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心調得安樂

心調得安樂
心調得安樂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Dunniggahassa lahuno

yatthakāmanipātino

cittassa damatho sadhu:

cittaṃ dantaṃ sukhāvahan’ti.

–Dhammapada verse 35

各位尊者,世尊在講述某一位比丘的情況時為比丘們誦出這首偈頌,並且開示佛法。這首偈頌的含義是:

心難被調伏且很迅速,

落著在它喜歡的地方;

能馴服此心是很好的;

被馴服的心帶來安樂。

─《法句經》第35偈

( 編按:了參法師(葉均)譯作: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在佛陀的時代,許多比丘依照次第修行而證得道果,獲得內在的安樂。

有一次,六十位比丘來見佛陀,頂禮佛陀之後,坐在一邊。佛陀問說:「諸比丘,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他們回答說:「世尊,我們放棄所擁有的財物而出家,目的是為了在此教法中得到安樂;然而現在我們還未得到任何成就。請尊者允許我們到遙遠的地方去修行。」佛陀觀察他們的波羅蜜,然後教導他們修行的方法,允許他們到遠方去修行。這六十位比丘很歡喜,頂禮佛陀之後就離開了。

他們走了幾百英哩的路,來到一個村子,就在村子裡托缽。那個村子的人民很有信心,供養充分的食物給這些比丘。 這六十位比丘用完餐之後為村民們講了簡短的佛法開示。村民們都很歡喜,就問說:「尊者們,你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比丘們回答說:「我們從舍衛城來,要尋找一個地方度過雨季安居。」那個村子村長的母親名叫摩地迦母 (Matika Mata)。她邀請這些比丘住在她的地方。比丘們首先去看那個地方。他們發現那是一個寧靜的地方,就決定住在那裡。摩地迦母為比丘們建築了簡單的住屋及一棟大的餐廳。

這些比丘每天在村子裡托缽,然後回到餐廳來用餐,其餘的時候都在修行。他們決定彼此不說話地精進修行,所有六十位比丘都這麼做。

有一天,摩地迦母來看望這些比丘。她來到餐廳問淨人說:「尊者們在哪裡?」淨人回答說:「他們在自己的住屋或樹下修行。」摩地迦母又問:「我可以見他們嗎?」淨人就去敲木鐘通知比丘們。比丘們一位接一位地來到餐廳,依照戒臘順序平靜地坐著。摩地迦母頂禮他們之後問說:「尊者們,你們身體都好嗎?」比丘們回答說:「我們身體都好。」她又問:「為什麼尊者們彼此不說話?是不是你們之間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比丘們回答說:「不是,只是因為我們要專心地履行我們沙門的修行義務1。」她問說:「你們沙門需要修行什麼呢?」他們回答說:「我們觀察身體的各個組成部份及身體的不淨。」她問說:「尊者們,我們在家人也可以觀察身體的組成部份及不淨嗎?」比丘們說:「可以,你們也可以這樣修行。」於是她學習如何觀察身體的組成部份及不淨。回家之後她就開始精進地修行。

在過去生中她曾經修行身體的組成部份及不淨觀,因此在幾天的時間內她就透過修行不淨觀而提昇定力,達到初禪。然後她轉而專注身體組成部份的顏色而修行色遍2, 證得初禪乃至第四禪。接著她修行觀禪 (vipassana毘婆舍那),並且在短時間內就證得了前三種道果及具有神通。於是她進入第四禪,然後以神通力檢查那些比丘們是否已經證果。結果她發現那六十位比丘不但還沒證果,而且連禪那的階段都還沒達到。她進一步檢查是什麼理由造成這樣。於是她了解到那些比丘都有某種虛弱的病,所以他們的修行還無法成就。她就準備了適合那些比丘們身體需要的食物。那些比丘們食用之後身體虛弱的病消失,體力增強,能夠修行不淨觀達到初禪。然後他們轉而修行觀禪。結果他們全部在那次雨季安居期間證得所有的道果及神通,完成了沙門的義務。

