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愛別人,也愛自己 -《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係》筆記

曾經愛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愛能帶來巨大的喜悅,但情海滄桑也帶來最大的痛苦。

愛,真的如許艱難?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亦是執業心理治療師約翰.威爾佐德(John Welwood)[1] 的《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係》(Perfect Love, Imperfect Relationships[2] 一書,告訴讀者,到底是什麼讓愛出錯。

作者寫的一句詩說,「想靠別人獲得喜悅,我潰不成軍。」

愛,不就是從別人身上獲得喜悅嗎?到底,錯在哪裡?

尋求無條件的愛

我們都渴求愛,但我們內心,都有最大的恐懼:不會因自己的真正面目而被愛。一旦對方知道了真正的我是怎樣的一回事,就不會再愛我了 — 換句話說,我們認為,自己的真面目不可愛、不值得被愛。

其實,我們窮一生去追求的種種成就、財富、權力、地位、美貌,無非都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讚美,即是,別人的愛。由於我們生命中第一份愛來自父母,令我們以為,愛總是要來自外界。

可惜,許多父母從不視孩子為獨立或不同於自己的個體,潛意識希望孩子的發展如己所願,於是不自覺地用控制或操縱的方式施予愛。

小孩子仰賴父母而生存,因此,必須取悅父母,愛成為了一種符合某些標準方能得到的身外之物。

看到這裡,如果你同意以上說法,請你不要去責怪父母。事實上,父母也有他們的父母,父母本身都是在這種有條件的愛的模式下長大。

好了,身為小孩子的我們感受到漠視、感到自己不被全然接納,小小的心靈,從此認為只有符合某種外在標準,才會被全然地擁抱,無條件被愛。

作者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知道並確信,自己內在是美與善。尤其在孩提時代,我們需要別人看到我們靈魂內的美,然後像鏡子一樣映像出來,如此,我們才可以看見並且欣賞自己。而當真我之美沒有被肯定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沒有愛。」

其實,兒女們沒有意識到,即使行為或表現沒有符合父母的要求,父母縱然傷心、失望、打罵、不悅,但心底裡,對兒女的愛卻絲毫無減,只是其表達情緒的方式,會在兒女們內心留下烙印,而兒女們又很在意父母的愛與認同,於是造成了連番誤會。

很少人會教導我們,要學懂自己愛自己,「自愛」總是跟「自私」的概念混淆著,我們只是忙著去符合各種外在標準,爭取他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以求取接納、認同,以求取愛。

無奈地,這個他人,如無意外,其成長與求取愛的模式,跟我們都是相同的,埋藏在討好別人外表下的那個真實的我,也同樣經歷過未被全然地愛的創傷,於是,兩個渴求愛的靈魂,都期望對方成為絕對 / 完美之愛的泉源,期望這段關係穩定、不離不棄、從不褪色,以撫慰自己過去的情緒創傷。

我們期望對方以符合自己意願的方式去對待自己,安全可靠、始終不渝,卻沒有想到,對方也跟自己一樣,會恐懼不被愛、會有不安全感、會有各種各樣的心靈傷口、會有其情緒引爆點 ……

向外尋求完美之愛的結果,總會感覺失望,無論換上什麼人,都是一樣。

我們愈不能安頓自心,便愈期望從他人處,尋求心靈契合。

其實,我們沒有想過,來自他人的絕對之愛,原來也是一種手段,我們希望透過他人的無條件的接納與肯定,來確定自己的真面目值得被愛。

可惜的是,我們越仰賴他人之愛,只會令我們的心靈越加緊張,因為那份外在的愛,總不會全然穩定,總不受我們控制。

我們渴求外在不受控制的事物來達到自我滿足、來療癒心靈創傷,只會適得其反,那不受控的愛的來源,只會愈益加重內心的沮喪失望。

打破惡性循環

我們在愛裡感受到痛苦,越加努力向外追尋,我們的意識變成孩子,不斷希望從外界補償童年沒有得到的事物。

又或,我們索性封閉內心,對人性、對愛,全然放棄,在內心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牆,包圍著心裡的重重怨恨。

因感覺不被愛,或不以我所渴望的方式被愛,我們批判責怪別人,也批判責怪自己。其實,這些怨恨,只是植根於沒有好好被愛的陳年傷口,及對之束手無策的陳年挫折感。

因感覺不到被愛,於是更感覺到自己不值得愛。慢慢地,演變成一種自我憎恨。

感覺自己不夠好已經成為一種心理通病,這種感覺可說是眾多感覺中最痛苦的。事實上,自己不愛自己,比別人不愛自己難受得多。

由於最初感到自己不因本來面目被愛,於是向外尋求絕對之愛,最後失望而回,再加深了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感覺 — 你看到那個惡性循環了嗎?

