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心念是煩惱的來源,如何將之變成修行的增上緣?


圖:網上圖片

一片菩提葉,你看到的是藝術品、是生命的表徵、或是體會禪的機緣?

早前讀到鎌田茂雄寫下:「只要能夠不惦記前念,不對後念戰戰兢兢,只要能夠持續處理眼前發生的事情,自然可以漸漸達到無念無想的境界。」

心念或意念和煩惱的關係

人經常在有感受、思考、判斷的狀態之中。李白有首詩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詩人以水喻煩惱,說出煩惱是人生的必然感受,如強行斷煩惱,將更添煩惱。煩惱伴隨著生命中,亦是一種生活常態。

「徇欲是苦,絕欲亦是苦。」《菜根譚》亦說明如切斷物欲亦是件苦事,就算長居山林,或坐擁豪宅,苦也隨心而起。

為甚麼呢?因為苦的感受不在外境,它已是累世積習埋伏在我們的自心。如能在修行中處理它,我們便有機會步入解脫門了。

心念的流動性

現在我們說到心念或意念的這個「念」,和修行法門的「念」,是不同的。後者的「念」(梵語:smṛti)是一種心理狀態。平日我們不大留意到自己流竄或安穩的思想,如將思想固定在某一個對象,專注的觀察它,稱之為念。佛陀教導我們四種能建立持續及穩固覺知的方法:觀察「身」、「受」、「心」「法」四個對象,稱為四念住。此外還有「六隨念」、「十隨念」等法門。前者的「念」,是流竄、不穩定的。

鎌田茂雄強調心念的流動性及不能掌控的事實,唯識則以瀑流來描繪眾生的心意識。

問題是人我的心念不會因切割就消除,無論身在山林原野或大都會,心念這個東西仍持續在運動。人生種種事相、抉擇等,與心念息息相關,無法脫離。

然而,我人多是被心念的流動形態所束縛,把心念作為行動的指標,於是展現於生活行為是:追逐物欲、追逐思維、感覺等,要割裂對物欲及思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長居山野,事實上也不容易無念及無想。

誰沒有煩惱 ? 既然煩惱是隨著我們的際遇(外境)而被我人感知,我們將如何面對?

在《六祖壇經》惠能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大意是,著是執著不放,不放開面對的環境,以及因境而產生的好或壞、或有或無等等的感受,那就是煩惱了。如果念頭一轉,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是非判斷及感受等,這就是智慧了。

煩惱是解脫的緣

體會人的思維及情緒是伴隨著生命的境遇而生起,時若小溪婉順而流,時而似大江大河滾湧而起!無論情境如何呈現,明白煩惱從何而來,運用「煩惱即菩提」的智慧,把煩惱變成修行的增上緣 !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99%b3%e6%83%a0%e8%8a%ac/" title="Posts by 陳惠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惠芬</a>

資深社工,哲學系碩士,讀書會及禪藝帶領人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