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會傷人!

乍看這書名,真的嚇了一驚!家庭會傷人!家庭不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嗎?父母不是最愛我們的人嗎?不是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嗎?家庭怎麼會傷人?

《家庭會傷人》這書,中譯本有道副題──「自我重生的新契機」。作者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出身於酗酒家庭,曾入教會立志傳教,卻因毒癮被送入戒毒中心,他通過自身的經驗,告訴曾在家庭中飽受創痛的孩子,在成人後,如何可以得到療癒,得到重生。

我們童年時,都有賴父母的照顧,才能生存,才能成長。正因為如此,孩子容易把父母神聖化,以為他們無所不能,可以完全保護自己,但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自然地學習並進而內化了父母對許多事物的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看法。

書的前半部,講述父母的一些不當的教養方式或性格缺陷,或父母本身未經處理的個人問題,如何對小朋友造成心靈傷害。因為,父母是孩子面對這個世界時,最早接觸的人物,因此小孩子自然從父母眼中,去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可以想像,父母如何對待孩子,便會令孩子怎樣看自己,會依照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自己,而當父母不能對孩子的愛給予回饋,孩子自然會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別以這只是童年時的事,事實上,這感覺會追隨孩子的一生,伴隨他成長,伴隨他進入成年,然後,個人將不自覺地把受傷的感覺帶入職場、帶入婚姻、帶入自己所組織的新家庭,並且以相同的模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構成新一輪的傷害,可以想像,痛苦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地綿延下去……

但作者寫此書的目的,並非叫讀者去責備父母,因為,父母亦曾經為人子女,然而卻從沒有人教過他們怎樣去「為人父母」。父母只是繼承了自己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然後用相同的方法對待子女。換句話說,父母自己也是上一代的受害者,同時也不幸地及不自覺地,變成對下一代的加害者,就這樣,問題一代傳一代,形成惡性循環。

打破循環,就從我們自己開始。當我們明白了箇中底蘊,我們才能從受害者,變成療癒者,惟有治癒自己,才能終止循環,建立健康家庭,為自己及身邊人,締造美好人生。

怎樣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作者說,健康的家庭裏,家中成員都心理健康,能夠自愛與自我接納,家庭成員間關係良好,既互相扶持,又獨立自主,既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又不會過度融入家人生活而失去自己,不會怕吵架而佯作表面和諧,又能努力瞭解彼此和達成協議 (噢!其實我也不禁懷疑,現今有多少個家庭能夠做到。)

至於不健康、病態的家庭,則源於心靈滿是傷痕的父母,容易通過控制或虐待孩子,來找回以往在父母跟前所失去的力量,又或者通過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們不自覺地,在孩子身上烙印著自己的傷疤!在這類家庭中,家人關係或已破裂,或個人帶著防衛的心情去扮演角色,來維持家庭的表面和諧,家庭成員回到家,還是無法舒展,無法做真正的自己,只有虛構個人的假象才能避免被指摘、被批判。在病態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得不到尊重,其需要不被理解、其感覺不被包容、其獨特性不被接受……孩子被貼上負面標籤,即使沒有遭受身體上的虐待,卻飽受情緒上的虐待,自我形象從而充滿自貶及羞愧。

作者指出,他們由於缺乏自我價值,於是向外發展出一種「共依存」的心態,需要通過外在事物,如別人的愛、光輝的事業等,來修補自我形象,有些人或許通過上癮行為,如酗酒等,去避免碰觸內心的傷痛,可惜,這些持續不斷的努力,都不是真正的療癒方式,有如感覺口渴,卻在載浮載沉的海面張口大喝,口渴從未消解。

怎樣才是真正的療癒?書中最後提到,要分階段進行一個「尋找完整自我」的旅程。

復原的開始,是先解除自我防衛,因為受了傷的內在自我,慣於通過企圖控制外在人事來武裝自我,或以逃避行為來躲開痛苦的自我。尋求療癒者在治療團體中,嘗試坦誠分享自己的真實感覺,當其真實的一面得到團體的接納時,才會明白到,做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當另一個自己,來得更容易,也更舒服。他們會由此真切地感受到,不需要通過扮演角色來求取認同,做真正的自己同樣能被接納,從而尋回真正的自尊。

療癒的過程其實就是面對「真實自己」的過程,把數十年慣有的假相一層層剝開,沒錯是很痛苦,但惟其不再武裝、掩藏與逃避,接觸真實的自我,學習接納真正的自己,方是療癒的開始。

在第二階段,尋求療癒者會回顧童年所受的心理傷害,再次體驗那份一直被壓抑在心靈深處的傷痛。由於痛苦很深,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將之壓在心底,痛楚愈沉重,壓得也越深、愈用力;長久下來,那痛苦成了自己心靈的一個沉重部份,有時因受到一些外在刺激而竄擾出來,旋又被我們再大力壓下去,或使用這樣那樣的方法去逃避它。回顧並不是要去批判父母,而是找回當日自己不想面對的這份痛苦,勇敢地打開心靈的傷口,進入那痛苦的經驗,再次體驗童年時曾經歷的害怕、悲傷和憤怒。其實這些情緒能量一直潛藏內心深處,不會因被壓抑而消失,只有將之釋放,人才能再輕身上路。

同時,尋求療癒者也得解除對理想化父母的幻想,如果繼續美化父母,或活在父母的觀點之中,根本沒有可能真正地做自己。這樣做並不是要摒棄父母,或不再愛父母,剛剛相反,惟其接受父母的不完美,不再對與父母的關係存有「理想化」的幻想 (注意「理想化」三個字),個人才能完全地接納他們、寬恕他們,並接納與寬恕自己的不完美,真正地抛開曾經在幼時得不到愛,甚或受到傷害的怨恨。

成長,是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成為完整的自我。進入療癒的第三階段,童年積存下來的一些如被愛和被接納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個人的能量不再需要用於與外在世界的抗爭,而能開始作自我整合、重建自我。個人開始追求自我實現,這也等同心理學家馬斯洛 (Maslow) 所說的人的六個層次的追求中的最高階追求 (self-actualization),個人能在每日的生活中,持久地活現自我,甚至向著理想的、神聖的自我進發,就如作者自己一樣,以自身的經驗,去療癒別人,更感恩原來自己的曲折成長經驗,能轉化為激勵別人的力量。

葉子菁網誌:寸心是福田 http://mindyourmind.mysinablog.com/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