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量壽經》的「五惡說」「三輩往生」 及《往生論》的「五念門」 來看今日眾生淨土的修行

迴向李少慧師兄上生極樂淨土,早證無生法忍,將來再來娑婆,度化眾生

認識少慧師兄於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第二屆漢文佛典課程」中,在這四年因為班中要舉行某些班務活動,故有很多機會與她接觸。她與我亦師亦友,由於她的學習成績相當突出,對於當時還在模索階段的我,一直都是我學習和請教的對象,私底下她亦會和我分享她的人生經歷,所以我對她的印象特別深刻。加上在佛教法相學會和真言宗女居士林合辦的「佛經選要講座」中,少慧還是我組「菩薩行」的組長,她非常細緻和耐心地指導著我們幾位組員如何組織和講解經文內容,並給予不少的寶貴意見。

由少慧患病到離世前,我和她仍有聯絡,在經歷過手術、電療、化療等治療後,她的病症曾經好轉一段時間。但不久,癌病復發而且癌細胞擴散至全身,這次她勇敢地選擇放棄作任何電療、化療和開刀手術,只用止痛藥來陪她過著餘下的「正常生活」。令人敬佩的是,重病中的她不但發菩提心,起出離意,並至深、至誠地發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於是便開始了一段非凡的念佛經歷。幸運地,在她最後彌留的早上,我有機會親自送她最後一程,見到她最真實和最堅毅的一面。她不單止有智慧,而且還能克服病苦,落實修行,在她人生最後的兩年中,為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當見到她最後躺卧在病牀上那安祥和全身柔軟的軀體,我深切體會,她真的做到「瀟灑走一回」了!

為了紀念與少慧菩薩師兄的相遇和身教,現送上我的碩士畢業論文,和大家分享我們可以如何瀟灑地面對生死,以及若欲求往生西方淨土可以如何選擇修行路向和實踐方法,文章雖然有點長,還請大家耐心閱讀。在此也特別感恩我所有的老師、同修和善知識等多年來的悉心教導,並以此功德迴向李少慧師兄上生極樂淨土,早證無生法忍,將來再來娑婆世界,度化眾生,亦願我們等都能發心求生淨土,瀟灑走一回!

一、前

佛在《無量壽經》[1] 特別愍念於五惡、五痛、五燒中,最為劇苦的五濁惡世[2]末法眾生,以大慈悲宣說淨土修行法,為令眾生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令持五善,究竟修行,於當來能獲福、得長壽及證涅槃。重要的是,佛於此經中為眾生大力闡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及無量壽清淨莊嚴國土,微妙安樂,並多次叮囑眾生應努力自求之,往生安樂國。

另一方面,大乘唯識宗世親菩薩更為此經著論,名《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亦名《往生論》[3],是印度唯一的淨土論書,論中稱讚彌陀淨土之功德莊嚴,表達自己欲求往生之意願,又依經的文義,提出修習「五念門」,即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能生安樂國,隨順此五門,自利利他,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古以來,此論更與《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合成中國淨土宗之「三經一論」。本文主要以《無量壽經》、《往生論》作為依據,以念佛思想為主要方向,探討有二:一、末法眾生的心靈狀況;二、淨土念佛法門如何令他們進行心的改革。

二、《無量壽經》中的「五惡說」及「三輩往生」

《無量壽經》是淨土宗三經之一,介紹法藏比丘在因地所發諸大願,以及描述阿彌陀佛國土的莊嚴清淨,經中同時亦以「五惡說」帶出對末法時五濁惡世眾生身口意三惡業的描述,以及提出「三輩往生」的所須條件,目的是勸導眾生發往生大願,現逐一引述。

a. 五惡說

在此經中,佛說末法[4]眾生有五種惡:

初惡殘害殺戮

第一種惡是殺生,眾生互相殘害殺戮,強者欺伏弱少,互相剋賊,不修善法,惡逆無道。故受罰無窮,命終後轉生三惡道,受無量痛苦憂惱,即使得以轉生,壽命亦依惡業,或長或短,受殺報復無有停止,展轉受報無有出期,如在火宅中。此為一惡所引一痛、一燒。[5]

二惡詐騙盜財

第二惡指眾生勤行不義,不順法度,奢婬憍慢放縱,任心無度自恣起貪欲,互相欺騙誑惑。心口不一,語話不實,對上不忠、巧言諛媚,嫉妒賢人,陷其怨枉。主上不善用人,臣下機心虛偽,在位者不稱其職,妄損忠良。又眾生互相欺騙誑惑,各懷貪、瞋、癡,多欲厚己,上下俱同。與人共事,更互相剝害,忿恨結怨,自心愚鈍少有智慧,見有善者起憎謗,欲為惡妄作非法事,常懷盜心,希望得到他人利益,不義之財消散磨盡,又向他人求索,心邪不正。死入惡道,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由於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如在火宅。此由二惡所引二痛、二燒。[6]