如果我們繼續在這個向外尋求絕對之愛的圈子裡團團轉,我們的心靈絕對找不到出路,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不斷怨恨 — 不是怨恨別人就是怨恨自己 — 的原因。

我們對別人失望、對自己失望,內心於是滋養出一批「內在評審委員」,不斷評審自己、評審別人,不斷努力地做些什麼,例如,爭取成為成功人士、或好好先生、或顛倒眾生的美女,希望得到認同、接納,又或論斷排斥別人,就是俗語所謂的踩低別人以抬高自己。

自私、自大、驕矜、傲慢,其實都無非想把自己塑造得比別人更優勝、更重要,說到底,其實是心底裡自認不夠好,自己欠缺了對自己的愛。

如作者所說:「這世界所有邪惡的背後,都潛藏著一顆負傷的、破碎的心靈。」

法國靈性導師阿諾‧德雅爾丹(Arnaud Desjardins)也說過相同的話:「世上沒有壞人,只有沒好好被愛的人。」

邪惡的根源,在於沒有好好被愛,及向錯誤的源頭尋求愛。

所以,如果不希望生活這樣下去,惟一的出路,是打破這惡性循環。

接納真正的自己

如果每天繼續地評審自己:「我不應該這樣,我不夠好,我應該比這樣更好」,那其實就是不讓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而這只會惡化「我的真實面目不被接納」的創傷,把自己與自己對立起來,產生內在分裂和混亂。

所以,何不學習接受自己、體諒自己、對自己仁慈?

「自愛」是無論經歷什麼,都肯定自己,而非緊抓著「我應該怎樣」、「我應該如何做」等概念,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抱著這心態 - 以自己的能力已經做到最好了。必須要接受,我們也會疲累、也會失神、也會犯錯,而有些事,如果我們此刻未能做到,那只是顯示外在條件,或我們力量或心靈的局限,要承認目前這局限、接受目前這局限,而非責備或苛求自己怎麼沒有成為更棒的自己,這是實際,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背負著種種心靈傷口的我們,不時也會有粗鄙、糟糕的行事方式,事後,我們的內在評審委員不會忘記狠狠地懲處、教訓、貶斥、指罵我們,但我們亦可以換另一個方式與自己相處。

「是的,我剛才爆發了憤怒,因為我小時的內在傷口被碰觸了。」「是的,我今夜顯得浮誇,因為我怕那些老同學看不起我。」當你如實接納了自己未如理想的表現時,當你承認自己的一些心靈弱點時,你的內心會放鬆下來,你不再排拒自己的失控,你反能接受自己的局限,而下次當有同樣情況出現時,你的情緒反應會因為你的內在鬆弛而慢慢消減。

對自己的諒解,是使自己能夠安於做自己的最佳方式。

當你安於做自己,也會明白讓他人做自己是多麼重要,你不會再希望他人的行事必須符合你的要求,你會友善地體諒別人的局限,不希求別人必須要以符合你希望的方式去愛你。當你不再評斷別人,自會有空間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你向自己打開了心,也向別人打開了心,愛就能自由地在兩顆打開的心之間流動。我們不會再因內在的不安,以求操控別人來獲取內心的安寧。內心的安寧來自如實接納,如實接納自己、如實接納他人。

「我們開始愛別人並關懷別人的真實面目,而不是為他們設計出一個面目來。」

作者說。

本來,對愛的渴望沒有錯,那是人性的一部份,錯的,只是渴望的方式。

愛,從自己內心深處滋養起,滋養自己、滋養別人,其實,我們內心都充滿愛,只是一些失誤令愛變成恨,或令內心對愛關了門。

怎樣才能在愛裡得到歡愉?

「我們生命核心中,溫暖和開放的本性是我們最親密的愛人,一直都與我們同在。在它的懷抱裡,我們終於可以放下。」

葉子菁網誌「寸心是福田」:http://mindyourmind.mysinablog.com/


[1] 約翰.威爾佐德(John Welwood),美國的臨床心理學家,執業心理治療師。他整合了東方靈修傳統與西方心理治療,認為內心的覺知對心理治療大有裨益,一向致力研究心理治療與禪宗開悟的互補關係,不斷接觸佛法與東方各種禪觀,認為心理工作重視處理內心傷口,而靈性工作則可在深層本質上開發我們天性中的無窮資源。曾出版多本著作,《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係》一書曾獲頒 2006 年度的「促進更美好人生之書」(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及「最佳佛教作品」(Best Buddhist Writing)。

[2] 約翰.威爾佐德著,雷叔雲譯:《完美的愛,不完美的關係》,深圳報業集團,2009年。台灣中譯本:《遇見100%的愛》,心靈工坊,2007年。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