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在面對疾病及壓力下仍保持安康?從佛法看「有益健康模型」:理解、應付及意義

圖:網上圖片

面對人生不同的逆境,若未能適應及處理便會產生壓力,壓力過大就會影響身心健康。現今已有很多實證研究探討壓力的成因及減壓的方法。其中一個最引起筆者興趣的研究,就是醫療社會學家安東諾夫斯基(Antonovsky)教授提出的「生命凝聚感」(Sense of coherence,SOC),這是「有益健康模型 」(Salutogenic model)中的核心概念。SOC 認為當個人可以理解其生活的經驗,應付生活事件的要求及取得生活的意義,便最能適應生活的挑戰及壓力。不少相關的研究都證明SOC與個人在面對疾病及壓力下仍保持安康的結果有密切的關係。「上醫治未病」,以增強健康及抵抗力為本的「有益健康模型」已成為補足傳統「病理模型」(Pathological model)的另一主流。SOC由三個主要概念組成:「理解」 (Comprehensibility)、「應付」(Manageability)及「意義」(Meaningfulness)。

套用SOC的建構,佛法義理更突顯出其應用價值,亦可為將來相關實證研究提供豐富的理論基礎。「理解」屬認知層面,佛說的無常、無我、苦、空及因緣法,解釋了一切世間現象的本質是短暫多變及虛偽無主。正如身體健康、人際關係、職業、財富等都必然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另外,因果業報說明善有福報,所以各有前因,不用妒忌別人;自作惡業,承受惡果,理應甘願接受。更重要的是果報並非注定,可從改變因開始,「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現實有了正確的理解,就算處於困境,也較易接受改變,從而調整心念,不致長期陷於情緒幽谷。

「應付」歸納為可應用的資源及方法。佛法的「六度波羅蜜」可對治「三毒」:布施及持戒調節欲望(貪);忍辱、精 進、禪定安穩情緒(瞋);智慧更新見解(痴),令心智更清 明具彈性 。透過「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的修習,可提升心的質素及力量。強化內在的資源基礎,保持平衡的心態,均有助應對挑戰。佛法的「四攝 :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亦有助修正身、口、意的習性,廣結善緣。建立緊密的社會網絡,在應付困難時,可提供適時的外部支援。

「意義」屬於動機層面,「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發願令眾生離苦得樂,決意修習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利他。經歷逆境,令個人也可感受別人的痛 苦,產生同理心。此外,「煩惱即菩提」,克服艱難也可令個人成長,有能力去處理更大的挑戰,又有更充實的條件去幫助他人。如哲學家尼采所言「知道生命的意義,就能承受各種苦難」(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意義是令人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主要動力。

佛法成就智慧與慈悲,只要常勤修習,必定能提升生命的凝聚感,有效應對各種挑戰及壓 力,活出健康的人生。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47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延伸閱讀:

如何找到豐盛的心靈財富?原來我們自身已擁有開啟寶庫的鎖匙……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