三惡貪淫好色

第三惡說不善之人常懷邪惡,縱慾放蕩,煩悶滿貫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起貪邪視女人等色,邪態外逸,對自妻起厭憎,費損家財做非法事,興師互相攻伐,攻劫殺戮,強奪不義,盡情享樂。不分尊卑,不畏王令,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受報無有出期,如在火宅中。此由三惡所引三痛、三燒。[7]

四惡妄語憍慢

第四惡中,眾生不念修善,互相教導共為種種惡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誹謗,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對朋友無信無實。自以為有道,以威勢侵人,不能自知,為惡無有差恥。不畏天地明神,難可降化。無所憂懼,常懷憍慢,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受報無有出期,如在火宅中。此由四惡所引四痛、四燒。[8]

五惡耽酒蕩逸

第五惡指眾生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業,家室眷屬飢寒困苦。對父母教誨,瞋心怒目回應。向父母索取資財沒有節制,負恩違義,無報償心。貧窮困乏,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飲食無度,盡心蕩逸、不識人情,強欲抑制。見人行善起憎嫉惡,無義無禮。不存父母師友恩義,身口意皆惡。不信佛法、因果、輪迴。欲殺真修行人,鬪亂眾僧,欲害父母兄弟等眷屬。愚癡曚昧,不知生死趣向。不仁不順,逆惡天地,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受報無有出期,如在火宅中。如此由五惡所引五痛、五燒。[9]

以上所說皆為佛在經中所描述,末法時五濁惡世眾生身口意三業行五惡的真實狀況,也正是我們現今所處的世界氛圍,無論是在親屬朋友、或自與他之間相處,或在工作、社會上、國與國之間等環境,貪圖六欲,追逐六塵,或行一或二或五等惡,觸目皆是,可能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身心飽受如此劇苦煎熬,苦不堪言,又眾生因無明,不知何因何緣造成此等大痛苦。幸而,佛亦在經中教導,處於三界火宅的眾生,即使在如此困苦之中,若能「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一致」[10],改造身等三業,因一切行為皆以意業為主,故佛在《無量壽經》中教眾生「心口不變,只造眾善,不造眾惡」[11],應當控制我們的心念向善,及徹底地改變我們的行為,而且行為亦影響心念,互相影響,於是身等三業由惡變善,心便慢慢亦由染變淨,我們便可由此度脫得福德,亦能度世間眾生,及得上天泥洹之道。 

以下再說經中所示欲離開此濁惡世間,求生彌陀清淨佛國土的三輩往生必備條件。

b. 三輩往生

淨土思想的重點,除了是理想圓滿的淨土環境,更著重淨土眾生的德行與進修,故《無量壽經》中提出了三輩往生所須條件。三者有何不同?

首先,凡至心發願欲求生西方淨土者,無論是哪一輩的往生,必須是要發無上菩提心。下輩往生的人,假使不做諸功德,但仍必須要一心專意,若能做到十念,念阿彌陀佛,則可以成就下輩往生條件。如果聽聞淨土法門的深義,能樂於歡喜信受而無疑惑,即使以一念,念阿彌陀佛,以至真誠心求生西方淨土,則臨終時,便如夢中見阿彌陀佛化身來迎接,得生西方淨土。中輩往生條件,若眾生能更積極,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還能修習或多或少的善業,如自身持齋守戒,對三寶起塔造像、供養沙門、懸繒燃燈、散華燒香等功德事,以這些善根迴向求生淨土,則此人臨命終時,如真佛一樣的阿彌陀佛顯現光明相好的化身,與其眷屬示現在此人前,此人便能即隨化佛生淨土。而上輩往生的人,更精進勇猛,不只能捨家棄愛,出家作沙門,更積極地廣修自利利他等諸功德事,且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此類眾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其眷屬示現其人前,此人即隨佛往生其國,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即住不退轉位,且智慧勇猛,並能自在運用神通變化。[12]

綜合以上可知,以往生淨土最低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甚或乃至一念,念無量壽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願生阿彌陀佛國。即以此念佛因緣,求生淨土。由此身口意三業皆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而不作其他雜念,並以此專念藉佛的名號、本願等功德力而生起諸善根。

