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三個字,會讓你想到什麼? 是一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還是一個生活簡樸的東南亞小國?不過,吳哥窟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被公認為一生人必到的奇景,堪稱世界最龐大的宗教建築之一。它不單是佛教建築藝術的瑰寶,同時亦見證著當地曾經顯赫一時的宗教文化和歷史。
巨大的建築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故事?那奇特的設計和圖像表達的是什麼?建築者又是誰?帶著疑問一大團,今年年初我來到金邊和暹粒。
來柬埔寨本來是應邀參加法國遠東學院(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舉辦的十天密集梵語工作坊。工作坊其實就是讀經班,從早到晚精讀梵語經典,包括當地銘文,並有機會親身到遺址考察。後來同行的學者對當地歷史更感興趣,於是幾乎每天都到實地考察。欣賞瑰美的石雕藝術之餘,更以內容豐富的梵語銘文為基礎,配合各種考古新發現,嘗試解讀古代柬埔寨的風土和文化。
柬埔寨過去是一個物資豐饒,並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王國。 大乘佛教在當地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更多次成為國教。吳哥窟於十二世紀建成,十三世紀後逐漸變為佛寺,後來受暹羅影響,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導。十二世紀末的吳哥王朝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目睹戰後滿目瘡痍,深感民間疾苦,於是仿效阿育王皈依大乘佛教, 並在全國大建佛寺,以佛法仁政治國,成為柬埔寨歷史上最著名的統治者。
現今柬埔寨所在之地,古稱扶南(phnom),意為山,具體指湄公河下游一帶,我國古籍早有記載。《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裡提到“究不事”這個地方,就是柬埔寨另一個譯音,可能是我國最早的記載。三國時代,扶南遣使入貢吳國。到了六世紀已經成為一個大國。元魏楊衒之所撰的《洛陽伽藍記》有這樣的描述: 扶南國,方五千里,南夷之國最為強大。民戶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晶珍異,饒檳榔。
據《梁書》的記載,扶南本來是女權統治,後來與來自印度的混填(Kauṇḍinya)通婚,國家政體婆羅門化,後來就連文化、文字、甚至風俗也印度化。至於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柬埔寨,過去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相傳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遣使遠至東南亞,但考古和文獻都沒有憑證。現存年代最早的有關文獻記載見於《水經注》中“扶南舉國奉佛”一文。自南北朝,漢地有不少扶南佛教的記載。像翻譯《阿育王經》、《解脫道論》和《文殊問經》的僧伽婆羅便是扶南國人,真諦亦在扶南停滯多年。不過從建築、美術和銘文等各方面來看,早期相信婆羅門教,特別是毗濕奴教和濕婆教比佛教更為普遍,只是後來逐漸被佛教取代。直到安哥時代,毗濕奴教、濕婆教和佛教三教鼎立,可見當時宗教文化的繁盛和包容性。這次考察中,我們發現了三段敕文,內容大致相同,但細節卻不一樣,分別針對以上三個宗教。通過比對,我們可以瞭解當時三者之異同,還有當時宗教社會的實況。
扶南國臨海,擁有海權,對周邊國家影響深遠。有學者認為後來爪哇的山帝國(Śailendra)和蘇門塔拉/馬來半島的佛逝國(Śrīvijaya)跟扶南有密切關係。前者建立了舉世矚目的婆羅浮屠佛塔,後者即義淨取經之地,兩者都是主要信奉大乘佛教的國家,深受扶南影響。
後來扶南逐漸衰亡,最後於七世紀被同種西北方的真臘所吞併。九世紀初,爪哇不斷入侵,流亡於爪哇的另一支同族回國,在現今吳哥窟一帶崛起,統一全國,並建立了顯赫一時的安哥王朝,或稱高棉帝國,一直到十五世紀才被鄰國暹羅瓦解。高棉即Khmer音譯,亦作吉蔑。元代初年周達觀隨使節團到當地遊歷,寫下名作《真臘風土記》,其筆下的就是十三世紀末柬埔寨的風土人情。《真臘風土記》對吳哥窟的描寫,一直以來被視為有關吳哥窟最重要的歷史記載,深受學界重視。若有興趣到吳哥窟一遊,不妨拿來翻一下,想像一下當時柬埔寨引人入勝的景象,怪不得當時有幾個同行的人也潛逃去了,不願回國!
扶南、真臘、安哥三個王朝年代和地域不盡相同,但人種大致一樣,歷史上亦有一定的連貫性。 由於當地沒有歷史文獻流傳,而大量的銘文亦尚待解讀,所以漢文古籍的記載成為瞭解當地歷史的重要依據。民國時代陳序經教授和中文大學地理系陳正祥教授均有專題著作,生動有趣,值得細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