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小兒子已在生命的倒數階段,理應放下過去,解怨釋結,為人生做最好的回顧、總結,不把今生的不愉快,糾纏不清的關係延續到下一世。但,事與願違,父親對他存有根深蒂固的成見,由於對長男的過度偏愛,造成無論小兒子付出多少,都得不到父親的認同更別提讚許。父親初次與筆者見面,就不斷的數落年輕時便學佛、還堅持茹素的小兒子,才四十幾歲就把身體搞垮。筆者有點無奈的說,除此之外,難道他這輩子對你對這個家,沒有半點貢獻或付出,無一處是值得肯定的嗎?(之前據大哥敘述,真正來說父親還欠小弟一個道歉。)父親搖了搖頭,要我對他說好話是不可能的。
由始至終站得老遠的大哥插口說了一句,你忘記了嗎?你與妹妹現在住的這間屋子,是他買也是他供的,他不放心你還留了一大筆現金給你養老。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父親的強硬態度,讓終於沉不住氣的大哥,為小弟長期在家裡所承受的不平等待遇發聲。筆者隨即轉頭直視父親,想聽聽看他如何回答。父親看著長子,說了一句,我的生活費都是你在承擔。唉!盡力了,要勸說父親肯定小兒子,彼此不帶有過往恩怨,暢懷交談,短時間內實在辦不到。
佛陀曾在經中[1],將說法分為善說及不善說兩類。對無信之人,不可與他說「信法」。若對無信之人說信法,不只難以令他改變,反而會使到他起瞋,生起傷害他人之心。有如擊打惡狗之鼻,只會激發起狗子的兇性,令它加倍暴怒兇殘。對慳貪吝嗇之人,也不可與他說「布施法」。慳貪的無法理解布施的涵義,說了還會令他起瞋恨、傷害之心。猶如以刀割還未熟透的癰瘡,將會衍生無法忍受之痛。以上此兩類人,難為其說法。
相反的,也有兩類人,易為之說法。如對有信之人說信法;不慳貪之人說布施法。有信之人聽聞信法,便得歡喜,令意志堅定心不改變。如對病者說除病之藥,病便平復。與無貪之人說布施法,此人即得歡喜沒有悔心。如相貌莊嚴之男女,一向喜沐浴洗手及臉。有人送上香花、華麗服飾,只會令此相貌原本莊嚴之士,更顯莊嚴也增添華麗。
上文佛陀說到,應契合眾生的根機,而給予說法。無奈的是,父親最終還是沒有放下心中的執念,無法將小兒子,放在心中重要位置,承認其過去對家庭的貢獻,即便是小兒子隨時撒手塵寰。等不到的一字半言,旁人只能帶著無奈與惋惜,祈願小兒子也能放下心中執念,畢竟你也學佛持素這麼多年,安心上路吧!
[1] 《增壹阿含經》卷十一〈善知識品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