在佛陀的時代,雨季安居之後所有的比丘都會來頂禮佛陀,並且以他們修行所得到的成就供養佛陀。這六十位比丘也來頂禮佛陀,並且以所證得的成就供養佛陀。佛陀問說:「你們是如何證果的?」他們解釋說:「由於摩地迦母的緣故,所以我們才能證果。」當時有一位比丘聽到了這件事,心裡想:「我也應該到摩地迦母提供的那個地方去修行。」他取得佛陀的允許之後,去到摩地迦母的地方,開始修行。摩地迦母檢查這位比丘的心,並且供養他喜歡的食物。這位比丘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很精進地修行。經過很艱辛的努力,他才證得禪那及修得觀察過去世的智慧。當他觀察到過去第九十九世時,發現在那一世摩地迦母是他的妻子,但是不聽從他的話。這時摩地迦母也正在以神通力檢查這位比丘的情況,她傳送一個心念給這位比丘,要他更進一步觀察過去第一百世。這位比丘觀察之下,發現在那一世中摩地迦母幫他很大的忙,於是他了解到一再投生的痛苦。他依照次第地修行觀禪,並且在短時間內證得所有道果。然後他回來見佛陀,解釋自己的成就及曾經面對的困難。

那時有許多比丘聚集在佛陀的地方。佛陀誦出這首偈頌並且講了一次很好的開示,許多比丘在聽開示時證得道果。在那次開示中,佛陀教導比丘們修行身體的不淨觀。古時候許多比丘都修行不淨觀。在我們出家時,我們也是以不淨觀作為第一個修行的法門。

我們應當了解為什麼我們需要修行不淨觀及如何修行不淨觀。

事實上,我們有許多念頭都是依靠自己的身體及外在他人的身體而生起。這些念頭干擾修行,使修行無法持續不斷,使心念散亂。修行身體的三十二個組成部份(三十二身分)及不淨觀能減少這些散亂的念頭。另一個理由是:剛開始修行時心無法保持在單一個目標,而會循著一連串的目標跑。因此,如果我們一連串地修行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心就會慢慢地安定下來,妄想會漸漸減少。

能夠直接修行呼吸念(ānāpānasati 安般念) 的人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修行呼吸念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沒有得到成果,比較有效的辦法是修行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觀察它們為醜陋、不淨。另一個理由是:由於無知的緣故,長久以來我們都一直培育將事物看成美麗與恆常的錯誤見解。當我們修行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及不淨觀時,這些無知的念頭會減少,並且能培育不淨及無常的正確見解。這些見解對培育定力很有幫助。

在培育定力的階段,心裡不應生起任何執著,也不應生起任何憤怒或瞋恨。要得到禪定就必須減輕對自己身體及外在他人身體的執著,然後心才能保持在單一目標而培育定力。另一個理由是:在禪定階段的心是很輕快、很柔軟、很好使用的;觀察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或其中一個部份能幫助心達到那樣的階段。

修行三十二身分時,剛開始必須先背熟三十二個部份的名稱。背熟之後,就在背誦的同時也一組一組地專注觀察這些部份。當心能夠完全專注時,就將心保持專注於單一個或幾個部份。如此,當禪修者能夠將心保持在單一個目標大約三十分鐘時,他的心中會深深地生起不淨觀、四大分別觀3或色遍。這決定於他過去生的修行:如果他過去生中曾經深入地修行不淨觀,這時候他的心會自動地轉向不淨觀;如果他曾經深入地修行四大分別觀,這時候他的心會自動地生起分別四大的智慧;如果他曾經深入地修行色遍,這時候他的心會自動地專注於身體部份的顏色。

