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孤和獨

人都怕孤獨。可是細心想,孤和獨還不是一回事。我們雖然怕“孤”,但是卻很想“獨”。

獨的意思是一個人。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獨是必然的。在中文裡,獨字所配的詞雖然有“獨裁”、“獨斷獨行”,但基本都是好詞,像“獨立”、“獨特”、“特立獨行”。任何文化的哲人都提示我們獨的意義,鼓勵獨立人格,獨立思考。

孤卻不一樣,孤原意是幼而無父或母,這明顯不是好情況。引伸而來,有孤字的詞,沒有甚麼好東西,像“孤立”、“孤清”、“孤苦”、“孤兒”、“孤辟”、“孤注一擲”,甚至稱孤道寡也好不到哪裡去。可知“孤”和“獨”雖然意義相近,內涵卻大不相同。所以“孤立”和“獨立”,完全是兩回事。

人不想孤獨,這大概是我們的基因裡帶來的,我們天生不想離群。

有些動物不是群體動物。老虎就喜歡孤獨,除了交配、虎媽媽育兒外,牠們總是獨來獨往。據馴獸師講,那怕在馬戲團裡,老虎也不喜歡受照顧。你把食物給了牠,你就走開好了。

我們不是老虎。我們總是怕孤獨,想有伴。

找朋友聊天,與親友閒話家常,甚至嘴碎的人張家長李家短,這都是人為了要擺脫孤獨感的活動。我們罵報紙新聞煽情無聊,罵電視劇胡鬧,卻仍然邊罵邊看,很多朋友說,因為不想對大家的話題無知,搭不上嘴。

怕“孤”,令我們不敢“獨”。我們寧願失去自我,也不想失去人群。

孤獨確實很難受,因為孤獨帶來寂寞。我在外國住的時候,有兩三個星期,朋友同學都回家了,我一個人守著宿舍。冰天雪地,四顧無人。電話常常響起,都是找已回家的同學。我變了接線生,聽到人聲,但是接觸不到人情。在空寂之中,天天盼著郵差派信,可是盼望往往落空。看派過信的信箱空空如也,那心情下沉得更厲害了。日夜翹首以待,有時盼到的信只有幾行字。那時刻,反覆讀著那幾行字,無聊地延續著蒼白的快感,只是為了不要面對寂寞。

現在有電郵,有便宜長途電話,有社交網絡軟件,不再有這種盼信的寂寞。不過人還是會孤獨。許多人結婚找個伴,但不相知的話,豈不依舊孤獨?朋友滿天下,知己無幾人,這種感覺也是孤獨。在眾聲喧嘩裡的孤獨,令人更感寂寞。

為了逃避孤獨,我們不提異議,不做別人不認同的事,甚至不敢創新,不敢獨立。偏偏人長大就是一個學習獨立的過程。身體獨立之餘,思想也要獨立。

獨立思考的人不隨波逐流,反省過後,敢於獨排眾議。

可是世界上總有人不欣賞別人的獨立人格,想用“群”的力量去孤立對方;人生在世,也難保會碰上需要獨善其身的世道。所以獨立的人雖然不嚮往孤獨,但也不逃避孤獨。今天陶淵明是受人推崇的大詩人,讀他的詩集,那種孤獨感卻揮之不去,才明白為甚麼他要以酒醉來排解。“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保持人格獨立的人,都敢於付出面對孤獨的代價。

嘗過寂寞,而沒有被摧毀,追求獨立的勇氣就會增加。年輕時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去旅行,這種沒有危險的孤獨經歷,是很寶貴的。我慶幸自己年輕時曾經短時間孤獨。

怎樣在人群中獨而不孤,是一門學問。

關於“群”和“獨”的問題,就是社會和人的關係問題。在那麼多哲學家裡,歐洲哲學家最擅長從制度角度思考,孔子則最常從個人自處的角度來考慮。拿後來的儒家思想來批評孔子,我覺得太委屈了他。孔子也鼓勵人獨立思考,所以他反對學而不思。《論語》講反省,反省是很個人的活動。

無論群和獨,過於強調都容易走偏。孔子叫人慎獨,一個人的時候也不該胡來,同時又提醒我們,應該“群而不黨”。儒家和莊子都說過類似“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密”的話,因為交情保持一定距離,有助頭腦清醒,不容易陷進黨同伐異的漩渦。

“獨”和“群”的平衡,是一個如何找尋自我,又融入大我的問題。這是每個人的問題,也是群體永遠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