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工作的人,如果是行政體系的單位,大抵都會有一張辦公桌,再加上配置一支電話和電腦,以便大家快速處理公事,然而,不管是什麼設備和材質的桌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張桌子」只提供給一個人辦公、一個人坐,自然而然,也漸漸長養每一個人我執習氣「這是我的桌子」的佔有欲,擺設各種喜愛的物品,不喜歡別人放東西在自己的桌上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一樣是桌子,星雲大師的桌子,歡迎大家使用。
師父的桌子,是一張可以容納二、三十人的會議桌。每次到法堂請法,不管甚麼時候,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弟子,針對建寺、人事、文教等各種不同的弘法狀況,輪翻上陣,請教於師父。弟子不懂,打破沙鍋問到底;師父知道,言無不盡,人間佛教藍圖,就在這一來一往中,輪廓分明,架構建全。而為了要鼓勵弟子多提問、多思考,他更是常常提醒大家:「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我是一口大鐘,你們要勤於撞鐘。」困難,得到解答;方向,有了願景;視野,找到格局。走出法堂,一月映千江,森羅萬象的問題,就像遍灑各地的種子,在五大洲盛開人間佛教的花朵。
師父的桌子,是大家的。在這張桌子,他用真心供養每一位求法的弟子,就像當年退位交棒於心平和尚時,他說:「退位僅是辭去一般的行政業務,和尚終究是和尚,師父這個身份也是辭不掉的呀!」對於教育弟子,人多的時候,他頃囊相授;人少的時候,他事事關心;人來的時候他接納,人走的時候,即便弟子沒有一聲招呼,他也「來由他來,去由他去」的自在放下,就像眼前的桌子般,沒有僵化、制式、一定的使用方式,於空性中任運自如,隨緣創造一切的可能,如《瑜伽燄口》經文所言:「塵塵剎剎盡圓融,萬別千差一貫通,拈起珊瑚枝上月,光明烱烱照無窮」,盡虛空、遍法界,心香一瓣化做種種供養,無有間斷的成就十方善緣。
師父的桌子,功能很多。有時會議,有時課徒,有時會客,有時寫書法,到了三餐時,奇哉!奇哉!馬上變成餐桌。這張「以眾為我」的桌子,容納各種不同身份的人,平常關心時代的脈動,討論佛教未來的發展,同時也是師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一畝田,《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等著作,都在這張桌子「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中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完成筆耕,日日月月,春去冬來,放眼過去,已經是一望無際的生機盎然,淨化人心。
師父的桌子,甚麼都有。有時是一疊書,有時是一盒水果,還有兒童的玩具,就連青年喜歡的螢光手拍,都會出現在師父的桌上,睹物知人,他不捨一法的胸襟裏,有赤子之心的美好純真,也有為教為法「聲色外威儀,處處無蹤跡」的方便善巧和超然豁達。然而,放在那裏的,都是他的,也都不是他的,誰喜歡,誰就拿去,遇到有些弟子平常比較少去法堂,坐在位置上忐忑不安時,他會不著痕跡的拿起桌子的新書,放到弟子的前面,無言說法,安頓眾生。
師父的桌子,沒有抽屜。人如其桌,沒有保留的,他用生命全部的熱情,坦坦蕩蕩的擁抱每一個生命,沒有個人,只有大眾。
編按:原文刊載自《人生是過堂》,佛門網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