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止(四)

調象圖與九住心

有說:調心如調象。未經調伏的心,如醉象一般,不受控制,橫衝直撞,不自覺地把周遭的一切破壞掉;但若懂得把牠馴服,令牠受到我們的控制,聽從我們的指令,即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如能夠幫助搬運木材建設家園等等。同樣,若我們不懂控制自心,即如醉象,造下種種不善業而不自知;但若能把自心調伏,使它受控,便能運用它強大的力量,成就智慧,斷除煩惱。

西藏流行一幅唐卡,名為「調象圖」,此圖畫以黑象表示未經調伏的散亂心,以白象代表已被我們馴服的定心。從失控的黑象漸漸變成受控的白象,圖畫以九個階段表示,此即是「九住心」的過程。

九住心--從散心到定心的修習方法

九住心,說明了我們如何把日常的散心狀態調校到完全專注的定心狀態。因此,若想有系統及步驟來了解及學習佛教的禪定方法,這個九住心是不可不知的。

論述九住心的經典,主要有《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乘莊嚴經論》及《六門教授習定論》等。另外,對於九住心的實修指導,藏傳佛教格魯派始創人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裏的〈奢摩他〉一章,是十分值得大家參考的。下文對九住心的講解,主要依據《瑜伽論》。

甚麼叫「九住心」?即:1.內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調順、6.寂靜、7.最極寂靜、8.專注一趣、9.等持。[1]

1.內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2]

九住心的第一階段是「內住」。開始修止時,首先要收攝自心,把馳散於外在色、聲、香、味、觸的心拉回來,切斷(不去注意)感官與外界的接觸,只是把心向內集中專注於意識裏某個選定的所緣境(如:佛像)。透過向內憶念所緣境,「令」心「住於內」境,「不」向「外散亂」,這就是修止的第一步:「內住」。這是把心的專注力從對向外境轉換到對向內境的階段。

2.等住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麁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3]

第二階段是「等住」。「等」是連續的意思;「等住」是指,令心相續地專注於、集中於所緣境之上。

初學修止時,很難繫縛內心,令心不向外流散的。這是由於我們長久積習下來的那種心猿意馬的習慣性(其性麁動),令心很難去連續的、完全的專注於所緣境(未能令其等住、遍住)。因此,我們需要以堅決的、沒有間斷的、誠懇殷切的心態,令心相續專注於所緣境(相續方便),以及透過止息所緣境以外的其他念頭,令心清淨不受干擾(澄淨方便)。如此練習下去,意識裏的所緣境,會漸趨穩定及在質感上變得明顯清晰。這是令所緣境由粗糙變微細的階段。

3.安住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4]

「安」是「安置回來」的意思。在練習「內住」、「等住」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失去所緣境——「失念」的時候。當發覺到自己失去對所緣境的專注,要立即把心拉回來,把心「安置」回到「內境」,即是「安住」。這是從失念回到正念的階段。

4.近住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5]

透過不斷地「等住」、「安住」,到了「近住」階段,已經能夠「親近念住」,即是說,在專注於所緣境的過程中,即使偶爾失念,都能夠很快把心安置回來,心不會走得很久或很遠,只要一失念,它馬上回,故名親「近」念「住」。換言之,這時候心已漸漸受控,它與你很接近,因此不會走遠。這是心開始被馴服的階段。

以上四個階段,在《瑜伽論》裏都稱為「住」,是在說明安住所緣(住心)的過程。而接下來的「調順」、「寂靜」及「最極寂靜」,描述了如何降伏在修止過程中出現的煩惱,是在說明「降心」的過程。

5.調順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6]

「調順」,是指調順內心,不令十種相(煩惱)干擾我們專注的心。在修止時,有十種東西會令我們的心不能集中,引起散亂,此即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十相」。若在修止時內心出現了這些相(影像),應該先了解這十相的過患;然後透過清楚知道這十相為障礙心的專注力的過患,令心不去隨逐那些相,並使自己從新集中精神,專注回所緣境上。

舉個譬喻來說明。試想像一下這個處境:我們要捧著裝得平滿的油鉢,走過一條琳瑯滿目、誘人熱鬧的大街,期間不可把油弄倒;同時,一位手持大刀的劊子手緊隨我們身後,假使我們一不小心,把油弄倒,即使只是一滴,劊子手都會毫不猶疑的舉起大刀把我們的頭顱砍下來。

在這個譬喻裏,琳瑯滿目、誘人熱鬧的大街,是譬喻種種干擾我們專注力的東西(「十相」及下文所說的「惡尋思」、「隨煩惱」);平滿油鉢,譬喻安住所緣境的心;隨行的劊子手,譬喻過患想。由於有這個劊子手(過患想),所以當我們走過熱鬧大街(遇到各種干擾專注力的煩惱)時,能使我們慬慎的保護油鉢(保持對所緣境的專注),不令倒掉(不令所緣境失掉)。

以此「過患想」來調順內心,令心再次集中起來,不令流散,即名「調順」。調順階段,主要是對治十相。

6.寂靜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7]

