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間精益求精──「百喻人間」系列之三十四

圖: 誠蓮仁
圖: 誠蓮仁

原典

譬如二人至陶師所,觀其蹋輪而作瓦瓶,看無餍足。 一人捨去,往至大會,極得美膳,又獲珍寶。 一人觀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訖。 」如是漸冉,乃至日沒,觀瓶不已,失於衣食。愚人亦爾,修理家務,不覺非常。──《百喻經》卷三第五十九「觀作瓶喻」 (CBETA:  T04, no. 209, p0551c14-19)

譬如兩個人到陶匠師傅工作室,看著他腳蹋轉輪作瓦瓶,看得著迷。 其中一人離去參加國王盛大的宴會,席間吃到極美的饍餚,又獲得國王賞賜珍寶。而另一人則繼續看,並想看完再去參加盛會,然時間就這樣漸漸地過去,太陽也下山了,盛會亦完了,為了看陶師千篇一律的製瓶,卻錯失了美食珍寶。 凡人也是這樣,做著無聊瑣事,不覺時光過去,卻未覺身邊之更有意義之事,白白浪費了寶貴人生。唐朝三藏法師義淨,自少已有西行求法之心,一生善用光陰,弘法利生,影響深遠。

義淨(635—713),俗姓張,字文明,齊州山茌(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唐代高僧,知名三藏法師,佛經翻譯家。義淨七歲時,父母送他至齊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依善遇法師學習。義淨天性穎慧,仰慕法顯、玄奘等高僧西行求法,十五歲時的他即萌生西行的念頭。廿一歲時由慧習禪師為他授具足戒。在他們的教導下,義淨掌握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在佛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59年,義淨得慧習禪師鼓勵出外游學,先後到洛陽、長安等學習攝論宗、唯識宗、俱舍宗各派理論,對大乘教義情有獨鍾。義淨三十六歲時,在長安與同學相約同赴天竺求經弘法和瞻禮佛跡,671年起程,其時陸上絲綢之路因戰亂難通,義淨遂從洛陽出發,南下取道廣州乘坐波斯商船,走海路前往天竺,途中在室利佛逝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停留六個月,學習聲明學。再於673年到達東印度耽摩梨底國,與居此地十年的唐僧大乘燈相遇,停留一年並學習梵語。其後一同隨商侶前往中印,瞻禮靈鷲山、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聖跡,參學遊歷三十餘國,675年抵達那爛陀寺,留學十載,求得梵本三藏近四百部,合五十餘萬頌。685年,義淨本帶著自己翻譯中的經典,準備由海路回到中國,回歸途中重經室利佛逝,再停留二年多,繼續其經典翻譯及註述工作,期間曾於689年隨商船回到廣州,獲貞固律師等的相助,於同年十一月帶回四位僧人從廣州回到室利佛逝,一同譯經,隨授隨譯,並抄補梵本。

兩年後,義淨遣弟子大津回長安,向朝廷獻上他譯成的幾部經論。695年夏天,義淨帶著西行求得的三百餘顆舍利子、四百餘部佛經回到洛陽,得到武則天的器重,義淨初被邀住持佛授記寺,自700年(久視元年)進行譯經,先後於西崇福寺、大內大遍空寺、福先寺、大薦福寺和西明寺等主持譯場。唐中宗為其於陝西西安薦福寺内設譯經場,義凈一生共譯經56部230卷,薦福寺内的小雁塔存放著義淨從天竺經海上絲路帶回的經卷、佛圖等而建。除經典翻譯,義淨最重要的著作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首傳印度拼音之法,亦載有印度南海諸國僧人之生活、風俗、習慣等,為了解當時印度之重要資料。

義淨不惜循海路赴印,求取經律之餘,並開拓了中國與印度及南海一帶部分的海上絲路交通。回國後他已經是六十多近七十的高齡,仍以一年近四十卷的速度譯經,而他的譯經及著述,有其獨特之處,首創在譯文或正文下面加寫註解,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對後世的影響甚大。義淨對弘法利生的熱忱,從前人的基礎加以發揮,力求令經典內容翻譯更正確。祝願各位學習義淨精益求精的毅力,創造2024年比往年更好。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