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樸的「泰國森林」,到繁華的澳洲珀斯,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1]既有佛殿裏的莊嚴,也有市井中的風光。在講座中,他除了傳授嚴肅的離苦方法,偶而也使用世俗的字眼,如廁紙、糞便等。他善於運用幽默的方式傳達佛法,無論是佛教經典,或是個人經歷,一旦經過他細膩的演繹,頓時成為趣味橫生的故事,逗得聽眾哈哈大笑。正當大眾張開嘴巴、哈哈大笑之際,阿姜布拉姆會不經意地將佛教的法藥,巧妙地放進他們的嘴裏。這是阿姜布拉姆的弘法方式——運用幽默的善巧方便開示佛法,拔眾生苦,與眾生樂。
覺智國際基金會(Bodhinyan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於今年8月出版了一本新書,書名為《Karuna-virus:19 Original Stories about Ajahn Brahm,Offering Hope, Love, and Inspiration Amid the COVID-19 Pandemic》。此書由基金會建議、策劃,再依據長老的弟子Ajahn Brahmali口述而編寫的,全書輯錄了十九篇阿姜布拉姆未曾發表過的故事,以及一篇未經長老認證的傳記。基金會想藉出版此書的因緣,為受新冠病毒(COVID-19)影響的人帶來安心與燃點希望,同時將此書作為送給長老的六十九歲生日禮物。
瘟疫也是無常的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導致無數人感染,造成眾多人死亡。對於這場瘟疫,有些人視之為大自然對人類的反撲;有些人甚至將它看成是一份「禮物」——讓忙碌的生命,有個停頓的空間,重新連結自己,繼而往內探索,聆聽生命的可能性。諸如此類的觀點,可謂不一而足。佛法稱這現象為「一境四心」——對於同一種境界,不同的人會因各自的生活環境、文化等因素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認知。雖然不同的人對於同一種事物,會衍生出不同的判斷,但並不表示這些判斷內容都合乎佛法。
今年二月初,新冠病毒侵襲香港,有信徒因而電郵給身在澳洲珀斯的阿姜布拉姆,請求長老暫停海外的弘法活動,免受肺炎病毒的傳染。阿姜布拉姆在回覆中寫道:「收到你的來信時,我人已在曼谷了。請別為我擔心!我的免疫系統十分健全,兼且懂得如何在禪修中獲得充足的休息。我也看不到自己會有受感染的風險,不過我卻看到傳播佛法的機會,啟迪大眾禪修的因緣。」
與其他人的觀點不同,阿姜布拉姆在看待病毒時,沒有賦予額外的形容詞來描繪它。他僅僅只是如實地指出:「這一切都會過去的,因為沒有事物是永恆的。」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那麼這種蔓延全球的病毒、瘟疫也必然是無常的。阿姜布拉姆於是鼓勵大眾,與其把瘟疫與危機劃上等號,不如將它看成是一種慈愛他人的機遇,尤其是對於那些亟需幫助的人。這種「轉念」的觀念,亦可從本書的書名窺見一二。
書名暗藏玄機
書名的主標題為「Karuna-virus」,它的讀音與「coronavirus」相似。編者用它來命名本書,製造一語雙關的效果,其原因大概有兩個:用悲心轉化貪、瞋、痴三毒;以聲誘人,營造吸睛效果。
「karuṇā」為巴利文,翻譯成「悲」,意指拔除眾生的痛苦,令眾生遠離苦惱。由此可見,編者以「悲心」來作為本書的書名,是冀望大眾能透過關讀此書,在面對這場世紀瘟疫的時候,能發揮我們的悲心與智慧,去消除貪、瞋、痴三毒,以保護自身以及我們所愛護的人。
就字辭的發音來說,「karuna-virus」與「coronavirus」(冠狀病毒)的讀音是相近的。當我們聽到「karuna-virus」時,心裏自然會聯想起「coronavirus」,但前者的意思與後者不同,於是會產生一種與心理預設相背的結果。編者巧妙地運用字辭的諧音,來創造辭趣,達到以聲誘人的效果,這無非想為讀者帶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書名副標題中的「19」並非指年份,而是指阿姜布拉姆未曾曝光的十九篇故事,包括獨處、臨終建議、別開生面的籌款等等。透過這些故事所傳遞的訊息,讀者多少能管窺到阿姜布拉姆的處世智慧。
智慧的顯現,須透過修行功夫
阿姜布拉姆給人的印象是幽默、親切,甚至是善於社交,但事實上他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所以除了弘揚佛法之外,他其餘的時間就在療房裏禪修,或在寺院附近的小路經行,他從不把時間耗在無意義的社交應酬上。因為阿姜布拉姆覺得,獨處有助我們修習禪定,而這種觀點與經典的主張是一致的。他更表示,當一個人的禪修功夫得力時,就自然會懂得放下,包括他的財富。
那麼阿姜布拉姆的禪定功夫是否得力呢?他的弟子自創一種籌款方式,就是拍賣阿姜布拉姆的「私有財產」,因為他的弟子發現,信眾總覺得阿姜布拉姆的私人物品彌足珍貴,甚至相信具有某種不可思議的加持。阿姜布拉姆對此沒有異議,允許拍賣行到他的療房任意搜羅。不過,為了避免利益衝突,阿姜布拉姆於是定下一個規矩。是怎麼的規矩呢?有興趣的讀者,可下載此書,自行閱讀。本書現時只有英文版,而中文版將於稍後面世。
延伸閱讀
[1] 「Ajahn」乃泰文,音譯為「阿姜」。它原自巴利文的 「ācariya」,意指「老師」。在佛教中,比丘須要經過十次或以上的雨夏安居,才能稱為「阿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