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就在這生活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個當下上去落實覺悟成佛──明海法師教導我們如何將禪修融入生活(三)

(續上期)

對初學者來說,平時在家裏,在功夫層面每天是需要有一個定時的訓練的。我們每天應該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靜坐的時間,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二十分鐘或者三十分鐘,如果有可能再長一些。但這個短暫訓練的力量還很微弱,還遠遠不夠。

對凡夫來說,二十分鐘或者半小時的短暫禪修,根本抵擋不了生活中很多的貪嗔痴煩惱以及負面情緒,就像一杯水想熄滅一個大卡車拉的木材燒起來的火一樣,只是杯水車薪。

我們必須要以每天定時的功課為基礎,在生活和工作中時時處處帶上我講的這樣一個用心,把禪修拓展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禪修帶給我們的那種力量才會呈現出來。這是一個甚麼習慣呢?就是在生活裏面稍微有一點點的正念,去和自己那個本來就有的覺性相應。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煩惱都是沒有覺察。其實沒有煩惱,可以說煩惱只是個名字,這個名字一轉身它其實就是智慧,或者說是這裏講的覺察,它是一個東西的兩面。當覺察不值班的時候,那值班的就被稱之為煩惱。

當我們開始有了禪修的習慣,開始內心覺察的時候,就會發現煩惱對我們的支配力減弱了。隨著禪修訓練的開展,我們的覺察力逐漸地變強,會發現煩惱統治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短。再後來是它剛一露頭,我們就覺察了,然後剛一覺察它就不支配我們了。所以古人把這個叫什麼呢,叫「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為甚麼沒有呢?其實它本來就沒有,它本來就不是一個實有的東西在那兒。

我們每天在家裏有時間打坐盤腿當然好,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環境沒有這種條件,就是正襟危坐在辦公室,或在汽車上,有五分鐘、十分鐘也都可以的。特別是當心緒煩亂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鼻端的呼吸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讓心跟身體、跟當下發生連接。

一旦這種訓練到達一個程度,我們可以在生活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進行禪修,並且可以以任何的身體姿勢──身體姿勢那時大概對我們不會造成很大的妨礙。當煩惱不再現前的時候,我們這顆心的覺就越來越完全地展開和呈現出來。這種直接、完全展開了的覺,就是「等持的心」,是平等的放鬆,平等的關注。

說來說去,禪就是我們的心,禪修最終是要修這個心。而這個心是最不可思議的,是最奧妙無窮的,其實它也是很簡單的,簡單到我們當下的每個念頭都沒有離開過它。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禪宗祖師們的智慧。他們把覺悟成佛這件事拉到我們的心念上,然後把心念上覺悟的這件事拉回到當下。

甚麼是當下?當下其實就是生活,生活裏的每個當下。就在這生活的每一個剎那、每一個當下上去落實覺悟成佛,這是中國祖師們的大慈悲和大智慧。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些運用到工作中,運用到生活裏面。

(全文完)

(本文據明海大和尚於柏林禪寺丁酉年國慶禪七共修法會中所作開示整理而成,標題為編者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