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孤獨

您曾經感到孤獨?是您一個人時感到孤獨抑或在人群中也感到孤獨?

每逢假日時,在社群媒體裏總是充斥著大家跟朋友、家人或情人出遊的照片,對於獨自一人的您,是否會感到孤獨?或是與一群好友出遊,但內心還是感到孤獨?就像自己與外界失去了連結,而產生焦慮、不舒服的情緒?

孤獨不是一個人時才會感到的孤獨。當您認為自己無法融入他人時而感到不快樂或痛苦的時候,我們也稱它為「孤獨」。

孤獨英文是「 loneliness」,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無法用「客觀」來衡量。「孤獨」是您的大腦要激勵您尋求「社會連結」。因人類的原始生態就是如此,人是群居,是兩者之間的生物。[1]人為了生存需要與人的合作與聯繫關係,例如狩獵、生育等等,讓人能夠生存下去的基本條件,都不是可以獨自完成的。因此認知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認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大腦讓您有種「社交疼痛」(或心理疼痛)(Social Pain)[2]來確保您停止做出讓自己「孤立」的行為。麻省理工研究人員也發現這種痛苦來自於「中縫背核區域」的神經元,這塊區域因與憂鬱症相關而聞名。

郭朝順 院長
郭朝順院長

學期非常有幸的參加了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郭朝順院長主持的「佛學與心理學讀書會」,獲益良多。郭院長是思辯能力很強的人,而且博通古今,滿腹經論又好學不倦的學者,讀書會在他的主持下,大家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心理學對我而言是完全陌生,但因為與「人」有關係,所以特別想了解「人」、「人際」及「人心」的問題。三者看似單純,但似又龐雜難於捉摸。

這次的讀書會由我帶領,也是自 Covid-19 疫情以來,第一次回到學校實體上課,此次有實體與線上雙管道的學習,參加人數共約二十餘人。這次讀書會所讀的書,作者是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是由張老師文化出版《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下冊的第八章〈存在孤獨〉及第九章的〈存在孤獨與心理治療〉。此兩章,主要是探討「孤獨與死亡」與「治療師和病人」之間的關係及幫助。限於篇幅,本文僅以「孤獨」與大家分享。

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名詞是不理解的。例如甚麼是「存在的孤獨」?「存在」就「存在」;「孤獨」就「孤獨」,為何是「存在的孤獨」?在探究其意之後,恍然大悟。

孤獨並非只指形體上的孤獨,而是指心靈、精神上的孤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孤獨分為三種:人際孤獨、心理孤離和存在孤獨。

「佛學與心理學」讀書會
「佛學與心理學」讀書會

1. 人際的孤獨:就是一般經驗到的寂寞,意指與他人分離。它是許多因素產生的作用,例如:地理上的孤立、缺乏適當的社交技巧、對親密有極度衝突的感受、防礙適當社交互動的人格類型比如分裂型人格和自戀型人格,(比如分裂型、自戀型、利用型、批判型)。例如有時您在人群中,仍感到孤獨。甚或您與親密的人在一起時仍有的孤獨感。

2. 心理孤離:是指人把自己分隔成許多部分的過程,只有表面的互動但缺乏真實感則為「孤離」。佛洛伊德用「孤離」來描述一種防衛機轉,特别出現於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就是把不愉快的經驗從情感中剝離開來,阻斷其相關的連結,使之脫離平常的思維過程。

在當代心理治療舞台上「孤離」。不只用來指正式的防衛機轉,更常非正式地表示任何形式的自我分裂,所以壓抑自己的感受或慾望、把「應該」或「必須」當成自己的願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或埋沒自己的潛力,都被稱為心理孤離。

心理孤離是現行精神病理廣泛運用的典範,現代理論家如荷妮、佛洛姆、蘇利文、馬斯洛、羅傑斯和羅洛‧梅,都假定病理是「早年發生的障礙」造成自然發展而脫離軌道的結果。

3. 存在孤獨:人常常與别人和自己的某些部分分離,可是這些分離的背後有一種更基本、和存在有關的孤獨——即使和别人有最愉快的互動,即使有圓滿的自我認識和整合,仍然存留的孤獨。存在孤獨是指自己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也是指一種更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這也是三種孤獨中,作者著墨最多的。

在現代的社會,有孤獨感的人越來越多,因社會型態劇烈的改變,但我們的生理機制來不及跟上,當我們的大腦或身體來不及適應這個世界的變化,這種落差就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尤其現代生活科技的發展,造成生活型態的變遷,生活上更便利及忙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更大,能談心的對象變少了,讓孤獨感愈來愈嚴重。

