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香港、澳門間佛教交流密切而頻繁。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觀本法師、竺摩法師等佛門龍象,先後弘化港澳,在兩地講學、辦雜誌、興道場,提倡人間佛教理念,影響甚鉅。當中澳門無量壽功德林及香港東蓮覺苑,可謂見證兩地的深厚法誼,為後世津津樂道。如上世紀三十年代東蓮覺苑苑長林楞真居士及主講靄亭法師,邀請竺摩法師至功德林開辦佛學研究班,研講唯識。他更先後在功德林創辦《覺音》月刊及《無盡燈》,兩本雜誌遂成為連接兩岸三地佛教交流的重要橋樑。
縱觀當時社會環境,男尊女卑的性別觀念根深蒂固,兩者的社會地位差天共地。女性往往被視乎男性附庸,缺乏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
至於一般女性在佛教扮演的角色更是可有可無,甚至長期給標籤上擁有「五障」、「五漏」[1]之身。創辦人張壽波(觀本法師俗家姓名,其時法師尚未出家)以提升女子的社會地位為念,於1924年將家庭式的念佛道場改建成女子佛教學院,是為無量壽功德林[2]。澳門功德林在粵港澳三地享負盛名,除了觀本法師敢於開創先河外,更因為他堅持強調眾生平等無一差別的理念。無獨有偶,何東爵士夫人張蓮覺居士(原名張靜蓉)抱著為女子辦學的育才抱負,亦於1935年創辦東蓮覺苑[3]。張蓮覺更在功德林創立初期,大力捐獻,不遺餘力。某程度上可以這樣理解,近代港澳佛教交流的濫觴,建基於對女性應該有權利平等地參與宗教生活這個目標的追尋及探求。
可惜其濫觴亦即其終結,二戰過後,兩地佛教均朝著碎片化的方向進發──香港的佛學社團雖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澳門民眾卻大家抱著佛、道同流的心態接觸信仰,當年種種大規模的交流活動卻已不復見。縱使兩地多次舉辦大型的佛學會議[4],終歸是流於形式主義,且多聯同內地佛教團體共同籌備,會中最後以宣揚意識形態及呼喊口號為主。對於如何重現如當年虛雲大師赴澳講法,萬人爭相皈依的空前盛况,卻似乎未有考慮到。
另一點教人遺憾的是,港澳兩地政府從未就宗教活動作任何官方統計調查。現在一般查閱到關於佛教的各項數字及描述,大多是收集自宗教組織或學者的研究成果,甚至是一些粗略的估算,以至當提及佛教在港澳地區的發展時,只能用上「擁有大批信眾」、「(佛教)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等籠統字眼。[5]至於在澳門,仍有相當一部分的都市佛教活動,是與民間信仰和道教合流。「尊神崇聖」的思想植根人心,大家往往都是神、佛不分,情況遠較香港嚴重。有時甚至是官方自身對於一些基本客觀的陳述亦模稜兩可,未有試圖從定義上作出區分[6]。相較南、藏傳國家對佛教事業發展的高度投入,港澳可謂走在天秤的另一個極端。當民間層面的交流越趨空洞及樣板化,而政府又對宗教事務興趣缺缺,其後果可想而知。
月前機緣巧合下到訪澳門功德林,住持戒晟法師[7]分享,他在接手前,功德林曾沉寂了長達二十年之久。到他當了住持,立即銳意重新發展寺廟,但政府相關部門諸多留難,四處質疑,雙方拉鋸長達十二年。據法師所言,政府人員對佛教的印象還停留在數十年前,彷彿僧人只會做法事,別的甚麼都不懂,甚至有人質問到底他跑來澳門是為了甚麼利益!雖然前路艱難,法師卻慶幸澳門信仰佛教的民眾十分純樸,而且現在年輕人也多了,他們願意學習新事物。總的來說形勢還是良好的。
的確,港澳兩地若能好好利用年輕人對學佛興趣正濃這一優勢,假以時日,佛教發展自會更上一層樓。香港在這方面已有不錯的成績──香港佛教聯合會早在二十年前便推行「弘法使者」獎學金計劃,積極培育年輕一代,希望他們日後能投身服務社會,肩負協助推動弘法事業的使命;東蓮覺苑則於九年前起創辦「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簡稱LCS),每年收錄若干18至35歲的學員,透過課堂分享,讓他們學習以正念和轉念面對逆境,將佛陀的智慧帶進生活。其餘各大道場亦有各自的學佛青年培訓計劃,成果豐碩。至於澳門,除了屬於法鼓山體系的澳門佛教青年中心,及澳門佛教總會下的一些小規模青年組織,在這方面仍尚待開發。戒晟法師觀察到,多數是小朋友陪伴父母來寺廟參拜,主動來求法的年輕人,寥寥可數,至於出家人的數量就更不要提了。
