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商從社,實踐佛法精神,開啟人生下半場──專訪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總幹事孫頴萃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總幹事孫頴萃體現自我領袖的風範,推廣正念,幫助癌症患者與其家屬積極面對抗癌的過程(圖: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總幹事孫頴萃體現自我領袖的風範,推廣正念,幫助癌症患者與其家屬積極面對抗癌的過程(圖: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穿過屯門醫院的急症室,走過停車場的小徑,感覺去到另一個境地,豁然清涼。向前看到一座像渡假屋的精美建築物,已知道到達了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Maggie’s Cancer Caring Centre)。坐在中西合壁的客廳,抬頭欣賞高聳屋頂的不規則幾何設計,環觀四周溫暖的家居布置,整個人都放鬆起來,令人可暫時拋開生活的煩惱、癌症的身心折磨。正如已故創辦人美琪.凱瑟克(Maggie Keswick Jencks)的名言:「最重要的是,不讓死亡的恐懼,奪去生命的歡樂。」

未幾,中心總幹事孫頴萃 (Catherine) 笑容可掬地上前迎接,引領筆者走到一間以綠色為主調的訪客室。這位金融保險界的資深管理人究竟為何選擇人生下半場轉走社福界?加入這個非牟利機構短短一年三個月,哪些事情最想分享?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無償設計,環境溫馨舒適,充滿天然光線和空間;創辦人美琪.凱瑟克開創「療癒性建築」癌症關顧服務,填補社會的熱切需求(圖: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無償設計,環境溫馨舒適,充滿天然光線和空間;創辦人美琪.凱瑟克開創「療癒性建築」癌症關顧服務,填補社會的熱切需求(圖: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佛緣種子累積棄商轉行 服務癌症病患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碩士畢業後,Catherine與朋友兼同學於2014年創立了一個社企,推廣正念教育,舉辦正念靜觀的免費課程給有需要的大眾。從此,她經常有念頭轉行去從事利益大眾的工作,然而因緣未到。直至疫情爆發前,她想多陪兒子,辭了工作,同時決定投放更多時間籌辦正念靜觀的課程,幫助更多需要身心靈治療的大眾。

佛學研究碩士畢業後,Catherine與友人成立了社企,免費教導正念靜觀課程,積極實踐運用佛法去幫助更多人解決生活難題(圖:受訪者提供)。
佛學研究碩士畢業後,Catherine與友人成立了社企,免費教導正念靜觀課程,積極實踐運用佛法去幫助更多人解決生活難題(圖:受訪者提供)。

後來,有獵頭公司找她到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當總幹事,服務癌症患者與其關顧者。累積了二十多年從事銀行、保險業,管理的豐富經驗,Catherine可以將當中掌握到的軟技巧轉移現在的崗位。她回憶起來,選擇轉投社福界,從事癌症支援工作很可能是當年結下的一個善因。某年,她得悉姨丈患大腸癌,有次讀到《佛說療痔病經》,讚歎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已能解釋腫瘤的病因和提供療病的咒語,於是向友好募捐,印經發送到寺院結緣。

規模較細的銘琪癌症關顧中心,沒有政府資助,主要的營運經費靠捐款及舉辦籌款活動。疫情期間不時要停辦活動,令到中心經營困難。「有一天,有位遺囑承繼人按照其親人、已故服務使用者的遺願向中心捐了一百萬港元,真可謂及時雨,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原來那位善心人使用過我們的服務後,非常認同中心的理念,於是立下這份遺囑,讓整個團隊感到十分鼓舞。」Catherine感激地說。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內有橙、綠及藍房三個房間,服務使用者可根據自己心情狀態,去選擇適合的房間接受服務。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內有橙、綠及藍房三個房間,服務使用者可根據自己心情狀態,去選擇適合的房間接受服務。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為一間沒有宗教背景的慈善機構,定時開放給全港市民,免預約或轉介,由腫瘤科護士、註冊社工、註冊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免費支援服務,目的是讓癌症患者及其親屬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下,積極面對和減輕治療時的痛苦。中心亦提供一系列情緒、社交、心理、資訊的支援服務及舉辦工作坊,配合實用的保健和飲食資訊、物資,例如免費假髮,康復胸圍等。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中心曾經與沙田威爾斯醫院洽談了一塊可興建第二個香港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的地皮,可是疫情關係暫停了計劃。