「寂靜」是指寂靜內心,主要對治「惡尋思」與「隨煩惱」等令心擾動之法。「十相」是外在的、較為粗顯的煩惱;「惡尋思」與「隨煩惱」是內在的、較為深層微細的煩惱。

「惡尋思」是指內心攀緣一些能令人生起貪欲、憤怒等使內心不令寂靜下來的影像,引發尋思,故名「惡尋思」,主要有六種[8]。「隨煩惱」在這裏是指「五蓋」——五類障礙禪定的煩惱,即貪欲蓋、瞋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疑蓋(關於五蓋的詳細解說,見《瑜伽論》卷十一)。對治「惡尋思」及「隨煩惱」的方法,與對治「十相」一樣,清楚知道它們為過患,不隨逐它們,令心專注回所緣境上。

7.最極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9],是故名為最極寂靜。」[10]

經過「調順」與「寂靜」兩個階段,基本上令心不專注的各類煩惱已經能夠被降伏,即使偶爾失念,「惡尋思」及「隨煩惱」這二類較為深層的煩惱仍會生起,但當它們一現起,就立即把它們斷除消滅。在這階段,心已經具有很強的正念與正知的力量,很快的說可以專注回所緣境上。這就是「最極寂靜」。

8.專注一趣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11]

經過「住心」(從內住到近住)及「降心」(從調順到最極寂靜)的過程,現在已經有能力把心完全穩定下來。這時候心能夠連續的、專注於一個所緣境而不受干擾,故名「專注一趣」。但這時候,仍然需要一點努力去維持這個心一境性的狀態,故說「有加行、有功用」。

9.等持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12]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數修、數習、數多修習),最後能夠不費勁地,把心相續安住於所緣境而沒有一點散亂,平等持心於所緣境上,就是「等持」。「專注一趣」與「等持」都是定心的狀態,分別在於前者仍需一點點的努力去保持其狀態,後者已純熟到能夠自然而然,毫不費力地專注於一境。

九住心雖然各有不同狀態,但其共同特徵都是於境不散(心對向所緣境不散亂)、不異(心不會轉變其他境相)、不離(心不會離開所緣境);[13]這是修習九住心的三個基本原則。

成就九住心的六種力量

有六種力量,可以成就九住心,分別是:1.聽聞力、2.思惟力、3.憶念力、4.正知力、5.精進力、6.串習力。[14]

成就「內住」,需要聽經聞法,先了解禪定是甚麼,甚麼是所緣境,如何把心從外境攝回專注於內心等等,才有辦法把心穩定下來,這都是依靠聽聞佛法的力量——聽聞力。不僅聽聞,還要對所聽聞的內容作出消化、思惟,這種「思惟力」比聽聞力更深刻微細,是成就等住的力量。憶念力能夠把因為失念而掉失所緣境的心,再次專注於所緣境上,以成就安住與近住。然後以正知力來知道修止時出現的各種煩惱,以為過患,來「調順」、「寂靜」煩惱。再以精進力去壓伏煩惱,令其不生,以使心能夠不受干擾的專注一趣。最後以串習(即:慣習)力來成就最後的等持。

九住心與四種作意[15]

「作意」基本的意義是注意力;這裏指在修習九住心時,心投向所緣境的專注力。在內住與等住的階段,需要很大的努力去保持對所緣境的專注,這種專注力,稱為「力勵運轉作意」。由安住至最極寂靜的階段,專注力漸漸強化,但有時候仍會被煩惱所間斷,這叫「有間缺運轉作意」。在專注一趣的階段,已經能夠無間斷的專注於所緣境,這時候稱為「無間缺運轉作意」。當能夠毫不費力、自然而然的完全專注於所緣境而不散亂,就稱為「無功用運轉作意」。

綜合上述所說,以圖表總結如下:

以上是「九住心」的基本定義及修習方法。各位讀者如有興趣,不妨把《調象圖》與此九住心互相參照一下,看看能否解讀到《調象圖》所要表達的意趣?

等持+輕安遍滿 = 證入初禪

在修習九住心的時候,由於心越來越專注及平靜,會漸漸遠離煩惱所帶來的身體及心理上的粗重感,而引發出身體及心理上調暢安穩的感覺,此即是輕安[16]狀態。當我們把心訓練到等持階段,加上輕安的感覺遍滿全身心,無有遺餘,這時候就可以稱為證得初禪了。

在修止的過程中,輕安出現時會有怎樣的感覺或徵狀?留待下次再說。


[1] CBETA, T30, no. 1579, p. 450c18-20

[2] CBETA, T30, no. 1579, p. 450c20-23

[3] CBETA, T30, no. 1579, p. 450c23-27。

[4] CBETA, T30, no. 1579, p. 450c27-29。

[5] CBETA, T30, no. 1579, pp. 450c29-451a2。

[6]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2-6。

[7]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6-10。

[8]《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CBETA, T30, no. 1579, p. 803a18-27)

[9] 變吐:「食物變壞了想立即吐出來」的意思。

[10]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11-14。

[11]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14-16。

[12]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16-19。

[13] 呂澂:「如是九住,雖狀態各殊,然均能於境不散、不異、不離,得為名住。」,《呂澂大師講解經論(下)》,頁559,大千出版社,2012。

[14] CBETA, T30, no. 1579, p. 451a19-b1。

[15] CBETA, T30, no. 1579, p. 451b1-8。

[16] 《顯揚聖教論》卷1:「輕安者,謂遠離麁重,身心調暢為體,斷麁重障為業。如前乃至能增長輕安為業,如經說:適悅於意,身及心安。」(CBETA, T31, no. 1602, p. 481c12-14)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