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既是萬法皆空,我們又如何把捉:一篇易讀的般若中觀引論

釋義

般若是梵文prajñā的音譯,意思是智慧。佛教所說的般若,是一種讓眾生達致解脫的智慧,跟世間的智慧有所不同。佛教中修菩薩道的行者有所謂六度,即是六種修行德目,其中第六種,亦是最重要的一種就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意思是運用智慧以達致彼岸,即是解脫的理想境界。般若思想是佛教般若經典中蘊含的一種思想,概括來說就是空(śūnyatā)的思想。世間眾生對於身外所認識的萬事萬物,以致他們的自身,認為都是真實的東西。佛經指出,這種觀念是由於無明(avidyā)導致顛倒,即是把虛幻的、假的東西倒過來視為真實的。般若這種智慧能讓我們洞悉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沒有真實的自體存在。所謂真實的自體,又稱為「自性」,否定自性的存在就是空。

中觀是佛教中觀學派(Mādhyamika)的思想。印度大乘佛教有三大主流思想,按其先後分別是:中觀思想、唯識思想和如來藏思想。中觀思想較早出現,亦奠定了「空」作為大乘佛教的核心觀念。中觀學派主要是以般若經典為基礎,發揮當中空的義理。其所以稱為「中觀」,是由於此學派強調以一種不落入二邊的途徑觀照萬物,認為這樣才能體悟一切事物空的本性,即是諸法實相,從而放下執著,達致解脫。所謂二邊,就是以萬物為實有的一邊,以及視萬物為虛無的另一邊。不落二邊就是脫離這兩種各執極端的見解,因此稱為「中道」。以中道觀照萬物謂之中觀。由於中觀學派與般若思想關係密切,故常結合來說,而此宗派又稱為「空宗」。

背景

佛陀生於大約公元前600年,當時印度社會在政治上和宗教信仰上,都以婆羅門教(Brahmanism)及其衍生的教派為主導。婆羅門教認為人和各種動物都有各自的靈魂,當肉身死後,靈魂會按著其在世時所作的行為素質,或善或惡,而生天或轉世成人或各種動物。他們指出,作善行會得福報,作惡行會帶來罪報。靈魂會帶著這些善、惡業力轉世,因此是恆常不滅的。另一方面,社會上亦有另一種思想教派,稱為「唯物派」。他們認為,所謂靈魂,實際上為虛無。人死後,肉身歸於四大,此外就一無所有。人在世時無論作過甚麼行為,死後都同樣沒有存留,不會受報。因此,這學派主張順應世間欲望行事。佛典中常稱他們為「順世外道」。為對治這兩種,一為恆常,一為斷滅的觀念,佛經指出,世間一切有情(具有六根的生命個體)沒有常住不滅的靈魂,但亦不是在死後斷滅,成為虛無,卻是有著生滅不斷而相續的生命。這種非常非斷的觀念,就是空的觀念。

佛陀說法,基本上是以教誨的方式,將自己體證的真理向弟子講述,當中很少論證的成分。佛陀離世後,經弟子們多次結集,造成了大量佛教經典,而佛法亦更廣泛傳揚。然而,再傳的弟子們對佛陀的教誨逐漸出現不同的理解,以致論爭,導致教團分裂成不同部派。另一方面,佛教以外的宗教(佛教徒稱之為「外道」)對佛教義理亦多所攻撃。在這種論爭的環境下,以論理或邏輯等方法去證立所持的觀念就變得相當重要。於是,佛教論典亦相繼出現。

佛陀離世後,佛教各部派基本上都持守著佛陀教誨中,有情生命(我)為非常非斷的我空觀念。然而,對於生命以外,世間種種事物的看法則有分岐,其中較主導的思想採取一種實有的觀念,例如說一切有部就認為,具體的事物雖然為假,但構成具體事物的基本元素卻是實有的。至約公元二世紀,龍樹(Nāgārjuna)以般若經典為基礎,發揚空的義理,宣稱萬法皆空,包括有情主體生命和世間種種事物,都沒有實在的自性。

