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入殮,停棺待葬,往往需時幾天,這個過程稱為「殯」。根據《禮記》,天子停棺七日,諸侯五日,其餘三日。日本也有這個傳統,在《日本靈異記》中,常常見到關於死者「殯」多少天的記載,大部分是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當然,在極少數臨終前有感應的情況下,有人曾提出停棺十九天。
另一方面,中國古代是以土葬為主的,火葬在一般頗長時間甚至被刑法明文禁止。佛教僧侶身後多採火葬,時人普遍理解這是特殊儀式,並不符合主流的喪葬習俗的。如《高僧傳》便載鳩摩羅什「卒於長安,即於逍遙園依外國法,以火焚屍。」既然是「外國法」,那就不是本土固有的了。火葬這個概念雖然早在繩紋時代已有之,但最終還是因佛教信仰傳入日本而逐漸普及。曾赴唐於玄奘法師處受學的道昭法師(629-700)便是日本第一位接受火葬的僧人。
從《靈異記》中的故事得知,一些臨終者擔心屍身火化後,若神識能幸運地重回陽間,會變成無主孤魂,所以往往再三叮囑親友,不要燒他們的身體。例如卷中;「依不布施與放生而現得善惡報緣第十六」,有放生者入山拾柴,登樹跌死,臨終前託人說:「我身莫燒,七日置之。」[1]當然,他最後因為之前所做功德,七天後甦生過來。
當時日本人普遍相信人死後會因強烈的情感化為靈體,同時相信人死後神識會以存附在骨頭上 ,即使是肉身火化後只餘下骨灰。
在卷下「憶持法花經者舌著之曝髑髏中不朽緣第一」[2]這個故事,有一位永興禪師,他專渡化住在海邊的群眾,人皆稱他為南菩薩。一天另一位禪師來到永興禪師處修行,他身上只有一卷《法華經》,一個水瓶及一張繩床。這位禪師日夜精進持誦《法華經》,過了一年左右,決意離去,前往他縣。拜別之際,永興禪師給他飯糰及派了兩位居士隨行。那禪師啟程一天後,忽然將《法華經》和飯糰給了那兩位居士,又使他們回去,一人獨自上路。
兩年過去,當地村民在那一帶伐木造船,聽到有人念誦《法華經》之聲,累月未曾間斷。村民聞誦經音,心生歡喜,打算以食物供養這位念經的僧人。怎料遍尋下未有所獲,更不知僧人躲在何處,只好放棄。之後半年,村民仍然持續聽到僧人念誦《法華經》,於是大怪,告知永興禪師。永興禪師親自前往,終於找到了一具屍首在懸崖下,雙腳以麻繩綁住,屍首旁有一水瓶,方知那是當初辭別的那位僧人。永興禪師悲哭而還,三年後,住在山中的人又來告知,讀經之音並未曾停止。永興禪師只好回去,只見屍首雖已變成白骨,但惟獨舌頭不爛,如同活人一樣。禪師此時方知大乘具不思議力,誦經能積功德。
死後而不爛舌的記載,早見於唐朝道世法師所著的《法苑珠林》,當中有《敬法篇》記佛經的殊勝功德,如持誦經文能賜福解罪、舌頭不壞。隋朝吉藏大師撰《法華論疏》中有言:「昔僧叡法師對羅什翻法華云,多寶照其不滅壽量定其非數,爾時論猶未來,而言之與意俱與論合,什公舌不爛,可謂翻之與釋得經旨也。」[3]學者因而指出,相信是《法苑珠林》感應故事的作者,為了推崇《法華經》的殊勝,而創造出舌不壞的應驗故事。[4]按此推斷,景戒亦極有可能是從《法苑珠林》處得到靈感。
(待續)
[1]景戒撰述,出雲路修校注:《日本靈異記》,收入《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東京:岩波書店, 1996 年),第 30 冊,頁 242。
[2] 景戒撰述,出雲路修校注:《日本靈異記》,收入《新日本古典文學大系》(東京:岩波書店, 1996 年),第 30 冊,頁 262-263。
[3] 《法華論疏》卷三,《大正藏》卷四十,頁821c。
[4] 梁麗玲 (2007),《法苑珠林.敬法篇》感應緣研究,玄奘佛學研究,6: 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