以下試從印度佛學到中國佛學的「念佛思想的發展過程」,來探討世親菩薩《往生論》的念佛法門。

三、《往生論》的「五念門」

a. 《往生論》與《往生論註》的念佛法門

1)《往生論》的念佛法門

《往生論》作者為世親菩薩,從說一切有部出家,妙解小乘,後轉皈大乘,是唯識宗始祖,著作甚豐,有千部論主美譽。要明白其《往生論》中的五種念佛法門,即五念門,必先從印度佛教的念佛思想來談。

在印度原始佛教時,念佛法早在《阿含經》「六隨念」的「佛隨念」出現。六隨念法,即念:佛、法、僧、戒、捨、天。[13]念是憶念,明記不忘,為修習定慧所須。佛隨念是以觀想或思惟佛功德。[14]佛滅後,因弟子對佛的永恆憶念,故念佛法特別發達,故此時已開始修念佛法。至部派時,聲聞瑜伽師開始有觀想念佛,從羅什譯《思惟略要法》[15]中,述說大乘禪觀之大要,提出觀佛三昧法[16]、生身觀法[17]、法身觀法[18]、十方諸佛觀法[19]、觀無量壽佛法[20]、諸法實相觀法[21]等十種之觀法,故此時已有觀想念佛法。

而初期大乘時,般舟三昧成為念佛觀典範。由念十方佛成就三昧,見十方諸佛[22]。能聞佛說法解疑,見佛後由定起慧觀,觀諸法無生而現證般若,契入實相。念佛法有念佛的:名號、相好、十八不共法等等無量不可思議諸功德[23]。故念佛三昧是般舟三昧[24]的前方便,若無之前的名號、觀相、法身觀等加行,要定中見十方佛是不易的,何況欲契入般若空慧。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提及念佛有難行道及易行道,說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25]。但龍樹論意是只為了建立怯弱者的信心,使其引生慈悲心,進而修布施至般若等六度法門[26]。又同論卷十二中,龍樹依《般舟三昧經》而說有四種念佛法:一、念佛德號;二、念佛生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念佛法身(四十不共法);四、念佛實相[27]。此四法是一種念佛次第,層層升進,到了念佛實相,實際上是般若中道的佛無所來,我亦無所去的實相觀。

到瑜伽行派,此派一直以來十分著重止觀修持,其所依的《解深密經》便提出「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又「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28],故知唯識思想與念佛是息息相關的,經中提出止觀所行皆不離識。由此可推斷,世親菩薩《往生論》所提出五念門修法,是以唯識所現的止觀修持法門。

2) 《往生論註》的念佛法門

淨土法門在中國佛教有重要地位,其思想及修持長期影響中國佛教的流播。淨土法廣攝群機,利鈍全收。初祖廬山慧遠,結白蓮社與徒眾精修念佛三昧,著稱於世影響遠及於後代。慧遠大師依念佛三昧見佛,以期生西。他主張的淨土法門,依龍樹《十住毘婆沙論》時所提出持名、觀佛色身、觀佛法身及實相念佛四種念佛修持中,以實相念佛為歸趣,與《般舟三昧經》的念佛法門互相呼應。[29]又當時《觀無量壽經》等尚未譯傳,故其念佛思想實是基於《般舟三昧經》[30]

而與《十住毗婆沙論》、《往生論》有密切關係的是北魏曇鸞大師,他是北方四論師,其所修仍是念佛三昧[31]。曇鸞主張的念佛法門,確有卓然獨立之處,不但繼承龍樹二道說—難行道與易行道,但又別有創新,以「二道二力」說,極力倡導西方淨土要義是仰仗他力為主,提倡彌陀本願功德說,著作甚多,重要有《往生論註》[32],是疏釋世親《往生論》,以「五念門」為念佛往生法來作為修行淨土法門的寶典。在《註》中,曇鸞已融合龍樹《十住毘婆沙論》的思想,宣揚淨土為易行道[33]。重要的是,在曇鸞發揮世親「五念門」的觀點時,此舉明確地影響了往後淨土宗的念佛方向,如道綽、善導等大師也大力提倡稱名念佛。

由此可知,中國淨土宗最初之念佛思想,是沿自印度的念佛觀,由慧遠念佛三昧及至後期善導等的稱名念佛。而在念佛思想發展過程中,由曇鸞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把觀想、實相等念佛法轉以稱名念佛。此外,因曇鸞是四論師,故其在《論註》中就有深邃的般若中觀思想,所以亦有學者們指出曇鸞為世親以唯識觀行為主的五念門作註解,從某些地方來看,其在理解上似乎不太符合世親的原意,但由於此已離開我們的討論範圍,唯有留待日後再談。