小乘(Hīnayāna)佛教普遍認為,世間事物為真實的,真實就不會滅去。有情執著事物,對之起貪、瞋、癡,因而被繫縛。修行者要達致解脫,就必須捨棄世間,才能脫離繫縛。因此,小乘修行者多採取避世的修行方式。龍樹則宣稱萬法皆空,世間一切事物本性皆空,並非真實的存在。因此,要達致解脫亦無需捨棄世間,而是要體悟萬物空的本性,即是諸法實相,從而體悟繫縛亦非真實,而達致解脫。龍樹在《中論》裏指出「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表示所謂現實世間,其本質為空,這空的境界即是涅槃,這有別於小乘的觀念,小乘認為要捨離世間以求取涅槃。龍樹認為,倘能體悟萬物空的本性,就能解脫,即是證涅槃。這種觀念顯出對世間一種不捨不著的態度。不著,是由於體會萬物本性空,故無可執著;不捨,亦是由於體會萬物本性空,故無需捨離。因此,龍樹採取一種不捨世間的態度。而徹底的解脫,是世間一切有情都證得諸法實相,讓世間的本質呈現,實現涅槃,這正是佛教的大乘精神。所謂大乘(Mahāyāna),意思是巨大的車乘,能接載一切有情同赴解脫之境。相反,執著世間為實在的佛教部派被稱為「小乘」,表示由於他們捨離世間,故只能接載少數人達致解脫。

龍樹最主要的著作包括《中論》、《迴諍論》和《大智度論》(部分學者對此論的作者問題存疑),其弟子提婆(Āryadeva)則著有《百論》。他們都努力弘揚般若經典的思想,以嚴謹的哲學方法去論證空的觀念,並藉此破斥小乘佛教和外道以萬物為實有的觀念,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礎,他們所創立的宗派稱為「空宗」或「中觀學派」。

公元四世紀後期,印度人鳩摩羅什(Kumārajīva)來到中國,當時正值後秦年代。後秦國主姚興崇尚佛法,為鳩摩羅什設立道場,並招聚了當時最出色的僧侶,協助羅什翻譯佛典。羅什譯出了般若最主要的經典以及龍樹、提婆的重要著作,包括《小品般若經》、《金剛般若經》、《心經》,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以及提婆的《百論》等,並大力闡揚空的觀念。羅什的重要弟子如僧肇、僧叡等亦努力弘揚般若中觀,使之成為中國佛教的基礎。至隋朝的吉藏,更特別推崇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以及提婆的《百論》,以之作為基礎建立中國佛教三論宗,並尊龍樹為始祖。至此,般若中觀學在中國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主要人物

關於中觀學派的承傳,資料相當缺乏。現時可知的主要人物,在印度方面有早期(公元二至四世紀)的龍樹、提婆、青目(Piṅgala),中期(約公元五、六世紀)的清辨(Bhāvaviveka)、佛護(Buddhapālita)、月稱(Candrakīrti),及後期(約公元七世紀及以後)的寂護(Śāntirakṣita)、蓮花戒(Kamalaśīla)、寶作寂(Ratnākaraśānti)。中國方面由鳩摩羅什引進中觀學,其後有僧肇、僧叡,以至隋朝的吉藏。基於身處年代的關係,羅什所翻譯的都是印度中觀學派早期的著作。至於中、後期論師的著作,漢譯收於《大正藏》的只有清辨的《大乘掌珍論》。因此,在中國流行的主要都是龍樹和提婆的著作,以及青目造的《中論》注釋和婆藪開士造的《百論》注釋。西藏方面則有相當齊全的中觀論著藏譯本,故中觀學在藏傳佛教方面很具影響力。以下介紹的都是印度早期和中國的中觀學人物。

龍樹(Nāgārjuna,約公元二至三世紀)是印度中觀學派的創立者,亦是最主要的理論建構人物。他出生於婆羅門家族,非常聰明,通曉婆羅門教的經典以及天文、地理等各種知識。他後來接觸到大乘佛教經典,深感佩服,潛心修讀後廣泛宣揚大乘佛理,並寫成了大量著作,創立了中觀學派。龍樹的著作主要有解釋《大品般若經》的《大智度論》(這部論典的作者問題仍有歧見,但大都相信是龍樹的著作,至低限度亦贊同此論跟龍樹《中論》的觀點相一致),解釋《華嚴十住經》的《十住毘婆沙論》,還有《菩提資糧論》、《十二門論》、《迴諍論》以及最重要的《中論》等。

提婆(Āryadeva)這名字意譯為聖天,生於約公元170年。他是龍樹的弟子,出身於婆羅門種姓。在未師事龍樹之前,提婆已經是一位博學兼辯才出眾的學者。他生性自負,本想找龍樹跟他辯論,可是當他一見龍樹的威嚴儀容,竟然不能開口,遂向龍樹求教,並成為龍樹的入室弟子。後世視提婆為印度中觀學派(Mādhyamika)繼龍樹之後最重要的人物。可以確定為提婆的著作有三部,分別是《百論》、《四百論》和《百字論》。在漢傳中觀學派,《中論》、《十二門論》及《百論》合稱三論。

