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不丹最不同:雷龍之國的快樂、煩惱和堅持

不丹的冬天,農夫休耕,讓土地醞釀養份,為明年的耕種作準備。
不丹的冬天,農夫休耕,讓土地醞釀養份,為明年的耕種作準備。

沒有去不丹前,對這個地方沒有甚麼概念,好像聽人說,這裏是香港明星梁朝偉和劉嘉玲特別安排婚禮進行的地方。後來,我充當了來馬來西亞遊覽的不丹籍法師佐登・多吉的臨時導遊,對不丹有所關注。過後,佐登法師要回國一趟,邀請我一起遊覽不丹,正式開始了我和不丹的因緣。

第一次參訪後,與友人及信徒分享照片及心得,引起許多人對這個小國的興趣,結果在信徒的邀請下,不久我再次走進這個在一些人眼中陌生及神秘的國家。

在出發前,一位法師知道我要第二次到不丹,好奇地問我再次到不丹是因為那裏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嗎?我想了一想,說或許到哪裏有一些回味往日好時光的意義,雖然,那裏的人和我們的樣子不同,甚至有環境及文化差異,但是我覺得他們還保留著我們過去七、八十年代的人情味及純樸,讓我能心無掛礙地走在街上。

記得有一位隨行的女居士在按摩院遺留了已故的母親贈與的紀念項鍊,在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時,內心焦慮萬分,嚮導遊尋求協助。導遊卻雲談風清地安慰她說沒事,他會過去處理,安排我們跟司機先進展開當天的行程。結果正如他所說的,項鍊很快就完璧歸趙,讓我們對不丹人的好印象加了不少的分數。

不丹有雷龍之國的稱呼,又有「藏地邊陲」的意思,其文化及語言文字深受藏族的影響,國教是藏傳佛教。國家人口統計約七十多萬人,據說其中有一萬人是出家人。在不丹旅遊可分為旺季及淡季,旺季(春、秋)時,政府規定旅行社向遊客收取每天250美金的基本費用(包括住宿、膳食、交通、導遊及門票等費用),而淡季(夏、冬)則是減低為200美金。從導遊肯萊先生的口中獲知,其中的65美金是用來支付國民的免費教育及醫療等費用,而昂貴的收費也會達到限制旅遊人數的效果。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不丹的政府醫療服務不但是國民免收費,而遊客在這裏看診也不須繳費。

不丹政府以前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1970年提倡的「國民幸福指數」為國家政策,關注物質和精神的平均發展,將保護傳統文化及環境保護置於經濟發展之上。從不丹人的口中,得知他們國家沒有會污染環境的工廠、全國禁煙,森林面積佔全國的百分之七十多以上,乃至因為怕破壞環境的緣故而不開採已探知的礦產,可說對環保的工作執行的非常好。

負責全程載送我們的司機鐵真先生表示,如果一個窮到連土地都沒有的人可以向國王申請免費的土地,而國王會交代官員調查,如果其真的一貧如洗,那麼國王會批准申請,而免費贈地於此貧民。甚至,我們還聽到有一個特別出產松茸(一種價錢昂貴且具有特別香氣的野生菇類,日本人喜食,因此,村民採集後,多出口到日本)的村子,獲得政府發出允許採取的准證(沒有准證者是不可採集,否則就是犯法)來謀生。此外,也有貧民獲得專門採集冬蟲草的准證,以確保他們可以維持生活。我想不丹人民的快樂相當大的部分來自國家對人民的關心及照顧,使到大家可以安居樂業。

或許有緣,我在第一次進到不丹的菜市場居然遇到佐登法師的阿姨及外甥女,交談下才知道眼前的儷人是留學印度歸國的碩士,現在就任農業局的官員。心裏好奇問她:「您到過印度的大城市,看過比不丹還要繁華的地方,甚至您在哪裏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及更高的薪水,為何您還是選擇回國就業呢?」她非常自然地回答:「我愛我的國家,所以,我願意畢業後回來服務我的國家」誠然,她是幸福的,因為她愛她的國家,而她的國家(政府)也愛她。

