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及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辦的全新「佛學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將於下一學年正式授課,月初兩個主辦單位舉行簡介會,為大家揭示「凝視人間,悲智雙運」的道理。簡介會上,佛光山現任住持心保和尚為大家開示「人成,則佛成」的生命真諦。會後法師慈悲,接受佛門網訪問,分享對佛法教育的一些看法。
給人家一個因緣,共皆成佛道
心保和尚甫一開首,即提醒我們不要神格化佛陀,他也不是我們的偶像,因為這將導致信仰只餘下膜拜和供養。「神格化了的佛陀,只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覺悟的人,他就是佛。」這樣一來,佛跟我們的距離便開始變得很近。他說,如果把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提高到完美的境界,那必然是覺察,而覺察就是佛。「學佛是對生命的期許,當你清楚自己的目標,便永遠不會迷失。」
那佛跟眾生最大的差別是甚麼呢?法師點出「自在」二字──人會計較,人有諸多煩惱,但佛則不會這樣。他常常問信眾,到底是當人還是當佛比較好。大多回答後者。真正的答案是,「人成,則佛成。」佛與人息息相關,不了解佛是覺悟者的人,他自然不會覺得當佛有甚麼 了不起 。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當我們把「人」這個部分當好的時候,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其實我們距離成佛還遠嗎?「這也是星雲大師積極提倡佛教就是人間佛教的原因,佛跟人,從來都離不開。」
《法華經》有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法師指很多人看到這句後,會有疑問,是否真的那麼容易?他引佛陀最後一位弟子須跋陀羅為例,須跋陀羅當時120歲,在堅定精勤下證得五神通,得阿羅漢果。「說起神通,有大有小,譬如說你能夠察言辯色,懂得別人的心思,這是不是神通?眾生其實都具備神通,只是我們煩惱太大,給他們覆蓋了。」 那這位五通仙人為甚麼可以這麼快速便證得解脫。原來他在無量劫之前,是個在山上砍柴的樵夫,遇到一隻老虎要吃他,他情急之下爬到大樹上,叫了一聲「南無佛」。就憑著這一聲「南無佛」所種下的因,他得以遇到佛陀,今生有因緣得道。「我會把這句話說成,給人家一個因緣,共皆成佛道。」
佛陀除了是覺者,還是教育家
佛法教育在香港方興未艾,挑戰及機遇處處。尤其是香港最近不同類型的佛學課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掀起一股修讀的熱潮。對此法師認為這是個好現象。「佛陀除了是覺者,還是教育家。在他的教法下,很多弟子都 有所成就,擁有能求解脫的智慧。央掘摩羅當時是人所共知的殺人魔王,然而佛陀可能把他教育成為一位得解脫的聖者。」 他相信佛法本身含有讓我們提升的力量,因此在實踐、修行的當下,其實就是在教育自己;懂得 以佛法引導身、心的轉化,就是懂得甚麼是修行。他著我們觀察身邊的人,一般都是以情緒主導行為,長遠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代表他失去理智。相反,以佛法教育自己的人,最後他必定會影響朋友、家庭,乃至社會及國家,無形中是一種貢獻。
漢傳佛教 在當前佛學研究題目裏備受重視,除了少數西方學者具閱讀原典的能力外,大部分都要依賴各種譯本。可是面對兩千年來未曾中斷過、宗派各異的龐大內容,英語材料還是集中在幾十部經論,略嫌不足。法師曾在美國西來寺服務,擔任住持,對於漢傳佛教在西方的弘揚及研究的情況甚為了解。他分析, 當初原始巴利文經典如《阿含經》是最早翻譯成英語的,乘著這條方便的管道,歐美佛教的發展多以南傳為主軸。法師承認漢傳在這方面比較吃虧,畢竟經典並未有被大量的翻譯出來。「但我們也不用太擔心。時代正在改變,隨著英語教育越來越普遍,在弘揚方面進展應該會更快速一點。」 他以佛光山為例,早期便已建立翻譯中心,把星雲大師的著作譯成英語,推廣出去;海外各道場亦有當地的法師、信眾努力以不同外語弘法。
佛學還是學佛,不要忘記取諸中道
說起佛光山道場,如今在海內外合共建有二百多所,跨越國界、種族、性別的界限。這固然是人間佛教最佳的實踐,同時也誠如法師所言,體現佛教本土化的精神。所謂本土化並不指扭曲既有形態和模式來迎合大眾,而是最終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理想目標。「由當地民眾接引他們的同胞,無疑是方便的法門。有一些地區的信徒甚至比華人還要多呢!」
除了跨越國界和種族,跨宗教對談也是佛光山其中一個由來已久的重要方向。法師當年在西來寺,經常舉辦活動,與不同宗教人士溝通。有一次他問師兄弟,大家對這種交流有何心得。他們討論一番後,得出的結論是,最終還是會回到「心」這個問題。「佛教是談『心』談得最多的宗教,這一點其他宗教對我們都予以肯定。跨宗教對談最大的好處是我們可以認識不同宗教,他們的想法是如何?這對我們非常有幫助。因為認識,所以不會對立。」
法師最後提醒,無論是佛學還是學佛,不要忘記取諸中道──我們常常會很輕易把佛教當成學科來研究。「這固然有其不可否定的價值,但不少人到了最後只是停留在文獻上。把佛學單純作為哲學、歷史來研究,對身心行為的影響其實並不高。佛法是要我們親自去體驗。」話又說回來,佛教講求解行並重,兩者同樣重要。法師也十分讚賞那些佛學基礎好的人,「至少他已經掌握了一半,如果有哪一天,他願意把另外一半都修好的話,那豈不是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