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定慧寺風波的倫理思考

圖:www.bastillepost.com

編按:由法相學會及佛門網合作的新專欄「法相津塗」,每隔周五跟讀者見面。學會的多位成員以淺白易明的文筆寫作,題材廣泛豐富,富有理論根基並貼近日常生活,務求引發更多的思考。

「你係唔係信佛,係信佛就唔好搞咁多嘢。」話說去年本港定慧寺有一名比丘尼,其行為有若干值得爭議的地方:如兩度懷疑透過假結婚,安排內地男子來港工作;任定慧寺住持期間,善信捐款往往不翼而飛,而她身上卻經常佩帶名牌衣物服飾;有證據顯示,她每月向某位僧人納款,用途不明;又有目擊者表示,該比丘尼會作在家人打扮,到寺院附近的餐廳食葷。事件經傳媒披露後引起全城熱議,佛門紀律隨即惹來市民關注。文章開首的一句話,正是根據去年十月《頭條日報》及《壹週刊》報道,疑似收受納款的僧人對欲查詢事情始末者的一個回應。本文並不打算詳細分析該宗風波,而是希望透過事件,思考一些相關的佛家倫理問題。

眾所周知,佛家素有「空門」之稱。根據佛家的理解,世間一切事情均是因緣所生,故任何事情都沒有獨立不變的本質或自性,這個道理簡名為「緣起性空」。由此,我們若對任何事情有所執取,最終只為自己徒添煩惱。在這重意義下,認為信佛的人當對世間種種無有執著,實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信佛的人是否便不應對社會各樣現象有任何價值判斷? 是否一有價值判斷,即代表我們有所執著? 若一些事情明顯違反社會的道德標準,但信佛的人卻偏偏對其保持沉默,這個做法本身又是否一種執著?凡此均指涉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我們當如何在肯認「空」的前提下,安頓價值判斷?這個問題,正是佛家倫理學何以建立的核心。

事實上,佛家為了說法的方便而有「俗諦」和「真諦」的施設。「諦」者,指真理。「俗諦」的字面意思,是對於凡夫而言的真理;而「真諦」則指對應於聖者而言的真理。對於信佛的人來說,「真諦」固然指「緣起性空」之理。但這是否意味在「真諦」的角度,世間其他一切價值即不值得我們肯定? 這當然不是。只是循「真諦」的觀點來說,世俗的價值並非如我們日常所設想的這麼穩定,這麼絕對而已。《心經》有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佛家主張的「空」並非懸空於世間而獨立存在的虛理或玄理;相反,「空」是從世間不同現象均在時刻改變的情況下表現出來。原始佛教強調的「八正道」和「五戒」等,正是希望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減少對各種事物的慾望,從而對治執著,以證佛道。換言之,「俗諦」和「真諦」實互為彰顯。若信佛的人因認為「真諦」才是其所主張的宇宙和人生真相,從而避免對社會各樣現象作出論斷,最終只會使人以為信佛的人即不食人間煙火。這對佛教建立正面形象而言,可謂弊大於利。

印順法師在《中觀今論》一書中有言:「世俗諦,在世俗界有它的重要意義,如色彩的鮮艷,那樣的動人,引發人類的情感,儘管科學家說它只是光波的長短,而人類還是以豐富的情感去接受它。又如善與惡,儘管在物質科學的研究中不能發現善惡,而善惡在世間,並不失去它的重要意義。依佛法說,世俗與勝義雖有它的不同,但決不是矛盾到底而衝突的。依世俗悟勝義,而勝義是不礙於世俗,成立情智和諧的、真俗相成的人生觀,這是佛教的基本立場。」可惜的是,部分信佛的人似未能好好實踐這套人生觀,致一方面或未能適度對各種社會議題發聲,間接令人產生佛教與社會脫節的印象;另一方面,一些信佛的人又可能過分重視財富和權力,而未能表現出信佛者應有的修養。凡此,均不利佛教的健康發展。

如何在肯認「空」的前提之下,安頓價值判斷? 一個簡單的答案,莫過如《六祖壇經》所言:「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我們對世間一切事情,既採一不執取,亦不捨棄的態度為是。在這個原則下,信佛的人能參與世間各種事務,並把佛門的聲音帶到社會;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又不為世間的事務所累,以生煩惱。若今次定慧寺風波能促使我們對相關的倫理問題更作反思,則其無疑亦有積極意義,而不必成為佛門的一個忌諱。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