到了不丹對一些習慣了緊張生活的現代人來說,可能要把分秒必爭的心態放下,因為不丹人的個性樂天,如果不是為了趕路,一般上,導遊會建議你,早上八點用早餐,九點開始出發,時間剛剛好。偶爾司機或導遊比較遲出現,也是正常的事。幸好我們不是隨旅行團的形成,所以可以隨心所欲地調整旅遊的時間及地點。不過,不丹的無線網絡也相當方便,遊客可以利用等待的時間,上網處理事情。

由於,不丹政府限制建築物的外型要保持傳統的模樣,所以,我們入住的旅館或民宿都是非常具有不丹的特色。大多建在城市外的旅舍只有兩層樓高,而遊客們會發現所有協助搬動行李的都是女人。根據導遊的說法是不丹人覺得遊客比較會喜歡女性服務,所以,旅館就聘請女性來擔任這種招待的職位。

一位朋友看了我拍攝不丹的一些山林雲霧的照片,說道馬來西亞的山脈之美也不輸過不丹,然而,我認為不丹的美在於她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所以,在這裏你只可以看到充滿不丹風格的建築,把這些特色的建築放在照片上自然就有「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就不同」的味道了。

此外,不丹政府規定人民在進入寺院、參加節慶以及政府的公務人員在上班時,必須穿著傳統服裝(男的服裝叫作「幗」,女眾的服裝稱為「旗拉」)。因此,走在不丹的大街小巷,看到許多穿古服的人,彷彿回到古代的情景,讓人不禁拿起手機(或相機)來拍攝。親切及友善的不丹人大多很樂意讓遊客拍照,有的還願意配合遊客的要求擺姿勢,甚至在拍完照片後還會向遊客道謝。

不丹人不殺生,所以境內也沒有開設屠宰廠,在餐桌上看到的肉類都是從國外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印度。其實,對素食者來說,不丹的菜主要是用辣椒及奶油。誇張一點說,不丹的主菜是辣椒,其中最出名的是Ema-Datse(即辣椒及奶油)。可惜我對他們的辣椒很感冒,嘗試後都被刺激到打嗝,所以,只好放下吃這道菜的因緣了。

不丹幽美的風景是吸引遊客前往的主要原因之一。

沒有蔥蒜,沒有肉及蛋,對不丹廚師來說可是一大挑戰,為了配合我們素食的要求,他們可說盡心盡力了。當他們努力的結果端到餐桌上一看,大多是極簡單的菜式,如一盤油炒馬鈴薯或奶油椰菜花,當然其滋味可想而知。不過,在布姆唐的山谷旅社有一位曾經跟日本人學習過廚藝的老闆娘可做的一手不錯的素食,讓我們這些素食者好不容易一解嘴饞。

不丹是藏傳佛教從印度流傳到藏地的必經之路,因此,留下許多的有關蓮華生大士的傳說,其中包括他鎮壓魔鬼而蓋的廟,留下的足印,還有最著名的不丹地標:虎穴寺,就是傳說中大士坐老虎飛到此洞穴閉關修行。

不丹著名地標:虎穴寺建在懸崖上,參拜者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抵達。
不丹著名地標:虎穴寺建在懸崖上,參拜者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抵達。

另外,一位伏藏師(可以找出蓮華生大士藏於世間法寶的特殊修行者)貝瑪林巴也有許多流傳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他在眾人面前,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假的伏藏師,而手持點燃的火把跳進湖里取出伏藏(佛像和經典),之後還能帶著燃燒的火把浮出水面的傳奇故事。另外,還有一間寺院還保留著他取出來的鐵網,據說只要有人背著鐵網繞寺三週,就可以消除業障。

