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餐——從「有營」到素食

School Food Feed Your Mind﹖

學生餐——從「有營」到素食 

採訪﹕蕭曉華

實踐「有營」﹖

在香港,凡到餐廳用膳,總見有家長為勸孩子多吃蔬菜,不惜又罵又哄,但孩子仍然不為所動,只嚷着要吃雞翼、薯 條、漢堡包……這一幕有趣情景,正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縮影-當全球化的快餐熱潮愈演愈烈,健康飲食新思維在力挽狂瀾;不過延伸到下一代,是否一個積重難返的局面?

「我不喜歡吃麥皮,但天天都要吃。」12 歲的李澤皓酸溜溜地說。同學平日可吃炸雞髀、飲汽水,他 卻必須依照營養師的餐單進食。因為他的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已超過 30,出現癡肥情況,令他熱天走路容易出汗,跑步時很快心跳加速及氣喘。

還記得政府曾製作一套針對肥胖兒童的宣傳廣告:少年牛 津看見樹上掉下來的蘋果,不是想出了地心吸力的原理,而是悟出「水果蔬菜不可少,日日記得二加三」的飲食健康思維。「是呀,我們都知道最緊要多菜少肉。」 李澤皓說。

只是,要兒童「日日二加三」,仍是知易行難。06 年,衞生署到小學推行「健康飲食基綫研究」,發現一般兒童即使能對「健康飲食金字塔」作出正確排列,但仍偏愛漢 堡包加薯條、熱狗等高脂食物。事實上,與李澤皓「君體相同」的兒童也不少,研究顯示,平均每 5 名兒童便有 1 人過胖。「我喜歡買零食,但媽媽不容許我亂花零用錢。」 李澤皓說。

說穿了,學校的小食部和售賣機可能是助長兒童攝取不良食物的「幫兇」﹐當連鎖式快餐店「梗有一間喺左近」,因口味的培養與整體社會飲食文化 息息相關,如反垃圾食物的先行者﹐紐約的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也難免拋下一句:「數十年來,由快餐工業所催谷的不健康飲食壞習慣,難以改變。」

「三低一高」

看來改革仍須更努力﹖不如從這樣的一句話:School Food Feed Your Mind。多醒神!這樣的一句話:School Food FeedYour Mind。多醒神!食物與身體健康有直接關係,不用質疑。更高層 次的是,惠及精神健康,人們也相信,因為飲食習慣改善了,人健康了,病痛自然少了,精神也更集中。

政府在 07 年也編製了《小學午膳營養指引》,建議學校午餐符合「三 低一高」(即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的標準;並「禁止」提供炸魚柳、炸薯條等「強烈不鼓勵供應」的食品。不過,「指引」因無監管效力,結果沒有學校符合 指引要求。

若有適量運動,「付出」與「收入」也許能得以平衡。「我鍾意打籃球,但上體育課,同學笑我肥,又嫌我遲鈍。」李澤皓無奈地說。他不諱言希望 能瘦一點、靈活一點﹐更曾參加浸會大學和廣華醫院舉辦「活力身瘦展繽紛」,透過玩捉迷藏、閃避球等趣味活動,期望在「不知不覺」進行大量運動。結果,參加 者之一的李澤皓,運動能力及肺功能明顯改善,但體重仍沒有下跌。

「媽媽說我易吸收,叫我每日飲一杯胚芽好立克。」對於廣告指胚芽含有豐富纖維的說法,李澤皓深 信不疑,然而真相是否如此,沒人知道。家長或會帶子女光顧提供少油、少糖、少鹽菜式的「有營食肆」。最新數字顯示,「有營食肆」今年已由 480 間減至 403 間;亦有只把檸檬茶、檸檬水當作「少甜」之選,以圖濫竽 充數。看來,吃得「有營」仍未成為主流。

「學界減碳環保素食日」

吃肉會助長氣候變化。全球有18%的溫室氣體來自肉食生產,

自牛、羊體內排出的甲烷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要高23倍。為了飼養牲畜 所生產的糧食,會製造大量廢物與污水;很多畜牧的地方,都是從森林砍伐開闢而來。根據聯合國估計,地球暖化每年造成30多 萬人死亡、過千萬人淪為「氣候難民」,帶來的各種生態與環境災難,正一步一步威脅地球全人類與生物的存亡。

一頓牛扒飯看似豐富,其實它已產生了2.45公斤二氧化碳。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食品供應商舉行首屆「學界減碳排環保素食日」, 邀請全港三十多間中、小學超過一萬名學生承諾於本月十六日享用「低碳素食午餐」,估計可減24.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等 於一個貨櫃可裝貨物的淨重量。

要吸引小孩吃素絕非易事。供應學童飯盒的丹尼食品業務拓展部經理繆居安指,公司每天提供四款餐,其中一款為素食,但 平均僅一成學童選素食餐。為吸引學童,設計菜式時,顏色要鮮艷,款式要別致:「要多新奇嘅配菜引佢注意。令更加多學校、學生及群體齊 過減碳的生活。」當日所有售出的素食飯盒的收益,扣除成本,將全數撥予受惠機構「綠色和平」主任張韻琪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必 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她說︰「想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簡單的莫過於減少消耗肉類,實踐『少吃肉』的生活習慣。」

如果每個人只需要略為改變生活習慣,以素食代替吃肉,就能大大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何樂而不為?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