體會人生無常 決心鑽研佛學

因為兩次小產,Catherine感到生命無常,於是修讀了香港大學的佛學研究碩士課程,從此,她開拓了人生一項新使命──推廣正念,把佛學的認知實踐到生活之中,協助大眾建立身心靈健康。她強調,改變除了需要勇氣,行動力也是不可或缺。

Catherine自小就相信因果,三十多歲時跟父親到西方寺拜祭祖母,順手迎請了《釋迦牟尼傳》,讀後對佛教更生好感,認同眾生平等,人人肯努力修行必能成佛。當時身邊沒有一個佛教徒,因緣際遇,直到十多年前經歷了小產,她心裏一直放不下而鬱鬱不歡。Catherine質疑「西醫指高齡產婦懷胎八星期流產很正常」 的解釋,於是四周訪尋答案。

Catherine每年都抽時間參加一至兩次的禪修營,洗滌身心(圖:受訪者提供)。
受持菩薩戒是Catherine人生最感動的時刻(圖:受訪者提供)。

小產後Catherine去了看中醫調理身體,中醫建議她去按摩。機緣巧合遇上了當時是位按摩師、仍未出家的定昱法師,Catherine感到她的雙手柔軟,出口句句大智慧,原來她很勤力學佛修行,會參加八關齋戒、做佛教功課迴向。一邊按摩,一邊跟她說道理。定昱法師說,有位師姐小產,問為何自己那麼勤力念經、參加法會修行,倒頭來小產收場。法師指出:「就是因為你有做功課迴向,那位嬰兒原本要來討債,後來都因你的功德往生善趣,不來世間討你債了。」此刻,Catherine哭崩了,認為這是說給她聽,令她釋懷了潛藏對小產原因不明的心結。

之後,Catherine成功再度懷孕,她勤力以佛學義理進行胎教,兒子的耳朵都因這些功德而長得特別漂亮。聞得《金剛經》可以開智慧,她在第三次懷孕時經常勤力誦念《金剛經》,可惜有日突然流血,再度小產。她醒悟逝去的胎兒是來提醒自己人生無常,讀佛學碩士一事不能再拖了。於是,她隨即去報讀課程。

Catherine皈依了法光法師,並經常參與他主持的禪修班(圖:受訪者提供)。
Catherine皈依了法光法師,並經常參與他主持的禪修班(圖:受訪者提供)。

皈依是人生最感動的時刻

「商業社會的價值觀有時比較顛倒,所以我真的非常享受下班後聽法師講課,感覺十分清涼。不想離開這種法喜,於是申請延讀一年,讓自己可以細嚼更多佛學書籍;加上實踐修行,每一年會參加一至兩次本地或海外的禪修營,淨化自己。」當時她在保險公司做繁重的市務工作,又要追銷售額,壓力不非。「我有一種感覺,自己做過多世佛教徒,不過沒有去修行。碩士課程第二年,便於法光法師(香港佛法中心創辦人)座下受三皈五戒。」Catherine指出,皈依和受戒是人生最感動時刻,內心的喜悅非筆墨所能形容。《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Catherine修行精進,認識到持戒是盡形壽,於是便受持了《瑜伽菩薩戒》,祈願把福德資糧延續到未來世。

明白緣起法 放下我執

Catherine坦然說,因為學佛,明白到人生中很多東西不能自己控制。因為學佛,令她治癒兩次小產的傷痛。她表示,佛法可以解決、解釋生命中所有問題,令她找回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人生意義。學佛後心境豁然開朗,明白到世間法都是因緣和合。所以失敗不氣餒,贏了也只不過是一時,不應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為使佛法融入生活與生命,Catherine將學到的佛法透過現代語言、表達模式實踐到生活當中,去解決一切人生問題,希望人生下半場可以利益更多眾生,活得更積極喜悅。

佛法助Catherine找回真正的自己,更將當中所學習到的實踐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圖:希妮窩)。
佛法助Catherine找回真正的自己,更將當中所學習到的實踐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圖:希妮窩)。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網址:
https://maggiescentre.org.hk/zh/home

延伸閱讀:
以平常心面對病苦與死亡:李燕芳細說十年抗癌經歷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