以下介紹《往生論》的五種念佛法門。

b. 「五念門」

世親《往生論》中提倡「五念門」: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嚴。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34]

「五念門」的架構,前一是身業,第二是口業,後三屬意業。在意業中,第三與第五都是「作願」,前者是於止中發願往生淨土,後者是發願迴向不捨眾生,第四門則是以定中智慧觀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世親在偈頌的開首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35]。表達了他願往生的意願,而偈頌部分合共三次提到願生安樂國,在長行中也說明造此偈頌的目的是願生安樂國。可知世親確對西方淨土生起堅固信願和有往生淨土的意向。

如前所論,世親菩薩是大乘瑜伽唯識宗祖師,其主張的念佛法是與唯識宗的瑜伽義相應。於禮拜門中,收攝心念,集中精神,以身恭敬禮拜阿彌陀佛。從讚歎門來看,口業稱讚如來名號,心生嚮往並讚歎阿彌陀佛十二種光明智慧德相。前二門是為了後二門修定的前行作準備。在第三作願門中,為欲與如實修行的止相應,要常發願,心無旁騖,一心只想往生安樂國土,奢摩他即止,心須繫心一處,專心安住於三昧中而作願祈求。在觀察門中,毗婆舍那即觀,為欲如實修行的觀相應,須以正念智慧廣為觀察(想)彼安樂佛國國土有十七種莊嚴功德、阿彌陀佛有八種莊嚴功德及彼國菩薩有四種莊嚴功德之義。此門與前作願門齊起,成止觀雙運,以此二門如實修行,觀佛國土、佛、菩薩三義功德成就,令行者願心莊嚴,略為一「清淨句」,此句含攝器世間清淨及眾生世間清淨,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清淨義,而此義是由「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總攝。[36]。此觀察門重點在於:

i) 行者於娑婆世界所觀淨土的依正二報,都是依釋迦佛在經中所說,修此觀法能得如是真實功德利益,且根據彌陀本願,決定得生西方淨土,見佛受一切莊嚴法樂。

ii) 修觀的目的是「觀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土故」。行者願生彼國,以願生即可往生,又因所觀佛國土是「第一義諦妙境界」[37],故能見佛悟無生,究竟必至阿惟越致。

iii) 行者所觀是以唯識觀行來實踐,所行者一切皆攝真實智慧,並以無為法身為本質。

最後在迴向門中,以大乘菩薩不捨一切苦惱眾生,以前四門所修功德,迴向普施一切眾生,發願迴向共生安樂淨土。而在論的後半段,世親更對此迴向門作出詳盡的解釋。[38]菩薩透過前四門的漸次修行,身口意三業清淨,得柔軟心以及如實知廣略諸法止觀行的智慧,後以此柔軟心和如實智成就智慧、慈悲及巧方便迴向。由此巧方便迴向成就故,能攝取般若,由般若攝取方便,能遠離貪著自身的我心、無安眾生心、供養恭敬自身心等與菩提門相違的障,從而令心無障,而得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和樂清淨心,隨意自在,成就妙樂勝真心,最後由此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隨意自在,能生清淨佛國土,乃至成佛。如下圖:[39]

總括以上來說,世親最初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由信而入,再以止觀為基礎,實踐五念門法,首一門是身業禮拜。第二門是口業讚歎,下三門是與意業有關,分作願、觀察和迴向。前四門都與瑜伽義作準備和相應,作如實修行,後一門是迴向利他顯大悲心。又五念門中,其觀想門的偈頌篇幅,在全部偈頌中佔了九成,顯示其觀想念佛法門是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正如前所說,世親不只說明如何實踐念佛求生淨土,而且更明確地指出,能令菩薩現身能於生清淨佛國土的,就是以止觀法修行五念門所得的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乃至勝真心,也是世親對於現世修習淨土法門,能夠得到往生成就的說明,亦能速得無上正等菩提正覺。世親在「五念門」中,雖以觀想門的發揮最大,但其念佛法門,其實不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乃至龍樹等所提出的念佛法門而有所發展。

那麼末法眾生如何依念佛法門,令自己得生彌陀淨土?以下分析如何依五念門能清淨五惡,成就三輩往生。

四、依五念門修行成就三輩往生

a. 從《無量壽經》的「五惡說」及「三輩往生」來看往生淨土條件

如前所說,末法眾生身口意三業行惡,苦痛無量。然而,淨土法門著重改變眾生的身等三業轉惡成善,故佛大慈大悲在《無量壽經》中特別為末法眾生說「三輩往生」,勸導眾生欲要離苦得生淨土,就要至少具備以下念佛法的任何一項要求。

