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命運?這是佛經中,貧窮夫婦變成富豪的故事……

圖:Pixabay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人生沒有定型,只要改善自己的身口意,自然就能改造命運。《賢愚經》中提及一對貧民夫婦的故事:因為發心修行布施,而改變命運,成為富人。

從前在羅閱祇國,有一位婆羅門十分貧窮潦倒,不管如何努力工作,仍然缺乏衣食,生活困頓。他走投無路,四處問人:「在這世上,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得享現世福樂,豐衣足食呢?」

有人回應:「當今佛陀住世,廣度眾生,他的弟子如摩訶迦葉、大目犍連、舍利弗、阿那律等,都常常悲憫貧苦眾生,教導他們行善,遠離困厄。如果你以敬信之心,設齋供養這些賢士,就能如你所願,獲得福報。」

婆羅門聽後大為歡喜,於是前往都城大街行乞,並以獲得的財物,以虔誠心供養各位尊者的飲食。

期間,僧眾勸請婆羅門的妻子差摩受持八關齋戒。差摩於是發心虔敬持守淨戒,僧眾受齋後便各自返回精舍。

另一邊廂,羅閱祇國王瓶沙王出城遊山玩水,路上遇見一個罪人被綁在路邊,奄奄一息。那人看到國王,哀求他給予食物,瓶沙王心中不忍,便答應派人送食。

後來瓶沙王事忙,晚上才想起這件事,不禁後悔:「我之前答應了他的,怎可以食言呢?」於是立即派人送食。

但是皇宮上上下下,沒有一人願意前往:「現在半夜三間,恐怕路上有猛獸、惡鬼、羅剎害命。我們寧願死在宮裏,也不願意冒險。」

瓶沙王於是下詔:「誰能送食物過去的,我賞賜黃金千兩。」還是沒有人願意去。

差摩心想:「我常聽人說,受持八關齋的信眾,可以免受惡鬼、毒獸等惡災的傷害。我不妨前去送食。」

她前往皇宮求見國王,瓶沙王說:「妳送食物回來後,我一定賞妳千兩黃金。」

差摩出發後,虔心持受齋戒,一路上平安無事。期間,她遇到了一位剛生完孩子的羅剎女,名為「藍婆」。藍婆又飢又渴,一見到差摩,就想吃掉她;但差摩因為持守八關齋戒的功德,令藍婆心有忌憚,無法靠近,只好向差摩乞食。

差摩馬上拿了一些食物給她。藍婆十分感激:「謝謝妳救了我。不知妳要到哪裏去呢?我家有一甕金子,想送給你作為報答。」

差摩於是將送食的事告訴她。藍婆說:「我有個妹妹叫阿藍婆,如果你看到她,請代我問候,並告訴她我生了孩子,身體安隱。」

差摩遇到阿藍婆後,依言轉達。妹妹心中歡喜,也送了她一甕金子,同時又請她在前行的路上,問候弟弟分那奇。

差摩看到分那奇後,也照樣轉達了信息。分那奇不但給她一甕黃金,還為她引路,順利給罪人送食。

差摩完成任務後,前往皇宮領受賞賜。加上藍婆一家人送贈的三甕黃金,家裏從此十分富裕。

後來,國王也聽說他們一家人福德深厚,授予官職給婆羅門。兩夫婦從此對佛法深信不已,發心護持佛教,更施設大齋會,供養佛陀和眾弟子。佛陀開示法要,讓他們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

佛陀曾說:「應時行施無輕慢,歡喜授與不希求,能於此業常勤修,所生當獲大財位。」(《須摩提經》)適時布施,不生輕慢;歡喜布施,不求回報,如此精進修行,就可獲得很大的福德善果。

命運是自業所造,習慣、信仰、感情、權勢、欲望等,都可以左右我們的命運。因此,一事一物、一人一財,只要我們培養正確的觀念、樹立堅定的信仰、廣結良善的人緣、嚴持清淨的戒律,能夠如此,不但不為命運所控制,並且能夠自由自在地改善命運[1]

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錢布施,在佛門中,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讓他人有機會聽聞佛法)、無畏施(助眾生消除憂怖、苦難)。而不管是哪一種布施,最大的功德,是「無相布施」(不望果報、利益而做的善事)。

布施、持戒、結緣等各種善行義舉,都可以招感好運的到來。所以佛教希望人人能夠把握難得人身,積極的去開創美好的命運[2]


延伸閱讀: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明海法師談關於「初發心」(中)


[1] 星雲大師全集《如何改變命運》

[2] 星雲大師全集《民俗》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