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彌陀、極樂、名號,皆是真實功德相

世親菩薩的《往生論》有一偈云:「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亦云:「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當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及「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的極樂世界,由始至終皆環繞着阿彌陀佛的名號,盡顯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所現的一切相,皆是「真實功德相」。此相也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名號,故言為「經體」。

什麼是「真實功德相」?上文已談過「真實功德」的定義,亦解釋「只有憑真實名號功德,我等凡夫才能得生真實彌陀報土。」究竟極樂世界以真實功德莊嚴的相狀是什麼一回事?嚴格來說,極樂世界是以彌陀真實功德莊嚴的報土,是無為涅槃的世界,一切皆不可思議,離言絕相,如《無量壽經》云:「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涅槃)之道。

《無量壽經》又云:「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可知經中所言的一切皆順應我方世界的相似物而立名,實質的境界是我們難以想像,超勝不知多少倍啊!


往生論的三依釋是淨土立宗的大綱

世親菩薩依釋尊所說的「淨土三經」,介紹以真實功德莊嚴的極樂世界之相,並說此能總持一切法的願偈,與佛陀的教化相應。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上解釋此四句偈時,提出「何所依」 、「何故依」、「云何依」的「三依釋」,是淨土宗的立宗大綱。

「何所依」,即 what,依什麼呢?依修多羅,梵文sutra,佛說的「淨土三經」是也。「何故依」,即why,為什麼要依呢?因為這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相,即淨土三經所詮釋的名號。「云何依」,即 how,怎樣才是依呢?說明依淨土三經的方法是「五念門」──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及迴向。

世親菩薩是位高德重的菩薩,在芸芸的大乘法門中,以「我一心」獨選西方極樂淨土;又在諸佛中,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他判淨土教是真實之教,非一般權假之教;是究竟的了義教,非方便的不了義教,進一步發展龍樹菩薩以「易行道」判別淨土法門,有異於一般自力難行的菩薩教。


極樂依報的十七種功德莊嚴

世親菩薩教化大眾先觀察極樂淨土的依報有十七種功德莊嚴,令人欣慕其真實功德相而願生,繼而觀察阿彌陀佛的八種功德莊嚴,令人信知彼佛的不可思議本願力,願生及稱名者皆得往生,並速疾成佛,最後觀察菩薩的四種功德莊嚴,讓行者信知自己往生後,亦可擁有同樣功德,喜不自勝!

曇鸞大師則在《往生論註》卷上解釋偈頌時,善巧地將極樂世界的十七種「功德莊嚴」與娑婆世界的十七種「業力變化」作較量,除了讓娑婆世界眾生嘗試領略極樂世界的優勝之處,他還強調阿彌陀佛興起建構極樂世界的因由,云:「(阿彌陀)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說明阿彌陀佛的大悲者,偏愍娑婆世界眾生,解脫我等凡夫生死之苦。

此外,曇鸞大師又在《往生論註》卷下解釋長行時,善巧地將極樂世界真實功德莊嚴相的不可思議,云:「云何不可思議」,說明佛力是五種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勸導淨土行者應仗佛本願力,速離生死,疾得無生,早成佛道。


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在教理行果的比較

總而言之,淨土宗依彌陀本願力之教為根本,其運作原理和本體是彌陀名號。行者的行持簡易,只專修稱名一行也,順彼佛願故。稱佛名號是因,得生淨土是果,因果相應,必生無疑。相對於依自修持力之教為根本的其他法門,因以實相為理體,故行者的修持既雜且難,包括六度萬行,修諸功德,斷惑除障,超凡入聖,剋期求證,進階佛果。

雖然難易有別,但兩者殊途同歸,後者宜為志幹的聖者而立,前者則契合怯弱的末法惡世凡夫,即我是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