修行三十二身分時,如果產生僵硬的現象,就應當只專注於柔軟的部份。當心變得柔軟之後,就可以專注於任何一組、任何單一部份或所有三十二個部份。如果觀察自己的身體部份時心無法安定下來,就應當改換成觀察外在他人的身體部份。當心安定下來之後,再回來觀察自己的身體部份。在修行當中,如果有貪欲的念頭來干擾,就應當更深入地觀察身體與身體部份為不淨、醜陋、骯髒。如果有憤怒或瞋恨的念頭來干擾,最好能觀察身體中柔軟與醜陋的部份,像糞便、胃中的食物、鼻涕等。當我們觀察身體的組成部份時,心會安住在那些部份,並且以光來專注。如果光變得很穩定時,定力就能維持更久,這時應當用光來照見身體部份。當心力更強而且能持續地專注單一個部份時,就應當在定力之光的幫助下更長時間地專注單一個部份。出定之後檢查五個禪支。如果能清楚地檢查到五禪支,就應當練習五自在4,以便熟練初禪。如此禪修者想住在此禪定中多久就能住定多少,並且能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姿勢入定。如果任何人透過修行身體部份而得到禪定,這種禪定比其他種禪定更強,而且比其他種業處5更容易熟練,因為觀照三十二身分的智慧能夠避免執著生起。

事實上,我們的心喜歡趨向它自己的目標,並且在那些目標中尋找快樂。然而,由於無知的緣故,它不能找到快樂。有智慧的心會選取正確的目標,然後一再地訓練安住於那些目標。經過很辛苦的努力之後,心能夠保持在那些目標而得到禪定,那時才能得到沒有無知的快樂。佛陀在這首偈頌中解釋有智慧的人能控制心、了解心及看顧心,不使心趨向惡的境界,而使心培育善法。如此的心能帶來安樂。

古時候斯里蘭卡有一位比丘,名叫提舍 (Tissa)。他修行身體的不淨觀而得到禪定。後來他深深地專注骨頭為「骨、骨」(aṭṭhi, aṭṭhi)。他能夠善巧地馴服自己的心,在吃飯、走路等一切動作中都能專注。有一天,在他去托缽的路上,一個年輕女人走過來,看見這位比丘,而對這位比丘生起愛欲的心。她對比丘發出笑聲,並且展露自己的臉給比丘看。那時,這位比丘正在修行白骨觀。當他看到那個女人的牙齒時,他專注的心能透視那個女人而見到她全身的骨頭。他的心愈來愈深入地觀照,就以那站立的姿勢,經由層層的觀智而證得所有道果。

因此,各位尊者,修行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對我們的出家生活很有幫助。如果我們每天至少練習十到十五分鐘,我們的禪修就會慢慢進步。

以我們修行的力量,以此佛法的力量,願我們都能迅速地證得禪那與道果。

祝大家健康、快樂。
(2001.12.09 講於斯里蘭卡.龍樹林僧寺)

【註解】
1.沙門的義務 (samaṇa-dhamma;沙門法):修行戒、定、慧三學,以期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時即完成了沙門的義務。

2.色遍(vaṇṇa-kasiṇa):專注於顏色以培育定力的修行法門;通常用的顏色有四種:棕色(青色;深色)、黃色、紅色與白色;這些是十遍當中的四種。十遍中的另外六種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遍:將目標擴大到遍一切處的十種止禪法門。)

3.四大分別觀(catumahābhūtakammaṭṭhāna):或稱為「四界分別觀」(catudhātuvavatthāna-kammaṭṭhāna);分辨四大的個別相狀(特相)以培育定力與智慧的修行法門。(四大即四界:地、水、火、風;乃是物質的基本構成元素。)

4.五自在 (pañcavasitā):精通禪那的五種方式:一、轉向自在:能夠輕易及迅速地將心轉向尋、伺等禪支的能力;二、入定自在:能夠隨心所欲、輕易及迅速地進禪那的能力;三、住定自在:能夠依自己所決定的時間而住在定中多久的能力;四、出定自在:能夠輕易及迅速地從禪定中出來的能力;五、省察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省察剛才所入禪那的能力。

5.業處 (kammaṭṭhāna):字義為:工作處所。用來指修行法門,如呼吸念、不淨觀等。有時也用來指禪修時專注的目標,如呼吸、身體的不淨等。

/聖喜尊者 講 德雄比丘 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