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己為人的菩薩精神象徵──尼泊爾大菩提塔

左方黑石為小王子捨身飼虎的正確位置,右方塑像乃後人所立
左方黑石為小王子捨身飼虎的正確位置,右方塑像乃後人所立

尼泊爾三大佛塔──寶達佛塔、斯瓦揚布佛塔、南無布達佛塔中,前兩者均享副盛名,最後一者卻較少華人認識,大抵因為其規模不及前二者,而且前二者均位於首都,南無布達佛塔則位處加德滿都東南四十公里外(其實只有兩小時車程)。

雖然南無布達佛塔不算宏偉,意義卻十分重大,因為這裡是佛陀過往生捨身飼虎的聖地,佛塔即因紀念此事而興建。

南無布達(Namo Buddha)其實是當地的地名,佛塔在藏語中稱為「大菩提塔」(Jangchub Choeten Chenmo),有時說成「捨身飼虎大菩提塔」(Tagmo Lüjin Jangchub Choeten Chenmo)。

捨身飼虎乃釋迦世尊過往生尚在修行時的著名事蹟。漢文《金光明經》、《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菩薩本生鬘論》等多部經論均有提及,過程大致相同,僅細節稍有出入,藏文文獻亦有類似記載。兹略述如下:

佛陀捨己利他的壯舉

過往無量世前,當地有一國王,名曰大車(摩訶羅陀),他有三個兒子︰大音(摩訶波那羅)、大天(摩訶提婆)、大有情(摩訶薩埵)。某天,國王一行人野外郊遊,停步歇息時,三位王子離開大隊進入森林,遇上一隻母虎,牠誕下了七隻小老虎,七天以來都找不到食物。

大有情擔心母虎最終忍受不了飢餓,會把小虎吃掉,並心想:我長久輪迴流轉,已經無數次因為貪執、瞋恨、愚痴而浪費身體、生命,卻從未為奉獻佛法而累積福德。此身本來就有百千怖畏、疾病、不淨,現在應該捨棄此身,以求無上究竟涅槃,永離憂悲無常苦惱,百福莊嚴,成一切智,施諸眾生無量法樂。

附近的一座小佛塔,也有捨身飼虎典故的浮雕
附近的一座小佛塔,也有捨身飼虎典故的浮雕

這位小王子擔心兩名王兄阻止,便於回程途中自稱有事要辦,請兄長先行回去。他獨個兒折返,橫臥母虎跟前,母虎餓得連吃他的氣力也沒有,於是他用尖銳的樹枝刺破自身,讓母虎飲用其血;母虎回復氣力後,便把他的肉吃個清光,只餘下骨頭。

國王、王后、兩位王子發現此事,傷心欲絕,這時天空傳來一把聲音:「我是大有情王子,由於我布施身體予飢餓的母虎而得生天。你們應該要明白,世間諸法終將失壞,有生必有滅,作惡必下墮,沒入苦海皆因自私,是故當精進行善。」

國王、王后讚嘆小王子之大悲心,並收集其遺骨,建立大菩提薩埵(菩薩)之塔,簡稱大菩提塔。

大菩提塔。從塔身跟人的比例可見,規模不算很大
大菩提塔。從塔身跟人的比例可見,規模不算很大

大菩提塔的演變

《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最末還有一段後人撰寫的文字,指佛陀宣說以上本生時,在場的一位國王(而非久遠世前的大車國王)建成「菩薩投身餓虎塔」(按:藏文稱呼也有用上「捨身飼虎」一詞),後來附近建立了僧房、講堂、精舍,常有五千僧眾。不論人們患上甚麼疾病,「悉來就此塔,燒香、燃燈、香埿塗地,修治掃灑,並叩頭懺悔,百病皆癒。」

朝聖者要注意,大菩提塔並非當年小王子捨身飼虎的正確地點,該地點是一塊黑色大石,位於佛塔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後人在旁邊造立了捨身飼虎的塑像。此外,噶舉派長老創古仁波切(Thrangu Rinpoche)的寺院──創古寺也在那裡一帶,不妨順道參拜。[1]

塔剎莊嚴
塔剎莊嚴
置於大菩提塔群中的金剛薩埵像、六字大明咒石刻,看似古物
置於大菩提塔群中的金剛薩埵像、六字大明咒石刻,看似古物

布施為何重要?

據講大菩提塔內供奉了小王子的遺骨,象徵著捨己為人的菩薩精神。大乘重視利他,修習菩薩道,須要行持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當中,首要學習的是布施。

為甚麼布施乃六度之首?《入中論》云:「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為勝者,彼等所求諸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此復由行布施時,速得值遇真聖者,於是永斷三有流,當趣證於寂滅果。」必須先作布施為因,感得生活富足之果報,才能安心學道並博施濟眾;眾生痛苦乃因自私,放下自利而布施分享,正能對治此一過失;通過布施累積福德資糧,更能見佛聞法,速得解脫。

《解脫莊嚴寶論》等等指出,布施是為了捨棄對現生種種的貪著。放下貪著,才能離欲持戒;才能為利眾生而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成就安忍;才能不戀世間,精進勤行出世間法;才能不貪著外境,收攝心神,入三摩地,再由此引發般若智慧。再者,布施乃六度之中最容易的,故由淺入深。

布施多少錢財或身體?

提及布施,可能馬上想到捐錢。其實,布施不限於實物(財施),還包括為人說理(法施)、救人危難(無畏施)。何況,財施亦不拘實物多寡,最重要的是發心。《入菩薩行論》曰:「若除眾生貧,始圓施度者,今猶見饑貧,昔佛云何成?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若必須大量捐資才算布施,現在仍那麼多貧苦眾生,過去諸佛如何圓滿布施而成道呢?實際上,內心毫無慳吝,樂意與眾生分享,即已圓滿布施。

佛陀因地中,捨身成仁的懿行很多,我們又應否仿效呢?《入菩薩行論》說:「悲願未清淨,不應施此身。」高僧大德們都表示,若未初步體證空性,切勿隨便布施身體,否則可能因為極大痛苦而退失道心或生起瞋恨;若達初地菩薩階位,對「無我」已生體驗,才不會有太大痛苦和煩惱。

無論如何,布施乃放下「我」和「我的」之方便,少點計較自己,人生自然更快樂;布施更是大乘修行的基礎、菩薩精神的實踐。誠如《入菩薩行論》所言:「佛初亦先行,菜蔬等布施;習此微施已,漸能施己肉。一旦覺自身,卑微如菜蔬,爾時捨身肉,於彼有何難?」最初從布施不太重要的東西開始,慢慢提升,即可逐步踏上成佛之道!


[1] 按:創古寺於2015年4月大地震中受損,幸好沒人傷亡。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