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不忘初心?明海法師談關於「初發心」(上)

在叢林的傳統裏面,普茶是一言堂,也就是一個人講。過去我們也曾用現代的方式,比如茶話甚至還有唱,後來我們回歸到傳統的方式。

那麼我今天想給大家講甚麼呢?我想講一下最近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話:即「不忘初心」。

古人曾說,世間好語佛說盡。「不忘初心」這句話其實是佛語,是從佛經來的。今晚普茶我側重從佛教的角度,講一下這四個字對我們佛教徒的重要性。

初發心

那麼初心指的是甚麼呢?在《華嚴經》裏,它的全稱應該是初發心,即最初的發心。要把初發心講清楚,首先要講發心。

以前本煥老和尚碰到出家人經常勉勵我們要發心,而且要發大心。這個「發」就是升起的意思。發心這個「發」中蘊含有佛法最核心的智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但是究竟能不能成佛取決於我們有沒有發心。要成佛必須發甚麼心呢?必須要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

其實一切眾生都有發心,且眾生的發心千差萬別。有的人發心想做一個對人類科學有貢獻的科學家,有的人發心想成為一個富甲天下的富豪,有的人發心想種地,有的人發心想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有的人也許發心就想做一個吃喝玩樂的人……

眾生發心後就隨這些心去生活,然後成為各種各樣的人,呈現各種各樣的生活形態,展現各種各樣的生命境界,也造作各種各樣的業,受各種各樣的報。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差異。

發菩提心你就能成佛,發煩惱的心就會在輪迴中受苦輪轉。今年我在問禪寮寫的春聯「返叩此心,本來清淨無一物。坐觀風景,時序井然有多般」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坐觀風景,你看這個世界苦樂業報各種各樣的差異,它是井然有序的。如果沒有佛法我們是看不清頭緒的,有了佛法我們就能看清頭緒。這頭緒追根溯源,就在我們的一念心上。

這一念心發出來的念頭,即我們的發心,它是一個力量。它會支配我們、牽引我們付諸行動和實踐。所以正是我們的發心定義了我們生命的面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會是甚麼樣,是由我們的發心決定的。所以佛法講沒有永恆的富人或窮人,沒有永恆高貴或貧賤的人。這個意思其實就是空,就是無限的可能。

一切眾生都有無限的可能性。眾生往哪個方向走有無限選擇的可能,而將這種選擇變成現實的那個當下,就是當下發出的心念在人生的棋盤上落下了棋子,然後我們後面按這個思路一直走。

其實我們每一天都有很多的心念,在人生的棋盤上不斷地落子,但這盤棋究竟會下成甚麼樣子,取決於這每一個子怎麼下,取決於我們每一個當下的發心以及之後的持續努力。


延伸閱讀: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明海法師談關於「初發心」(中)

明海法師:在新的一年裏,我們有新的選擇和機會--關於「初發心」(下)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