是在考文憑試前英文老師時常提醒我,不要一緊張就說話很快。因此融合著正念呼吸,觀察著顫動的肚子,盡量控制著語速。可想不到sisters一眼就看出來。

「梅村女孩」多面睇

當然,在梅村和梅村以外我可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在梅村的活動也曾擔任司儀,相比之下我極為活潑,在博群大講堂這個場合則會顯得拘謹。Sisters平常只是在梅村與我接觸,當然也會不習慣比較拘謹的我。

有時候我也會反思為甚麼我會有這麼不同的一面。確實,作為「梅村女孩」,身在梅村時總能放開所有,讓四周的環境和同修的正念能量包圍我,讓我做回自己。可是,自從中學以來,總會覺得不能打開心房與人相處。雖然在正念修習中不斷深入認識自己,但有時也會形成壓力。

記得上大學前參加學系迎新營,認識了與中學裏很不同的人。說話的話題、遊玩的方式、生活的習慣等等對我都是衝擊。一行禪師經常提醒我們要無分別心,看見或聽見自己不舒服的事,我只能嘗試回到自己的呼吸,盡量不作評論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雖然批判之心經常有,但透過呼吸回到自己也慢慢讓我打開自己的心,保持覺知,觀察四周很不同的人。

我不是說要接受所有的東西,這樣太困難了,但起碼嘗試放下批評,好像覺得自由了一點,甚至了解其他人多一點。那對自己呢?有時候,當我覺得不能融入某群體中,我可能會埋怨自己為何不能像其他人一樣。不過,迎新營的經驗讓我看到,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讓自己內心更自由。

延伸閱讀:

梅村Wake Up女孩與明就仁波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