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治憤怒──唯識「心所」應用淺談

圖:Richard Lee

唯識言每人都有八個「心識」[1],每個心識生起時,必有其附屬的「心所」並起,而五十一個心所[2],又可分為六大類[3]。本文無意詳述每個心所的作用,只想借用唯識的心所法,去輔助我們理解心識的運作,希望能將心所法活學活用。

曾經訪問[4]一位研究自殺問題的臨床心理學家,他接觸過多位曾企圖自殺者,並與他們事後詳談,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他亦接觸過警方的談判專家,研究在勸阻自殺的過程中,有甚麽輔導技巧,能打動當事人,令他們回心轉意。

根據這位臨床心理學家的研究,企圖自殺當刻,當事人多數是處於精神混亂的狀態,其他人與他談甚麽、說甚麽,當事人都未必全聽得進耳。其實我們也許亦有類似經驗,當自己心事重重時,真是聽而不聞,何況是處於精神混亂的情況呢!所以唯識心所就有「遍行心所」[5]這個重要的分類。如果對方的遍行心所不是對向我們的說話,這樣根本就沒有溝通可言。所以,當我們欲與人談話時,先要確定對方的遍行心所是否對向著我們呢。

說回警方談判專家所用的技巧。當到場勸解企圖輕生者時,他們都是先用心去聆聽,順著當事人的心情去介入溝通。換句話說,「聆聽」就是重要的輔導技巧,它是開啟溝通的鑰匙。當我們需要勸解別人時,緊記用心聆聽。

開啟溝通之後,談判專家又是如何規勸對方放棄輕生念頭呢?他們會從當事人的背景中,找出令他掛念的人──可能是當事人的父母親、配偶、子女、親友等,判定是這個對象後,談判專家就設法令當事人想到,他的輕生對這些人產生的傷痛。這些說話,不是說一次、二次、三次;很多時要不停重複地說,直至能進入精神混沌的當事人耳內。說話內容簡單,不是甚麽大道理,也不是怎樣分析問題解決疑難;但是只要當事人能將這些說話,聽進耳內,引起感觸,就有機會扭轉他輕生的意欲。

筆者也曾訪問過一位精神科醫生[6],他亦曾受抑鬱症影響而企圖跳樓自殺。他回憶當時情景:他站在家中露台,本想一躍而下,突然間想起了妻兒,就是這個牽掛,救了他一命。

雖然不是每一宗輕生事件的轉捩點都如此,但是從這些經驗看來,當事人的一念牽掛,確是改變尋死意欲的重要力量。為甚麽「掛念」能起這種力量呢?我們試從唯識的心所角度,去看看那是甚麽的一回事。

在唯識的五十一個心所中,沒有「掛念」這個心所,但掛念背後的意義就是愛、就是不忍愛人受傷害、就是慈悲。從這個層面去分析,當事人的心識裏,或許就是「善心所」[7]中:「無瞋」及「不害」等心所,所生起的作用。

「無瞋」這個心所,因為字面的意思是「沒有瞋恚」,所以經常令人誤會,以為無瞋就只是沒有嬲怒,即使面對挑釁也不生氣而已。其實無瞋不只是不嬲怒,它還是慈悲心的「慈」[8],也近似中國人所說的「仁」。這個無瞋心所,它具有積極的力量,能壓低憤怒,之所以稱為無瞋,就是指它能克制「煩惱心所」中的「瞋」心。另一方面,「不害」亦是學術上的用語,不害的本質其實是悲心[9],是同情心之意,亦近於中國人所說的「惻隱之心」。所以,當無瞋與不害生起時,就有力量去克制瞋心,以及可能伴隨出現的,如「忿、恨、惱」等隨煩惱心所。

或許讀者會問,於企圖輕生者的心理中,何解會突然提到瞋心這種憤怒心呢?當一個人走上輕生之路,很多人都可以理解為:某些事件引發到當事人對生命感到灰心、沒有希望、無意義、無能為力等等。除事件的引發之外,其實個人性格亦是誘因之一。在多項性格因素中,「容易動怒」就是其中一項,它更被視為評估一個人自殺的危機誘因[10]

在自殺行為的研究中,專家發現憤怒與自殺行為關係密切[11]。若以人際關係的理論去解釋憤怒的出現,其背後的原因眾多,例如:有人視自己為別人的負擔,因而對自己產生憤怒;有人則以自毀行為發泄憤怒,亦有人以自殺作為報復手段……。處境不同,各人憤怒的原因亦各異。雖然如此,由憤怒發展到自殺行為,那刻卻都是出自「衝動」。

若從唯識來看,那一刻自殺心念的衝動來源是甚麽呢?是甚麽心所引發的作用呢?以六大類心所來分析,那必然是「煩惱心所」[12]及「隨煩惱心所」[13]了。煩惱心所,顧名思義[14],就是當這些心所發動時,我們的身、心,都會煩躁而惱亂。換句說話,就是我們所說的「衝動」之意。在煩惱心所之中,瞋心所的發動,更顯而易見了。

讀過唯識,了解到當因缘條件和合時,心所就會生起,若當事人被「煩惱心所」主導,能夠幫助他脫離困境的,不一定要說甚麽道理,分析甚麽問題,反而設法讓「善心所」生起來,更可緩和當刻的衝動,化解危機。當我們身邊有人極度生氣時,說理未必奏效,想想如何讓他生起「無瞋」、「不害」等慈悲心,也許更能讓當事人的憤怒消減。

從預防方面,若有人的性情易怒煩躁,從唯識的角度看,就是說那人的瞋心所經常發動起來。若要緩和易怒的性情,平日製造環境,誘發他生起「無瞋」、「不害」等善心所。具體的方法,例如,佛教常用修行方法─「慈悲觀」;在日常生活上,多鼓勵他作幫助別人的慈悲善行,這些都是對治瞋心的方法。

本文只是簡簡單單將唯識的心所法,對照於我們的經驗上,希望引起各位讀者的興趣,深入唯識義理,將之活用,助人助己。


[1]  八個心識: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2] 五十一個心所: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睡眠、惡作、尋、伺。

[3] 六大類:(一)遍行心所、(二)別境心所、(三)善心所、(四)煩惱心所、(五)隨煩惱心所及(六)不定心所。

[4] 資料取材:東華三院「友心情」網上電台的節目──「將年輕人從自殺邊沿拉回來」。

[5] 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

[6] 資料取材:東華三院「友心情」網上電台的節目──「當醫生患上抑鬱症」。

[7] 善心所:共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8] 羅時憲《唯識方隅》第72頁:「無瞋,亦名慈,於違逆境無恚,為自性;對治瞋恚及能作眾善,為業用。」

[9] 同上,第73頁:「不害,亦名悲,即無瞋上於諸眾生不為侵損迫惱之功用。此亦依無瞋之分位假立,無別體。」

[10]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網頁提到「自殺危機」的誘因,其中個人因素──性格衝動、容易動怒及有暴力傾向──是其中一項 (http://www.sbhk.org.hk/road_help.php)。

[11] Niki Antypa, Alessandro Serretti: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ger in Suicide Risk”,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14;11(3):255258

[12] 煩惱心所:共有六個: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

[13] 隨煩惱心所:共有二十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14] 羅時憲講授,《成唯識論》講記──附《百法明門論》,第268頁:「『煩』字,指『躁』、『焦躁』,這個『躁』字是『足』字部…『煩』的意思是『躁』;『惱』是指『亂』…即是說我們有一種不是好的心所,當它生起作用的時候,會令到我們的身、心都煩躁而惱亂,所以稱為『煩惱』心所。」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