根機猛利者,能棄欲出家,發菩提心,精進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廣修種種功德,發願生彼國,是上輩往生法。至於根機稍利的,雖不能出家大修功德,亦須發菩提心,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及修種種功德,起塔造像,供養三寶,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極樂國[40],是中輩往生法。那些根機稍遜的,煩惱熾盛,修定心不易,假使不能造諸功德,亦應當發菩提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名號,求生極樂國。此外,行者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即使以一念,念阿彌陀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時,夢見無量壽佛,亦得往生,是下輩往生法。 

上二輩往生者以其所作諸功德生起善根,令心易定,念佛較下輩往生者易於成就,而下輩者不修諸功德,故煩惱盛、散心多,專心念佛較上二輩困難,故須勤發菩提心和出離意。對於末法眾生來說,或許符合下輩條件者多,中輩者少,上輩者更少。但不論哪一輩的淨土行者,皆須發菩提心,一向專意念阿彌陀佛。

b. 依「五念門」修行方式來成就往生淨土

由《往生論》開首「我一心歸命」的偈頌來看,點明了修淨土法必須以專心一志歸信世尊,以信為要,發菩提心求生淨土。依印順認為,實相念佛為上輩往生條件,須根器極利者方可成就。對於末法眾生來說,其心粗而散亂,要觀想確是不易成就,故以持名念佛為對機。但即使修觀想念佛,如有妥善方法及專家指導,仍可修持,由淺而深,由小而大,無不成就。[41]

筆者認為凡修「五念門」者,須先發菩提心,對於末法時根機極利的極少眾,當然能速得成就往生及證無上果。而根機稍利的中輩求往生淨土者,透過發菩提心,常行懺悔,精進持戒等做諸功德,堅固地精進修習止觀等行,漸次成就「五念門」,能入出隨意自在,自利利他圓滿具足,成就五種自利利他功德,如此固然不只現世可生淨土,而且還能速得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若屬下輩的那些不修諸功德、煩惱盛、散心多的眾生,也須發菩提心,行「五念門」,多少能漸漸增長信願和積累功德等諸善根,但為令心定,身三業也應常行懺悔、嚴持禁戒,只要其心能專注一境念佛,一心不亂,即得禪定而成就觀行智慧,漸漸成就五念門,能如是亦能見佛往生。至於那些根本不信佛、不信因果、不信淨土法的那些劣根行惡者,當然是無法修念佛法。若要改變,那就要視乎此類眾生能否察覺到現在自身所處的世間四周真實苦況?及對受苦和知苦厭苦的程度有多少?若肯厭苦離苦,則仍可修念佛法,但若仍然執迷不悟,則繼續將受劇苦,流程表分析如下圖:

五、總

歸結以上種種,不論《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或《往生論》的「五念門」,也是以身口意三善業,繫念一心,專心一念皈命世尊,透過信心生起,發菩提心,三輩往生修行者可各依與其根機相應的念佛法,或實相、或觀想、或稱名,或依「五念門」起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等行,如此不離一心專念,念阿彌陀佛,透過收攝身等三業為一念,念念相續,歸於一心,就如佛在《無量壽經》中所說「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一致,心口不變,只造眾善,不造眾惡」,便能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以此殊勝念佛因緣見佛得生淨土,得阿惟越致。無可否認,不論是修「三輩往生」或「五念門」,都是教導我們透過身口意的改造,由惡轉善,唯念阿彌陀佛無別念,就能止息諸惡,亦以此念佛因緣能作諸功德,得生淨土。

由於現代科技先進發達,物質富裕,但我們的自我觀念極強,貪瞋癡等煩惱無疑比過往更加熾盛。心存惡意,口說壞話,身行惡事,道德日漸淪落,起心動念無非是罪,旣損人也不利己,但我們卻早早已經習以為常。在如此情況下,除了現世將受王法刑罰,未來必墮三塗,則苦不堪言。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怎樣判斷自心的染淨,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呢?我們應審視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有否敦倫盡分,君臣、父子、夫婦、朋友、兄弟、上司下屬等,有否奉行應有的道德禮儀,或盡自己的本分職責?更要撫心自問,待人有否以正直、真誠心交往,有沒有曾因利忘義、損人利己,甚或殘害生靈、邪思邪見、放蕩縱欲?或在做人處事中,遇到自己不想做或沒能力做的事時,別人卻可輕易辦到,自心有否曾生起嫉妒憎恨,或說欺凌嘲諷等攻擊說話,甚至用行動障礙對方?又或在個人操守上,曾否偷呃拐騙、弄虛作假?甚或不信佛法、因果輪迴等等……以上只是略舉經中所說五惡說中的一些例子,若一旦發現自己曾做過五惡中的任何一項或以上,就要反思自己到底是經常做?還是偶然做過?那類惡做得較多、較密?由此便可認識自心現正處於哪一種心靈質素和預計自己未來的生命趣向。