根據相關研究,由於怕被拒絕而把自己關起來,拒絕走入人群,也不想認識新朋友,舊朋友也不再聯絡或在別人眼中,覺得您是不友善、難於溝通、不易接近的人,而陷入惡性循環。久了就容易引生「焦慮症」,會使我們壓力賀爾蒙升高,讓我們衰老得更快、免疫系統的下降、病情惡化,更可能變成憂鬱症或患上阿兹海默症(腦退化症)等。人若長時間不吃不喝會導致死亡,情緒也一樣,如果長時間的有「孤獨感」也可能導致走向死亡。

身邊很多朋友常有「孤獨感」,他們會談他們的煩惱及對孤獨感的無助。當我們在了解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感受時,或許我們就能跟「孤獨感」成為朋友,進而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但是如果這種情緒已經影響到您的正常生活,尋求專業的協助是必須的並不用害羞。因為尋求協助就是一種勇氣的表現。

一般人無法長久忍受存在孤獨,對抗存在孤獨的恐懼,主要的力量就是關係。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孤獨的,可是藉著「愛」與「良好的關係」可以彌補孤獨帶來的痛苦。

馬丁‧布伯說:「關係是一切的起源……(中略),美妙的關係可以衝破孤獨的障礙、壓制它的嚴厲規則,在自我與自我之間架起一道橋樑,跨越宇宙的恐懼深淵。」[3]如果我們在寂寞深淵之前被恐懼征服,就無法向别人伸出雙手,而得到改善。「人」並不是以獨立的實體存在,「人是兩者之間的生物」,如果人真實地與他人建立關係,就必須真正地傾聽他人,放下對他人的期待和刻板印象,讓自己在他人的反應中成長。

佛洛姆認為愛是「主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過程,這一點對臨床工作者非常重要。當面對病人抱怨寂寞、不被愛、不討人喜歡時,有豐富經驗的治療師總是探討相反的範疇:他們是沒有「愛的能力」。愛是一種正向的行動,不是被動的情感;是給予,不是接受。

「分離」是成長的一個過程,要成為獨立的生命,必經歷分離與孤獨,因為它所代表的意思是:自主、自信、自立(靠自己站立)、成為自己、獨立。不願分離代表不願長大,可是分離和成長的代價就是「孤獨」。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孤獨是給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並不等於空虛社交媒體可能會加劇孤獨感,但它也在幫助人們建立聯繫。

記得以前在讀書會中曾聽過一位學員分享,他的爺爺今年已經112歲了,每次去探望爺爺時,爺爺總是說:「我很孤獨,我活得太久了……我沒有朋友,因為他們都過世了。所有我愛的子女也都死了。在我這個年紀,幾乎所有人都死了——除了我還在這兒。」

也還記得曾有位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學員,母親因工作常不在家,她總是自己一個人過日子,有一天下班時,她站在熙來攘往的街口,駐足了半個多小時,卻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裏去……

此次讀書會,也討論到一個問題,就是有一天老公回到家,老婆渴望得到先生的關心,於是主動向老公表達,結果老公的回答是:「您不夠成熟,您要學會獨立。」相信當下老婆有很深的「孤獨感」。

諮商心理師 謝欣惠
諮商心理師 謝欣惠

在同學中,有位是資深的「諮商心理師」,她分享著說:「我們通常會好奇先生的內心發生了甚麼事,為何這樣說?先生或許可以成熟的應對,譬如主動關心太太發生甚麼?或者詢問太太想要甚麼,給予回應,又或者給她一個擁抱,甚至有些先生能夠從太太的表達中,感受到她的孤獨,對太太說:『對不起,可能我最近太忙,疏忽了您。感謝您願意跟我分享您的心事……』相信這會是一個比較具體圓滿的回應。」

個人也覺得愛是一種無私、心甘情願的給予(付出)並看到對方的需要,對他人身體和心理的需求有反應。當然現代人都非常忙碌,未必能時時做得如此圓滿,但當對方發出訊息「要糖吃時」能即時的回饋。相信這是比較圓滿的。

如何降低孤獨感

美國研究指出,有三個方法有助降低孤獨感:

1. 增強社會支持:不要害怕跟別人建立關係,多跟親友聯絡,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是被愛及有價值的。

2. 增加社會互動:可參加有相同的宗教或興趣的團體,增加與別人互動及連結的機會。

3. 糾正錯誤的認知:思惟與別人互動時的實際內容是甚麼?如何解讀這種互動?有沒有過度解讀別人的行為與意思?

