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地生活到最後一刻──《再見,愛瑪奶奶》

《再見,愛瑪奶奶》是一本詮釋死亡的圖畫書,以陪伴在愛瑪奶奶身邊一隻貓「小星星」的視角,透過黑白影像,串連起愛瑪奶奶生命中最後一年度過的時光,真實記錄了在家人的愛與陪伴之下,她平靜、從容、有尊嚴的面對死亡的生命歷程。

有準備的離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夏天,醫生告訴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她得了血癌(多發性骨髓腫瘤症)。愛瑪奶奶請家人幫忙查閱相關的資料,也同醫生做過詳細的討論,當她清楚知道自己的病再也治不好了,她說:「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不開始準備不行了。」

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開始寫自己的家族史。如果不寫出來,她擔心孩子們會忘了這段歷史。在撰寫家族史的同時,愛瑪奶奶也對自己的一生作了回顧:小時候在大草原中的農場長大,結婚以後生了五個女兒。作為一名家庭主婦,愛瑪奶奶為家庭操勞了很多年,直到孩子們已經長大,過上獨立的生活。

愛瑪奶奶清楚知道自己步向死亡的每一個必經階段,「我大概漸漸的不能走路、不能吃東西,不能做各種事情。不過,這些都是為了身體即將展開的旅行,在做準備。」她相信死亡是靈魂離開身體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因此一點也不感到害怕與悲傷。

愛瑪奶奶還預先簽署了拒絕緊急救治的意願書(EMS-No CPR Directive),這意味著當她病情惡化、心跳或呼吸停止時,不接受以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來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希望能夠順應自然,安安靜靜的離開人世。

人生當中最幸福的階段

雖然生命快將結束,愛瑪奶奶仍然像平常一樣的生活。她說,「我要活得快快樂樂,一直到我死了為止。」

愛瑪奶奶平常最喜歡整理庭院裡的花草,與她形影不離的愛貓小星星也總在她的身邊玩耍;每天晚上,愛瑪奶奶不會忘記保養自己的皮膚;外出前,她也不會忘記化妝;每個周日早上,她同以往一樣去參加老人俱樂部的早餐會,直至愛瑪奶奶的身體變得更加虛弱,需要躺在床上,戴上氧氣罩的時候才停下來。

艾瑪奶奶掛念家人,她寫信給每一個人,「布來昂,好好用功,以後要當一名好老師哦!佩特,謝謝你一直照顧我。」她鼓勵孩子們,也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在邁向死亡的最後階段,愛瑪奶奶將過去種種的失敗和痛苦轉化成美好的回憶。以前與朋友之間有不開心的事,她此時也能夠完全釋懷,明白對方為什麽要那樣做。

愛瑪奶奶說,這是她人生當中最幸福的階段。

親人的陪伴與告別

在愛瑪奶奶離世前,所有的親屬家人都來看望她。住在遠方年邁的弟弟也特別趕來見她最後一面。愛瑪奶奶的女兒佩特常年和她一起生活,佩特非常理解奶奶的心情,她提醒親友們不要在愛瑪奶奶面前流露出悲傷,也不要請求她不離開。希望她不必替孩子們擔心,從此安心展開自己的旅程。

家人們細心照顧愛瑪奶奶的身體。女兒佩特會小心的幫她修剪指甲。當愛瑪奶奶的腳力變差時,佩特會拉著奶奶,幫助她站起來。家人們還會想出各種辦法讓奶奶開心的度過每一天。當愛瑪奶奶自己意識到離世的時刻已經到來,她不再接受任何額外的緊急救護時,家人們非常尊重她的想法,一起守護在她身邊。女兒佩特一直坐在奶奶的床前,握著她的手,同她說話。負責安寧療護的護士也來到家中,幫助照料她,令愛瑪奶奶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能夠減輕身體上的疼痛與不適。

在充滿愛的照顧之下,愛瑪奶奶同每一位家人道了別,靜靜的,有尊嚴的離開了人世。家人為她穿上最喜歡的花邊睡衣,還從院子裡採摘了玫瑰,放在愛瑪奶奶的胸前,遵照她的遺願,將骨灰灑在了海上。在故事的最後,大家一起相聚在愛瑪奶奶家的院子裏,共同回憶著她生前的點點滴滴。

以攝影為圖畫

《再見,愛瑪奶奶》的攝影及文字作者大塚敦子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從事紀實攝影,在這本書中,作者以黑白影像將愛瑪奶奶生命中最後一年的時光串聯起來,忠實記錄了愛瑪奶奶日漸虛弱的身體變化,真實有力的呈現愛瑪奶奶面對死亡的豁達、從容與安詳。文字部分則以擬人化方式,透過與愛瑪奶奶形影不離的愛貓──小星星的視角呈現。在寫實影像與擬人化文字交錯之間,減弱了有關死亡議題的沉重之感,適合小讀者閱讀。

台灣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插畫家曹俊彥先生如是評說:「在一連串的黑白照片中,記錄了一年左右,生命的焰火漸漸微弱,直到熄滅的軌跡。透過作者的鏡頭和文字的描述,看到一個人有品質地走到生命的最後,走向另一個世界。」自2000年出版後,這本書相繼榮獲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日本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以及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等獎項。

關於安寧療護

《再見,愛瑪奶奶》中亦涉及安寧療護(Hospice Care)的議題。安寧療護是由英國醫師西西里•桑德斯(Cicely Saunders)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起。其服務主要面向末期病人及家屬,旨在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在生命最後的階段,透過身、心、社、靈全方面的照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令其得到有尊嚴的善終。同時也為家屬提供哀傷輔導服務,協助家屬走出喪親的悲痛。

安寧療護近年來日趨得到重視。尊重生命,尊重病人臨終以前的意願和真正需求,透過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緩解病痛,死亡的過程也許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死亡原來也可以自然平靜的到來。

生命有限,每個人終將面臨死亡。正視死亡,珍惜生命,是成人和孩子們要共同學習的課題。當有親人將要離世,我們學習了解他們的需要,懂得如何陪伴;當生命走向盡頭,我們也可以如愛瑪奶奶一樣,做有準備的離開,快樂地生活到最後一刻,令這個階段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