透過以上的反思,便會察覺我們自身就正正處於末法濁惡世間的真實苦況中。那麼如何才可離苦得樂呢?我們應以清淨信,發菩提心,起出離意,透過懺悔等法捨惡行善,如實地選擇適合自己根機的念佛方法,實踐自利利他的大乘淨土菩薩行,至深至誠求生極樂世界。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明白,眾生在自他的共業和別業互相牽引下,修行環境的確是非常困苦惡劣,不管我們是屬於那種根器,要依法修行的確不易,唯幸佛陀早已於《無量壽經》對我們此類眾生作出應時應機的勸修開示。若欲出離如此痛苦的困局,我們就必須要認真地透過深切反思,至心信受念佛法門,專精修學,如教奉行。

參考書目:

網上大正藏文獻: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支謙譯。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留志譯。

《大乘無量莊嚴經》,趙宋法賢譯。

《觀無量壽佛經》,劉宋畺良耶舍譯。

《阿彌陀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玄奘譯。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印度世親菩薩著,北魏菩提流支譯。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曇鸞註解

《略論安樂淨土義》,曇鸞撰

《往生禮讚偈(一卷) 》,沙門善導集記

《十住毗婆沙論》第五卷易行品,龍樹造,鳩摩羅什譯。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玄奘法師譯。

《佛光電子大藏經2018》,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發行

網上書目及文章:

《往生淨土論講記》,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一冊。

《淨土與禪》,印順導師,印順文教基金會,1998。

《念佛的方法》,聖嚴法師。

《出離與歸返》,潘朝陽著,地理研究叢書第廿六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印行,中華民國九十年(2005年)。

《佛教走向土地倫理:「人間淨土」的省思》,林朝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五期,2005年12月頁59-90。

《淨土探究》,大寂法師著。

《無量壽經》之彌陀淨土思想及其弘傳,高幸里撰,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一O三年一月。

《道綽〈安樂集〉念佛法門的研究》,釋修優,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3年8月7日。

《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釋見杭撰,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4年1月。

《中國初期彌陀淨土信仰的開展》,釋傳徹著,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民國 94年1月。

《十住毘婆沙論》講義(上),釋厚觀編,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2018 年 6 月初版。

《大智度論》之淨土思想,釋祖仁,福嚴學生文集。

《大乘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釋如石,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

《淨土今說》,張澄基著。

參考書本:

《彌勒淨土與菩薩行研究》,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宗史論》,張曼濤主編,淨土宗史與宗師,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宗槪論》,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典籍研究》,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思想論集》,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思想論集(二) 》,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中日佛教關係研究》,張曼濤主編,大乘文化出版。

《淨土三經說》,李葛夫編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漢文佛典」證書課程,淨土三經選講義,2010-2014年度。

《中國佛教史》,李葛夫編著,香港佛法中心與凱拉尼亞大學合辦,文學碩士(佛學)課程,中國佛教史課程講義,香港佛法中心與凱拉尼亞大學,2017年度。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五念門之修習,張翠蘭編著,志蓮夜書院,2016-2017學年度(下學期)。

延伸閱讀:

帶業往生與不退轉

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是否須發菩提心?


[1]《無量壽經》二卷,晉竺法護譯,傳為曹魏康僧鎧譯,是漢譯四十八願本,為淨土三經一論中的其中一經,(大正12, no360)。

[2]《菩薩地持經》卷七〈十七菩提品〉:「所謂五濁:一曰命濁,二曰眾生濁,三曰煩惱濁,四曰見濁,五曰劫濁。謂今世短壽人極壽百歲,是名命濁。若諸眾生不識父母,不識沙門婆羅門及宗族尊長,不修義理,不作所作,不畏今世後世惡業果報,不修慧施,不作功德,不修齋法,不持禁戒,是名眾生濁。若此眾生增非法貪,刀劍布施,器仗布施,諍訟鬪亂,諂誑妄語,攝受邪法,及餘惡不善法生,是名煩惱濁。若於今世,法壞法沒,像法漸起邪法轉生,是名見濁。若飢饉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濁。」(大正30, 928c21-929a3)

[3]以下本文將全部採用此《往生論》名稱。(大正26, no1524)。

[4]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教、行、證三名為正法。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大正45, 344b3-5)。

