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學佛是否一件孤獨的事?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叔本華

首先我們要明白「孤獨」與「孤單 」是不同的。孤單有點自帶負面意義,好像形單影隻,有點無所依靠、心靈不踏實的感覺。而「孤獨」的狀態本身,有「孤單」的寂寞感覺,又同時有正面的意義:精神上更加清明、處於提升的狀態。所以有人說「享受孤獨」,很少人說「享受孤單」。

學佛的人,都算是精神上有所尋求的人,大部分都是由人生煩惱促發出來的,整天歡歡喜喜又精進學佛的人比較少。所以,有說學佛而感到孤獨的人,大部分都是原本就感到孤單。

至於學佛的過程是否孤獨,真要視乎個人的境界及際遇。有些人期望進入宗教團體之後,常常有人關懷及指導,這個在佛教團體很難,因為佛教信仰組織,不像有些基督教團體那樣,有關係緊密的團契,其教理學習又跟生活習慣緊緊相連。你要懂得欣賞佛教祟尚徹底自由與自在。如果你需要朋友,主動結交善知識和同修也可以。

不過,如果你決心學佛,會帶來身心狀態的連串改變,這樣你跟原來的朋友,可能感覺上會有些隔閡,令你感覺孤獨。其次,在學習佛教信仰之過程中,因為跟個人的習氣背道而馳,其理解及領悟,最終都需要個人自我摸索及成就,這個過程有孤獨感覺也很正常。

「唯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持,以及宗教生活的體驗,才是人類精神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人生才不會空虛,也不會感到寂寞。」聖嚴法師這樣說過。

我個人的體驗是學佛之後,反而少感到孤獨,因為習氣逐漸改變,新製造的煩惱越來越少,個人反而愈加心平氣和,更懂得利用時間及空間。若然堅守「與人為善」的原則,朋友雖然未必會增加很多,但幾乎與所有人都相對友好,人際關係反而舒服很多。另外,個人需要學習、領悟的東西太多了,思考、靜定、閱讀幾乎填滿了所有空閒時間,沒有多少時間多愁善感。而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聖嚴法師說的,「與法為伍」,心思能夠與自在安定產生連結,會產生莫大之幸福。

其實簡簡單單一句話「一念無明,人生若夢」,如果真能夠多少領悟及貫徹,那就自然會少計較、少執着,逐漸地恬淡為人,清心寡欲,順應「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則孤獨與不孤獨,根本不在思想裏面。

延伸閱讀

怎樣才算一個真誠的學佛人?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a%a5%e6%88%90%e8%bc%9d/" title="Posts by 麥成輝"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麥成輝</a>

資深出版人,20多年前開始探索人生究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