鳩摩羅什(出生年分不詳,卒於公元413年)生於西域龜茲國,本為天竺人,祖父是天竺宰相。父親鳩摩羅炎不願承襲相位,於是出家為僧,而且投奔龜茲。龜茲國王的妹子聰明且有才智,多國的王族曾來提親,都被她拒絕,但對鳩摩羅炎卻是一見傾心。龜茲王於是強迫鳩摩羅炎與王妹成親,後來誕下了鳩摩羅什。鳩摩羅什七歲出家,開始學習小乘經典。他九歲時前往罽賓,那是小乘說一切有部流行的地區,在那裏遇到著名僧人盤頭達多,羅什即時就拜他為師。後來,羅什在沙勒遇到大乘佛教名僧須利耶蘇摩,聽他講大乘空宗的義理,指出世間一切事物皆是空無自性。羅什終於感到大乘義理博大精深,富說服力,於是放棄小乘,改習大乘。自此,羅什跟從須利耶蘇摩學習中觀學派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著作。羅什入長安後的十二年間,譯出了大量佛典。據《高僧傳》記載,他所譯的佛典共有三百多卷,最重要的典籍包括:《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大品般若經》、《百論》、《妙法蓮華經》、《維摩經》、《中論》、《成實論》、《金剛般若經》等。當中很多都成為中國各佛教學派的基本典籍。

僧肇(公元384-414年)是鳩摩羅什門下四大弟子之一,更是最受推崇的一位。他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俗姓張,在東晉孝武帝年間出生於一個貧窮家庭,在少年時就替人抄書,以維持生計。雖然生活清苦,但正是藉著這份工作,令他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經、史典籍。加上他本身聰明絕頂,好學不倦,所以在少年時已能通曉《老子》、《莊子》等典籍,後來,他讀到三國時人支謙所譯出的《維摩經》,經反覆鑽研這本經書之後,驚嘆此經的義理博大精深,足以作為自己精神上的歸宿,於是剃度出家,皈依佛門。後來,他得知鳩摩羅什在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由於極之仰慕他的盛名,於是遠道投奔,拜羅什為師。自此勤習佛典,深得其師讚賞。公元401年,後秦君主姚興迎接羅什到長安,僧肇亦隨行,在那裏開展規模龐大的譯經工作。在羅什譯成《大品般若經》後,僧肇憑著自己的體會,加以發揮,寫成了〈般若無知論〉。羅什讀完這篇論文後,讚嘆不已。此外,他又著有〈不真空論〉、〈物不遷論〉和〈涅槃無名論〉,每篇都是極佳的論文。這四篇文章一同收在《肇論》中。此外,羅什又重新譯出《維摩經》,僧肇憑著羅什的宣講,加上自己的理解,寫成了《維摩經注》,此書至今仍然廣泛流通,是研究《維摩經》的重要參考資料。

吉藏(549-623)俗姓安,本身為安息(古波斯國)人,故又稱為「胡吉藏」。他的祖父因逃避仇家追蹤,故舉家移居中國,輾轉來到金陵,吉藏即生於金陵。他在七歲時依法朗出家,十九歲時就奉師命覆述經義,講經時風采卓絕,於是名聲日顯。後來由於戰亂,他避往紹興,住於嘉祥寺。他努力弘揚三論佛法,到來聽講的人數經常上千,他的名聲亦越來越盛,人稱他為「嘉祥大師」。他曾應隋煬帝召請,到京師的日嚴寺講經,四方道俗雲集,盛況空前。當時京師的富豪貴族紛紛施財供養,令吉藏滿室堆滿財物。但吉藏慈悲為懷,把財物盡作功德。至唐代初年,吉藏更獲高祖親自召見問道,禮遇有加。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吉藏在寺中趺坐,安然逝去,時年七十四歲。吉藏的著作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有關三論的著述,包括:《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三論玄義》、《大乘玄論》、《二諦義》、《大品般若經疏》等。此外,又有關於《法華經》的著作,包括:《法華經義疏》、《法華經游意》、《法華經玄論》、《法華論疏》等。


