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清淨心,凝聚因緣,踏實用功,水到渠成──禪修營小錦囊(五)

(續上期)
 

無為清淨心

在禪修營這類密集的修行,如煲湯用猛火逼出味道,每每使我們體會到以往不曾遇到的經驗。

這些經驗初時不斷變化,打開我們的天空:原来腳痛可以如此透心徹骨;極痛後,大腿竟有一股可舒緩痛楚又清涼的氣流,身體可以如此放鬆到沒有了重量。有些人身體會晃動;有些人的呼吸由粗重變得幼細,後來更會像不見了;眼、耳、鼻、舌、身變得敏銳,甚至意識也出現往事種種細節,有些人還能知道禪堂内每個人的念頭等等。

這時,如平日沒有學好佛法,就容易出毛病。很多人沉溺於輕安的狀態,有些則追求神通或以往曾發生的舒服境界。另外,更多人不知如何面對慢慢開始像沒事發生的狀況。

筆者就試過坐得安定之後,腳不痛,妄念像沒有了,好像沒有外在或內在的問題要處理。過了一會,就開始浮起一串接一串的疑惑:

就這樣打坐下去?
下一個境界是甚麼?何時才到?
還是沒事發生,很無聊啊!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這樣坐下去,就會開悟?

繼程法師指導僧眾正確禪修心態時,指出:「如果你懂了很多的修行方法和技巧,但打坐時,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迷迷茫茫、似有似無,[…]修行的方向和目標都不清楚,這樣的修行是有問題的。我們要用佛法來解決什麼問題,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1]

他曾描述很多禪修者面對的過程:「用功之初,好比泉水從山上流下,嘩地一聲,氣勢有如瀑布,馬上就看到了成績;而後水流愈來愈慢,進入平原時,水好像不動了。(其實它還在動的,那才能流入大海。他鼓勵大家)要相信,只要真正用功,並且把握方法的原則與善巧,把方法用活,這樣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沒進展,但實際上工夫還是在進步的。」[2]

我們覺得沒有進步,因為「工夫尚淺時,成果往往外顯在諸如坐得比較好、腿比較不痛等外在的進步。持續用功下去,漸漸地,工夫會由外往內,愈往內、愈深沈,它的變化愈不明顯,然而工夫確實仍在進展,我們要對這點很有信心,這樣我們就會繼續地用功。」[3]

另外,法師強調:「用功時,不要期待境界出現,或是執著認為已經達到那個境界,因為如果還感覺到自己見到這個、證到那個,就有我和我所,有一個能觀和一個所觀。那就表示你還不是真正契入。」[4]

他在另一本書提醒我們:「期盼就是一個很粗的念頭,欲界最粗的念頭,其中一個就是期盼,要這個、要那個。[…]你要得到那個果,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具足那個因緣,因緣具足,果就自然呈現。[…]修行,就是盡量在當下把工夫用好。」[5]

常源法師在一次禪七給我的開示,更直接和受用:「(打坐時要保持的)清淨心就是如此:無為無求,活在當下。」

緊記原則是:常存清淨心,凝聚因緣,踏實用功,水到渠成。
 

(完)


[1] 釋繼程:《老實是禪》(法鼓文化,台北)p.114 至 p.115

[2] 釋繼程:《禪門直心》(法鼓文化,台北)p.071

[3] 同書同頁

[4] 釋繼程:《練心工夫》(法鼓文化,台北)p.238

[5] 釋繼程:《禪門過關》(法鼓文化,台北)p.188至p.189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