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與攀緣有何差別?拿捏不好的話,我們很可能由原初想廣結善緣,變成了四處攀緣。本文除了區分「結緣」與「攀緣」的差別,亦會嘗試說明攀緣者的心理動機。一旦明瞭攀緣背後的心理機制,對於我們的禪修將有所裨益。
緣是甚麼?
「緣」字有多種意思,但從它本身的結構來說,「緣」是由糸、彑、豕三部分組合而成。「糸」是指繩索;「彑」意指豬頭;「豕」則是指豬。就這層面來說,「緣」可理解為:用繩索來繫綁住豬頭。它引申成關係的意思——由一種東西將兩個個體牽絆在一起,並藉此建立了關係。佛教稱這種關係為「結緣」。
結緣可細分成不同類型[1]: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之為「有緣」;彼此有著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關係若不是牽涉私欲的,就稱為「淨緣」;能成就眾多的善緣及淨緣的,便稱之為「廣結善緣」。
為甚麼要廣結善緣?
有些人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為由,於是逢人就想結緣。每每為了與人結緣,而疲於奔命、忙於應酬。表面上,我們確實與許多人結了緣,可謂是「相交滿天下」。但這些緣份真的有助於彼此在佛道上的修持?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廣結善緣是指無差別的平等布施[2]。」是以佛法教化有情,有教無類,不論對方的知識程度、財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其目的無非是要令善緣不足、沒有善緣的人,能夠因接受世法的幫助及佛法的教導,而走上修學佛法的成佛之道。
總之,從佛法的立場來說,那條令大家建立起關係的「繩索」,就是佛法;而建立者的動機非常單純,只想讓對方與佛法締結因緣,種下將來的菩提種子。相反,如果以私心來與人結緣,希望對方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為自己帶來世俗上的利益。佛法稱這種心態為「攀緣」——心執著於某一對象的作用。
攀緣與不甘寂寞
攀緣會令人心散亂,心生煩惱。如《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指出:「從有攀緣,則為病本。」當我們攀的緣越多、越是複雜,我們的心越不能寧靜。若我們去探究攀緣的原因,不難發覺那是因為我們不甘寂寞。
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寂寞,於是就拚命去尋覓知音,以抒發內心的情愫。然而在散發這些內心情愫時,必須要有對象。如果沒有對象,則難以產生共鳴。譬如說有些人去了一間好的餐廳,吃過一頓美味的晚餐,便會「打卡」,然後發放在社交平台與朋友分享。朋友圈中假如沒人讚好,找不到知音人,他們內心的感受無法得到認同,失落之情便油然而生。
又譬如說我們在職場上受到委曲,心中累積了很多怨恨。這時我們需要有個人,來聆聽我們抱怨、「放負」。想抒發內心的不平情感,亦是一種不甘寂寞的表現。
禪修者須克服寂寞
不甘寂寞會衍生許多問題。譬如說有些人經常感到寂寞,偶然碰到一個還算談得來的人,便誤以為那是愛情;又有些人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剛巧遇到的人亦有著類似的經驗,便猶如找「知音」,將自己滿腹的怨氣向對方傾訴。但一時的共鳴,可能是他日是非的來源。
對一個想修行的人,尤其是禪修者來說,如何克服內心的寂寞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心能甘於寂寞,則不會向外攀緣;心不向外攀緣,就能安住,這樣才能產生定力。
說易行難,我們該如何去克服寂寞和避免攀緣呢?《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的建議是,了知一切法無所得,則心無所住,能離攀緣。然而對初學佛者來說,要證悟這種智慧並非易事。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我們應該時刻培養和保持正念。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寂寞、到處攀緣,乃是由於沒提起正念。一般來說,我們的意念是模糊的,要讓模糊的意念達至清晰的心念,需要透過培養正念。
正念是「具有覺知、清晰、分明、不忘失和憶念等等相關的心理因素」[3]。換言之,培養培念其實可視為「訓練我們的覺知、繫念、隨念、憶念等能力」。
由訓練覺知呼吸的當下,再提升意識對觸覺的覺知。然後「將意識維繫於當前的觸境上,透過不斷練習,使意識能夠安住於當前的觸處上,清晰地覺知當前的目標,直至在任何情況下均能憶念起這個對當前心念的覺知為止。這樣方能減少習慣性的貪、瞋、睡眠、掉悔、疑等五蓋的干擾,引生定與慧,從而於正念正知當下正見實相。」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劉錦華(2022):《隨法行》,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玉佛寺出版。
果煜法師(1990):《千江水月》,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法師:〈廣結善緣怎麼講?〉,《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結緣」和「了緣」的意義何在?〉,《學佛群疑》。
[1] 參考聖嚴法師的〈廣結善緣怎麼講?〉。
[2] 同上
[3] 劉錦華(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