參考書籍

1. 方立天著《僧肇──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二卷,山東:齊魯出版社,1982。
2. 方東美著《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
3. 印順著《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4. 印順著《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78。
5. 印順著《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
6.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7.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8.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9. 吳汝鈞著,陳森田譯《中道佛性詮釋學:天台與中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
10. 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11. 吳汝鈞、陳森田著《中國佛學要義──以人物傳記為線索》,台北:文津出版社,2014。
12. 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3。
13.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3。
14. 李潤生著《僧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15. 李潤生著《中論析義》,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羅時憲弘法基金有限公司,1999。
16. 李潤生著《百論析義》上、下冊,安省:加拿大安省佛教法相學會,2001。
17. 洪修平釋譯《肇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18.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空之哲學》,台北:彌勒出版社,1983。
19. 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
20. 張曼濤主編《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21. 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22. 張曼濤主編《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23. 張曼濤主編《般若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24. 強昱釋譯《百論》,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7。
25. 陳森田著《肇論的哲學解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
26. 陳森田著《佛教中觀學百論的哲學解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
27.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
28.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29. A.K. Warder, Indian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7.
30. Erich Frauwallner,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V.M. Bedekar, Vol.I,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lbishers Ltd., 1993.
31. Hajime Nakamura,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6.
32. Ming-wood Liu, Madhyamaka thought in China, Leiden; New York; Köln: Brill, 1994.
33. Richard H. Robinson, 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8.
34. Surendranath Dasgupta,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I,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1992.
35. Walter Leibenthal, Chao Lun, the Treatises of Seng-Zhao,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8.
36. Yu-kwan NG,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 Honolulu: Tendai Institute of Hawaii/Buddhist Stud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3.
37. 山口益著《中觀佛教論考》,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
38. 平井俊榮:《中國般若思想史研究:吉藏と三論學派》,東京:春秋社,1976。
39. 福永光司、松村巧:〈六朝の般若思想〉,《講座大乘佛教2──般若思想》,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東京:春秋社,昭和62年,1987。
40. 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京都:法藏館,平成元年,1989。

學習導引

第一階段:概括認識

對於初接觸佛學的朋友來說,以下幾本是很合適的入門書籍: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

這幾本書可讓讀者對印度和中國佛學達致基本而概括的認識。此外,讀者亦可登入香港佛教法相學會網頁:http://www.dhalbi.org瀏覽下載區的講座影音資料如下:

  羅時憲主講〈空宗與有宗〉和〈中國佛教史〉


第二階段:典籍研讀

在般若經典中,可先選讀以下經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這兩部是般若經典中最簡短的經典,但包含著般若思想所有最核心的觀念。這些觀念不容易掌握,但初學的朋友應先熟讀,甚至背誦這兩部經典。至於其中的義理,我們可參考前面介紹的《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和《印度佛學思想概論》。此外,讀者亦可登入香港佛教法相學會網頁:http://www.dhalbi.org瀏覽下載區的講座影音資料如下:

  羅時憲主講〈心經〉、〈金剛經〉和〈般若〉
  趙國森主講〈般若經選〉

另可在出版、著作欄瀏覽下列著作:

羅時憲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纂釋》、《八千頌般若經論對讀》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

在印度中觀學論著方面,最重要的固然是龍樹的《中論》和提婆的《百論》。然而,這兩部論著內容艱深,一般人難以了解,必須參考以下的解讀書籍:

  印順著《中觀論頌講記》
  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
  李潤生著《中論析義》
  李潤生著《百論析義》
  陳森田著《佛教中觀學百論的哲學解讀》

此外,讀者亦可登入香港佛教法相學會網頁:http://www.dhalbi.org瀏覽下載區的講座影音資料如下:

  趙國森主講〈中論選讀〉
  李潤生主講〈十二門論導讀〉和〈百論〉

在中國方面,最重要的中觀學論著是僧肇的《肇論》,有關的參考書籍有以下幾本:

  李潤生著《僧肇》
  洪修平釋譯《肇論》
  陳森田著《肇論的哲學解讀》

讀者亦可登入香港佛教法相學會網頁:http://www.dhalbi.org瀏覽下載區的講座影音資料如下:

  陳森田主講〈肇論選〉


第三階段:專題研習

來到這個階段的朋友,相信對般若中觀學已有相當認識。接著可以就自己的興趣作一些專題的研習,例如般若經典中「色空相即的觀念」,龍樹的哲學,包括「四句和四句否定」、「八不的義理」,僧肇的「涅槃觀念」、「般若觀念」等。前面所列的參考書籍都可找到關於這些專題的研究。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