這也是對治「孤獨感」最有效的方法。因在與別人互動過程中,先建立了「防衛機制」而導致錯誤的解讀別人的行為。

偶爾有「孤獨感」是一種正常的感受,每個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我們要先「接受它」,再檢查自己是不是常常過度專注於跟別人互動的「負面」行為或情緒。很多事對方並無惡意,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別人的行為。試著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可能不只幫助了自己,也可能幫助其他受「孤獨感」困擾的人。

無論您是怎樣的身份,都無法阻止「孤獨感」的來襲,因為它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孤獨的滋味是複雜的,好像是喝茶,剛入口的第一口可能又苦又澀,可是當你吞下去後,它卻會回甘,我們會在感受孤獨滋味的過程中成長。

主動選擇獨處,並不算孤獨。我是一位很享受孤獨的人,孤獨使我更有機會思考,看自己喜歡的書,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更有機會跟自己對話。因工作的關係,常常獨自一人在外,從此處飛到他鄉,從這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有時睡醒時常會問自己,今天我在哪裏?總要看看行事曆才確定自己的時空。雖然如此,我還是很享受孤獨的人。

本文作者陳芷涵(中間)
本文作者陳芷涵(中間)

佛教如何面對孤獨

記得2003年在法鼓山香港道場,參加兩天由楊蓓老師帶領的工作坊,一開始她放著輕柔的音樂,叫我們各自隨著音樂自由隨意的走,然後她輕輕的說:「我們來時一個人,走時也一個人……」,對我而言是多麼的震撼,為何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在那兩天裏,盡是向自己內心挖掘出最不可言說的自己,在兩天的過程裡,大家都毫無保留的挖清自己曾有的憤怒、委曲、怨恨、孤獨、無助、陳年的沉痾及隱蔽不可告人的事情和情緒,一層層的將它們剝落,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淚流滿面,那是一次次的懺悔及一再再清淨自心的洗禮,到活動最後,她問我們有沒有寫信給過自己?最後是每人寫給10年或20年後的自己。大家都潸然淚下、泣不成聲……但也得到一次心靈的解脫。至今依然深刻。在《無量壽經》云: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人因情執而憑添許多愁苦,人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與楊蓓老師帶領的情境相應。

在唯識心所中,查不到相對應「孤獨」的心所,但應與「受、想」心所有關。印順導師在《大乘廣五蘊論講記》裏說:

受蘊,「受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一種是樂,一種是苦,還有一種不苦不樂--無所謂苦、無所謂樂的。說得詳細一點的,有五種受。苦、樂、憂、喜、捨,就叫「受」。

「想」,簡單講就是「取相」。現在的心理學叫做「印象」。在修行上,想也是很重要,很多修行的方法叫「想」,比方說不淨觀就是不淨想,到最後是骨想、空想。

受、想都是一種心理作用,因其在我們平常對境界的認識上也好,在修行上也好,都有些特殊的重要意義,所以佛特別講受蘊、想蘊。

「受」是依「觸」而起,有了「觸」,就有「受」。

「受、想」在活動上是不離的,如根境和合有識生,三和合而有觸,觸而有受,受而有想。受從境起,如孤獨是一種感覺來說,它不能離境說孤獨,這境不能無取像而有受,所謂六受身和六想身,是不離識而有心所之受想等等。心所是作用,是活動,受有苦、樂、捨受,孤獨是一種「苦受」,也可能是捨受或樂受。「孤獨」應無體,或是以「受」為體,是分位假立。

「受、想」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它們都是不堅固而且沒有實體。正如水泡一樣,它們也是即生即滅,顯露出無常無實的特質。孤獨也是一樣,當「孤獨感」生起時的「苦受」或是自主性的孤獨,心的「樂受」或「不苦不樂受」,都是生滅無常,因為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孤獨又可以是境,境是中性;心念才有分別孤獨或不孤獨。

一般「孤獨感」(除了自主性的孤獨以外)都是源於「精神沒有寄托」,如果能將空閒的時間拿來做對佛法的學習、當義工或修行上參加法會、禪修、關懷弱勢團體等,不但可促進人際的互動,也可培福增慧,例如讀書、寫作、靜思都是獨自一人完成,是孤獨但沒有不快感,更不會有「孤獨感」了。如果我們能依三法印安於中道,我們就會跟孤獨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孤獨將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智慧的曙光。只要不是長期的孤獨感,保持正面和自然的心態去面對,一切都是自然的。疫情延續了兩年,此刻的您是否已學會與孤獨和平共處了?

當您的心是快樂的,人也就幸福了,願一切美好都跟隨著您。

延伸閱讀:

不再孤獨


[1] H. Kaiser, Effective Psychotherapy :The Contribution of Hellmuth Kaiser, ed, L. Fierman(New York: Free Press,1965)

[2]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的定義,「因實際的或潛在的身體組織受到傷害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感覺和情緒體驗,被視為生理上的疼痛(physical pain)」,也就是指身體損傷引起的痛;而「與親近夥伴或社群,因實際上或潛在性的心理距離所引起的痛苦經驗,則被視為心理上的疼痛(social pain)」,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心痛的感覺。

[3] Perls, Gestalt Therapy Verbatim, P.79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louisachan/" title="Posts by 陳芷涵"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芷涵</a>

暨南大學文學碩士、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碩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