[5] 《佛說無量壽經》卷二:「其一惡者,諸天、人民、蠕動之類。欲為眾惡莫不皆然。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惡逆無道,後受殃罰自然趣向⋯⋯故有貧窮、下賤、乞匃、孤獨、聾盲、瘖啞、愚癡、憋惡,至有尫狂不逮之屬。⋯⋯世有常道、王法、牢獄不肯畏慎,為惡入罪受其殃罰,求望解脫難得免出。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後世尤深尤劇,入其幽冥轉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極刑,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轉貿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壽命或長或短,魂神精識自然趣之。⋯⋯殃惡未盡不得相離,展轉其中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善惡之道會當歸之。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勤苦如是。」(大正12, 275c27- 276a15)

[6] 《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佛言:「其二惡者,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婦——都無義理,不順法度。奢婬憍縱,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心口各異、言念無實、佞諂不忠、巧言諛媚、嫉賢謗善,陷入怨枉。⋯⋯臣欺其君、子欺其父,兄弟、夫婦、中外知識更相欺誑,各懷貪欲、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尊卑、上下心俱同然。⋯⋯更相剝害,忿成怨結。⋯⋯世間人民心愚少智,見善憎謗不思慕及,但欲為惡妄作非法,常懷盜心悕望他利,消散磨盡而復求索。邪心不正,懼人有色,不豫思計,事至乃悔。⋯⋯因其前世不信道德、不修善本,今復為惡⋯⋯壽終神逝下入惡道,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二大惡、二痛、二燒,勤苦如是。」(大正12, 276a19-b14)

[7] 《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佛言:「其三惡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下有貧窮廝賤、尫劣愚夫,中有不善之人常懷邪惡,但念婬妷,煩滿胸中,愛欲交亂坐起不安,貪意守惜但欲唐得。眄睞細色邪態外逸,自妻厭憎私妄出入,費損家財事為非法,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攻劫殺戮強奪不道。⋯⋯盜竊趣得欲擊成事,恐勢迫脅歸給妻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或於親屬不避尊卑,家室中外患而苦之,亦復不畏王法禁令。⋯⋯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三大惡、三痛、三燒,勤苦如是。」(大正12, 276b18-c3)

[8] 《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讒賊、鬪亂,憎嫉善人、敗壞賢明,於傍快喜。不孝二親、輕慢師長⋯⋯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不能自知,為惡無恥,⋯⋯不肯作善,難可降化。⋯⋯無所憂懼,常懷憍慢。⋯⋯壽命終盡諸惡所歸,自然迫促共趣奪之。⋯⋯罪報自然無從捨離。⋯⋯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四大惡、四痛、四燒,勤苦如是。」(大正12, 276c8-26)。

[9]《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佛言:「其五惡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惰,不肯作善、治身修業,家室眷屬飢寒困苦。父母教誨瞋目怒譍⋯⋯取與無節,眾共患厭,負恩違義,無有報償之心。貧窮困乏不能復得,辜較縱奪放恣遊散,串數唐得用自賑給。耽酒嗜美、飲食無度,肆心蕩逸⋯⋯見人有善憎嫉惡之,無義、無禮,⋯⋯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曾無一善。不信先聖諸佛經法、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後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為惡得惡。欲殺真人,鬪亂眾僧,欲害父母、兄弟、眷屬,六親憎惡願令其死。⋯⋯愚癡曚昧而自以智慧⋯⋯不仁、不順,逆惡天地,而於其中悕望僥倖⋯⋯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教語開示,信用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展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為五大惡、五痛、五燒,勤苦如是。」(大正12, 277a1-b4)。

[10]大正12, 276a15-18。

[11]大正12, 276a15-18。

[12]《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大正12, 272b15-c10)

[13]《雜阿含經》卷二十:「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堪為世間無上福田。念戒功德,自持正戒⋯⋯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念天功德,念四王天⋯⋯如是覺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大正02, 145b11-c2)

[15]大正15, 297c17

[16]《思惟略要法》卷一:「觀佛三昧法:佛為法王,能令人得種種善法,是故習禪之人先當念佛。念佛者,令無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禪定。⋯⋯先從肉髻、眉間白毫⋯⋯如是相相諦取,還於靜處閉目思惟,繫心在像不令他念⋯⋯然後進觀生身便得見之,如對面無異也。⋯⋯如是種種鞭心,令心得住。心住相者,坐臥行步常得見佛,然後更進生身、法身。得初觀已,展轉則易。」(大正15, 299a3-28)

[17]《思惟略要法》卷一:「生身觀法:生身觀者,既已觀像,心想成就,撿意入定,即便得見⋯⋯繫念在緣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見佛,舉身快樂樂徹骨髓。⋯⋯」(大正15, 299a29-b8)