不丹人的生活充滿宗教性,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看到佛塔、轉經輪或印滿經文的旗幡。孩子從小被帶到寺院親近喇嘛,而幾乎所有的節慶都與宗教有關。所以,不丹的國旗除了爪握如意珠的雷龍之外,代表王族的王色與代表僧團的橘色斜分國旗的一半面積,象徵著王族與僧團共同治理國家。

雖然,僧侶沒有行政的權力,但是最高宗教領袖傑・仁波切卻深深影響政府的施政及人們的精神生活。據說,不丹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是藏傳佛教徒,其中以寧瑪派和葛舉派為主,其中國教是由葛舉派的領袖擔任,但是作為蓮華生大士多次顯現的地方,寧瑪派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可說與葛舉派平分秋色。

不丹除了具有歷史性的傳統寺院之外,近年來在國外的佛教徒(大部分是華人)的協助下在帕羅地區建設了世界第二大的銅塑釋迦牟尼佛坐像,以及在塔其拉地區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蓮華生大士塑像,都是適合遊客參訪的地方。

由於,在曼谷轉機到不丹之際,我有機緣和不丹駐泰國大使館的第二秘書長山給先生作一席之談,了解到不丹的第四任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非常有智慧地把封建的君主制度修改為現代的君主立憲制度,開放民主,把權力下放給人民,憲法規定只要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舉手通過彈劾國王,那麼國王就必須下台。其實,據他所說不丹有許多人都不想要民主制度,因為國王已經治理得非常好,如果公開讓他們做選擇,他們寧願要國王也不要民主,他們甚至認為民主是國王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事。

現任的國王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被譽為全世界最英俊的國王,他和美麗的王后吉增·佩瑪同樣廣受人民的熱愛。根據曾經擔任過軍官的鐵真先生的看法,前任國王比個性較嚴肅,而年輕的現任國王比較親民。

不丹首都廷布的山坡上建立了世界第二大的銅塑釋迦牟尼佛坐像。
不丹首都廷布的山坡上建立了世界第二大的銅塑釋迦牟尼佛坐像。

與不丹人的交流中,我們也發現有不丹民族和漢民族之間有一些文化上的相同,可能是過去有文化上的交流,例如不丹國旗上的龍是中國的模樣,他們畫在建築的一些吉祥符號也與中國類似,甚至還有太極的圖案。又如今年的新年,不丹的年曆也是屬於猴年,而男女結婚前還要拿出生日期給命理師卜算,看看是否合適。

此外,在不丹言語上的溝通比起在泰國來說是輕鬆的多,因為不丹小朋友從小學習英文,除了國語課(宗卡語)及宗教課用不丹語言教學外,其他的課程都是英語教學,所以,溝通上可說沒問題。甚至,導遊笑說有些人講英語比說國語還要來得好。

當然,兩次到不丹所能看到的不過是浮光掠影,能寫下來的也只是片面刻板的印象,不敢說完全正確地反映不丹的實相,但是,希望能引起一些人對不丹的關注及興趣。其實,不丹人一樣和我們有快樂及煩惱的一面,也有必鬚麵對的挑戰,只不過,他們外在有政府很好地照顧,內在有堅定的宗教信仰扶持,所以,比我們容易獲得快樂,擺脫煩惱。

有人聽我說了不丹到外國的留學生百分之九十九會回國服務的情況,就發表不丹人是封閉不敢接受競爭及挑戰的言論。我回應說:「現在全世界的國家都在競爭,導致溫室效應,氣候異常,天災頻生,道德倫理沉淪及犯罪率高漲等現象,難道不丹加入這個行列,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

我想不丹這個世界經濟上名列最後倒數,卻在世界國民快樂指數上名列前茅的小國,在現代對傳統的衝擊,以及保持經濟發展及保護傳統平衡的路上走得良好的現象,或許可以給我們這些期待未來會更好的人在行動上帶來一些啟示。

本文獲《慈悲雜誌》授權在《佛門網》刊出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