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老師留下的另一個思考──現代醫患關係

對於台灣的醫科生來說,大體老師並不是教具,是他們學習生涯裏的恩師。
對於台灣的醫科生來說,大體老師並不是教具,是他們學習生涯裏的恩師。

又是一個小巧合,採訪關於大體老師的紀錄影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放映後不久,筆者偶然重看日本電影《大病人》(1993年,伊丹十三導演)。故事中一位電影導演得了癌症,他將近離世時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然電影對現代醫療制度中的醫患關係也有很深刻的描寫──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中導演陳志漢(Maso)想要帶出的其中一個議題不謀而合。

大體老師與醫科學生

Maso追蹤拍攝的大體解剖課程有一個很特別的傳統,相信不會出現在台灣以外的地方:醫科學生必須在開課之前,先拜訪大體老師的家屬,透過家人認識大體老師。片中大體老師林太太的丈夫,向到訪的醫科生展示妻子的照片──她生前是一個怎樣的人、曾經過著怎樣的人生──望著照片中正在做瑜伽的老伴,林先生突然哭了起來。年輕的醫科生們大概首次面對這種情況,頓時顯得有點不知所措。

Maso一開始想要探討的,也是映後問答環節上觀眾最感興趣討論的部分:如果醫科學生不認識林太太的話會不會更好?「當遺體變成了相熟者時,要怎樣去解剖?但如果這課程不需要去認識大體老師的話,影片就沒有那麼值得去拍攝了。」Maso覺得這是學校的出發點,大體老師不只是一個教具,讓學生知道「老師」奉獻身體去教導他們是很重要的。

放映當晚有些醫科學生特意來觀看這部影片,席上也有一位在香港大學教醫學倫理的台灣老師分享感受。他認為這做法在學理上是有意義的,眼前的大體老師,正正提醒他們,人的情感如何透過複雜的身體構造和神經產生;這防止醫科生過於感性、給情緒淹沒理性思考。Maso拍攝出醫科生們理性地學習、完成解剖;情緒卻留在課後才表達出來──縫合「老師」並跟她握手道謝,甚至會在學期完畢後去拜祭。他發現學生原來一直對大體老師心存感激。

解剖課完結,醫科生們出席林太太的葬禮。
解剖課完結,醫科生們出席林太太的葬禮。

醫生與病人

「治療時的理性(思考)以及對病人的情誼,兩者並存的話,醫療才是比較完善的。」影片除帶出生死、遺體使用權等議題外,也希望點出醫生跟病人之間的關係。Maso認為如眼前病人是相熟的,醫者會跟醫治陌生人時有不一樣的表現;對病人來說,生病時也會想找認識並了解自己的醫生醫治。在台灣,大體老師的概念就是這樣,面對的遺體若是認識的,醫科生會更用心地對待他。將來成為醫生時,也會好好跟病人建立關係。然而,在全民健保制度下,資源錯配導致醫院設施、醫療人才及技術供不應求。醫生沒辦法先了解病人,就得直接去醫治。病人與醫生間的不良溝通,衍生很多醫療糾紛;所以導演才希望透過大體老師的教學去討論這個問題。

解剖課開始前,林先生把太太的照片找出來,準備與醫科生們見面。
解剖課開始前,林先生把太太的照片找出來,準備與醫科生們見面。

死亡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一個忌諱,不過近年大眾多了這方面的思考和討論。除了文首提及的電影外,筆者最近又因為某些原因接觸到陳曉蕾主編的《死在香港》系列,當中剛好也有談及死亡與醫療和社福制度的關係;書本更以不同角度探討香港的死亡問題。如果對以上題目感興趣,不妨一讀。

延伸閱讀:

關於所有人的生死課──《死在香港 流眼淚》

身後事的百科全書——《死在香港 見棺材》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2014 )

目前的版本為參賽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十五分鐘短版,故事只說到解剖課開始之前;完整九十分鐘長片版由於剪接需時,預計明年年底才可以上映。接下來導演打算先將林先生與太太之間的故事濃縮成二十五分鐘作放映。

《醫院》(2015)

Maso今年另一部入選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影片,講述一間地區醫院受健保制度影響,因經營困難而面臨轉型;當中也涉及台灣醫療制度的議題。

關於這兩部影片或導演其他作品的最新消息,可留意「舊視界文化藝術」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eclassicvision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