[18]思惟略要法》卷一:「法身觀法:⋯⋯如人先念金瓶,後觀瓶內摩尼寶珠,所以尊妙神智無比,無遠無近無難無易,無限世界悉如目前⋯⋯常當專念不令心散,心念餘緣攝之令還。⋯」(大正15, 299b9-c18)

[19]《思惟略要法》卷一:「十方諸佛觀法:念十方諸佛者,坐觀東方廓然明淨⋯⋯唯見一佛結跏趺坐舉手說法。心眼觀察,光明相好畫然了了⋯⋯如是見者,更增十佛,既見之後復增百千⋯⋯但見諸佛光光相接。⋯⋯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勸請,漸自得見⋯⋯是則名為觀十方諸佛也。」(大正15, 299c3-18)

[20]《思惟略要法》卷一:「觀無量壽佛法:觀無量壽佛者,有二種人。鈍根者,先當教令心眼觀察額上一寸,除却皮肉但見赤骨。繫念在緣不令他念,心若餘緣攝之令還。得如是見者,當復教令變此赤骨辟方一寸令白如珂。⋯⋯當從身中放此白光,乃於光中觀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其身姝大光明亦妙,西向端坐相相諦取,然後總觀其身⋯⋯若利根者,但當先作明想⋯⋯行者若欲生於無量壽佛國者,當作如是觀無量壽佛也。」(大正15, 299c19- 300a10)

[21]《思惟略要法》卷一:「諸法實相觀法:諸法實相觀者,當知諸法從因緣生,因緣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畢竟空相,但有假名無有實者。⋯⋯得實相者觀之,如鏡中像,但誑人眼,其實不生亦無有滅⋯⋯深靜實相不生邪者,即便可得無生法忍。⋯⋯心想住者,心得柔軟,見有種種色光從身而出,是名諸法實相觀也。欲生無量壽佛國者,應當如是上觀無量壽佛⋯⋯又當觀於世間如夢如幻皆無實者,但以顛倒虛妄之法,橫起煩惱受諸罪報。⋯⋯又觀諸法畢竟空相,而於眾生常興大悲,所有善本盡以迴向,願生無量壽佛國,便得往生。」(大正15, 300a11-b23)

[22]《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序品〉:「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心不動搖,是名菩薩位。」(大正25, 262a20-23)

[23]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序品〉「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八背捨義第三十四」:「如是名號,應當作是念佛。⋯⋯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故視之無厭。見佛身者忘世五欲萬事不憶。⋯⋯復次佛持戒具足⋯⋯復次佛定眾具足⋯⋯復次佛慧眾具足⋯⋯復次念佛解脫眾具足⋯⋯復次念佛解脫知見眾具足。⋯⋯復次念佛一切智、一切知見、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 (大正25, 215a2-3)

[24]大乘特有的念佛三昧是「般舟三昧」,是指「十方諸佛悉在前立三昧」或「思惟(念)諸佛現前三昧」,是專念現在佛而三昧成就,即時於定中可見現在十方一切佛了了分明。

[25]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除業品〉:「問曰:但憶念阿彌陀等諸佛及念餘菩薩得阿惟越致,更有餘方便耶。答曰。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大正26, 45a19-22)

[26]《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答曰: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何以故?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晝夜精進如救頭燃。⋯⋯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難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大正26, 41a13-b6)

[27]見《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二〈助念佛三昧品〉 (大正26, 86a6)

[28]《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大正16, 698a29-b5)

[29] 參考《淨土三經說》,李葛夫編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漢文佛典」證書課程,淨土三經選講義,2010-2014年度

[30]同上

[31]《略論安樂淨土義》卷一:「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大正47, 3c17-20)

[32]全名為《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註》,又名《往生論註》,以下論文會只採用《往生論註》名稱。

[33]《往生論註》卷一:「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云:菩薩求阿毘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毘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毘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大正40, 826a28-b11)

[34]《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26, 231b11-24)

[35]《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26, 230c17-19)

[36]《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26, 232b22-25)

[37]《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卷一:「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莊嚴十七種功德,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彼無量壽佛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大正26, 232a11-14)

[38]《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卷一:「如是菩薩奢摩他毘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迴向。何者菩薩巧方便迴向?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無染清淨心,不以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應知,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大正26, 232c3- 233a3)

[39]參考《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五念門之修習,補充教材十一,張翠蘭編著,志蓮夜書院,2016-2017學年度(下學期)

[40]《略論安樂淨土義》卷一:「「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大正47, 1c14-18)

[41]印順《往生淨土論講記》(p.370),華雨集第一冊,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