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生病了

近日本港連續發生兩宗倫常慘劇,都是兒子涉嫌殺親案。一名29歲出自小康之家的兒子涉嫌殺害父母並碎屍;翌日另一名年齡只有18歲失學失業青年,涉嫌與友人合謀持刀襲擊父母,父死母重傷。這種忤逆兇殘的事件令人聞之驚駭,是否發展成一種趨勢,也令人憂心忡忡。

奇怪的是,有人還樂觀地說這兩宗悲劇只不過是個別事件,我們的社會並沒有問題。首先,小弟絕對沒有冒犯他人的意圖,但不得不說,世上並沒有真正的個別事件,每一件事都與某些事有關係的。小弟並沒有悲觀,只希望有佛家的如實觀,事實說明我們的社會生病了,我們再不能坐視不理。

環看周圍,社會戾氣沖沖,很多人動輒吵罵動武,連基本的禮貌也沒有。社會危機確實出現,不容忽視,究竟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問題呢?

無庸置疑,教育是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當然是問題,但家庭教育也是一大問題。

政府、老師及傳媒對孩子們都有影響,現今的孩子接觸太大量不恰當的媒體內容,但家長也應反思在孩子成長中擔當的角色。近年香港流行一個詞彙 ── 「港孩」,泛指那些嬌生慣養的兒童及青少年有「三低」的共通點,即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長大後,他們無法面對少少痛楚、無法抵受風吹雨打、無法適應社會。形成這些惡果真正的原因是家長的溺愛,因此才催生「港孩」。香港家長過分溺愛子女,事事為子女代勞,實在是社會生病的禍根。

家長若希望孩子不要淪為「港孩」,必須先調校自己的想法,採取非溺愛的教子方式,對子女的愛勿氾濫。家長關心子女是天理,偶爾有情緒和有怨言可以理解,但值得反省的是,家長不應該因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便投訴老師、投訴學校,變了所謂的「怪獸家長」。這類家長付了錢,就要全世界遷就,認為道理永遠在他們那一邊,無形中教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孩子。

時下太多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要求,於是一方面過度保護,另一方面又過度干涉,令到孩子承擔了吃不消的壓力,造成了不少健康、行為和心理問題。

家庭教育不僅影響一個家庭,也關係到一個社會的和諧與「健康」、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興衰。誠如國際知名家庭治療師沙維雅 (Virginia Satir) 提醒我們:「把所有現有的家庭放在一起,便成為社會。就是那樣簡單。社會是由這些家庭一起塑造的,什麼樣的社會正反映了這些個別的家庭得到的是什麼樣的訓練。」(Put together all the existing families and you have society. It is as simple as that. Whatever kind of training took place in the individual family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kind of society that these families create.)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每個家庭變得溫馨親密,也會讓整個社會更和諧與「健康」、民族和國家更強大。

孩子的一生從家庭教育開始,要治好兒童及青少年,以及社會的病症,刻不容緩的良方是反思家庭教育的角色及方式。要是父母從子女的幼童時期做好以品德為主的中國式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愛護最好是恰好,而不是太好,也不是不夠好,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健康的社會及美好的將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