長遠而言,港澳兩地大可聯合資源,籌建正規佛學院,以培養當地僧才為目標,尤其應以吸引青年人為主,主力支持及鼓勵新生代投入宗教事業。現時兩地依賴從內地輸入僧才,在我看來,對解決寺院出家人不足並無任何實際幫助,充其量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內地僧眾來港,完成一場法事,或者完成一個短期課程,最終還是要回到各自的寺廟去。強如虛雲老和尚、竺摩法師,也總不能一生人留在香港或澳門。香港在建設高等院校的佛教課程方面,經驗豐富,絕對可以讓澳門借鏡。只有兩地擁有屬於自己的健全佛教生態,才有意義繼續談論真正的交流。
[1]《中阿含經》卷四七《瞿曇彌經》云:「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帝釋,魔王,大梵天等終無是理。」後世便稱之為五障,指女性身為佛教徒所難以跨越的五種障礙;五漏則見《佛說大乘金剛經論》:「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何名五漏?一漏不能為身主,二漏不能為家主,三漏不能為人主,四漏不能為物主,五漏不能為聖主。是名女人五漏之體。」不過此經並未收在大正藏之內,有的更將之視作疑偽經。姑勿論後者真偽如何,五障、五漏之說確實常被施加於女眾身上作另類的宗教語言暴力。更多關於佛教女性地遭蔑視的論述,請參考古正美,〈佛教與女性歧視〉,《當代》第 11 期(台北:合志文化出版公司,1985),頁 27-35。
[2] 楊開荊《澳門功德林》(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2017),頁12。
[3] 佛門網〈欲入無為海,先乘般若船──東蓮覺苑如何照通古今、繼往開來?〉(2017)
[4] 如2005年的「海峽兩岸及港澳佛教圓桌會議」
[5] 近年香港政府多描述佛教為一擁有約百萬信眾的宗教,如香港旅遊發展局截止2016年11月底最新版的《香港的宗教導覽資料》中,指出「據一位和主要宗教派別有聯繫的當地學者估計, 香港約有 200 萬名道教徒和佛教徒」,但對於佛教在香港發展的情況,則只是輕輕帶過,隨便列出十多家寺廟的名稱而已。詳見: http://partnernet.hktb.com/filemanager/tc/content_510/Hong%20Kong%20Religions%20Tour_tc.pdf
[6] 翻閱去年的《澳門年鑑》,編纂者在〈宗教和風俗〉一節中「佛教」這個子標題之下,也不得不如此寫道:「⋯⋯值得指出的是,澳門不少居民心目中的佛教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當中還可能包含儒、道及中國民間其他的傳統習俗信仰。媽祖閣、普濟禪院和蓮峰廟等廟宇的興建和歷代的修葺,建成後一直香火鼎盛,歷久不衰,就是最好的說明⋯⋯澳門有廟宇 40 多座,數十間土地廟和神舍,在大大小小的廟宇中,以供奉觀音、天后和關帝居多。」媽祖閣、蓮峰廟是澳門信仰交錯的最佳寫照;而菩提禪院、功德林、藥王禪院等正統佛寺,則隻字不提。見: http://yearbook.gcs.gov.mo/uploads/yearbook_pdf/2016/myb2016cPA01CH24.pdf
[7] 澳門佛教基金會主席、澳門佛教中心協會理事長、無量壽功德住持,同時為香港學佛會的創辦人及會長。
「明覺洞見」由佛門網編輯部及不同專家執筆,從佛教的根本教導出發,探索佛教的發展和當代社會議題,提供多元思考角度,冀為佛教的學術性討論和實踐上的檢討提供養份,以及具啟發性的佛教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