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修行以菩提心為動機,其利益亦不可思議

我們常談的所謂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的概念就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追求無上菩提果位的欲望(希冀之心)所攝持的大乘入門之殊勝心。

這個殊勝的大乘入門之心,受利他的欲望與希求菩提果位的欲望,兩個欲望的攝持(相應助伴)。其中利他的欲望是主旨,希求菩提果位則是附帶性的條件。譬如:渴者求飲,水是其追求的主旨,盛水用的器皿則是附帶性的條件。有了盛水用的器皿,才能拿到水;同樣,為了達到利益眾生的目的,必須首先要達到究竟的菩提果位,才能具備利他的條件。所以,菩提心實際上就是一個為了利益他人而希求佛位的殊勝希求心。

然而如此定義,難免會有些疑惑,佛陀所具備的菩提心,難道還是追求佛位的希求心嗎?佛陀不是已經證得佛的果位了嗎?這些疑問是辯經場中爭論不休的問題,這裏就暫且擱置不論,應該在「殊勝希求心」這一點上有特殊性的區別意義。總而言之,只有發起這樣的菩提心,才能進入大乘的行列,亦就是入門於大乘佛教。我們修學的雖然是大乘佛法,但是否進入大乘之道,還有待於是否發起菩提心。所以說不要以為我們是學藏傳佛教的,自然而然我們就是大乘道者,是否進入大乘道,還需用發心這個標準來衡量。所以,平時修行之時(諸如禮拜、供水、供燈、繞塔、齋僧修法等等),發起菩提心很重要的,一切的修行有賴於其動機如何,如果以菩提心為動機,那將是大乘的修行,其利益亦就不可思議!

菩提心可以分為:願心與行心兩類。願心,就是發起這樣的希求心,但還沒有進入修持六度等實際行動階段的菩提心。行心則是進入實際行動中,受六度修行攝持的菩提心。猶如一個人發願要去五台山朝聖,但仍可分為還沒有啓程的階段與已經在路上的階段。


修習菩提心,先由平等心起

那應該如何修習菩提心呢?我們可從彌勒菩薩傳無著菩薩的「因果七訣」發心方法與文殊菩薩傳龍樹菩薩的「自他相換」發心方法這兩個傳承說起。首先介紹因果七訣發心的修行方法,所謂因果七訣就是:知母、憶恩、報恩、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這七個修行過程中,前者為後者的因,以修行前者而順勢生起後者,循序漸進的發起菩提心。然而,修行菩提心是極其艱難的,所以在沒有進入以上因果七訣的修行之前,首先又要修行平等心。既然眾生追求快樂,不願受痛苦折磨的願望是毫無分別,所以修行者要以平等心對待。

平等心佛學上有的翻譯成「捨」,這裏我們還是沿用「平等心」這個較通俗性的說法,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為甚麼要先修行平等心呢?就像在田野上播種,只有之前把田地整平,將來才能利於播種。同樣的道理,欲在心田播下菩提心的種子,亦需要先把心田修理好。但即使如此,對於一般人来講,要生起這樣的平等心也是極其不易的,因為我們說的是要面對一切眾生的平等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對親人至友偏心貪執,對敵人是嗔恨無比;對於非敵非友的人,則是與己無關,漠不關心。其實,我們可以通過理路邏輯推理的方式去思索:我們不應該對某些有情生起嗔恨,亦不應該對某些有情生起貪執,也不能對某些有情漠不關心。因為一切有情都希望得到快樂,不願意受到痛苦的意願是相同的呀!因此,以平等的心態對待一切有情才是正確的思維。雖然說首先應該以一個非敵非友的中性對象來思惟平等心,這樣比較容易入手;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對於這樣的非敵非友的中性有情,想起他(她)們既沒有傷害我也沒有利益於我,我也不必對他(她)們有甚麼貪念或嗔念。出現這樣的念頭,必定會是修行平等心的最大障礙,不能把這樣的心態誤認為平等心。

我們可憶念在無始的輪迴中,他(她)們或曾為親人,對自己關愛備至;亦或曾為敵,傷害過自己;所以在過去的無數輪迴中,既有恩情亦有傷害是相同的,在此生中既無恩德亦無傷害也是相同的。因此,不能偏執於曾經的親情而產生極端的貪戀,亦不能因為曾經的傷害而產生極端的仇恨!盡量的生起平等對待的心態。然後,面對自己的至親至愛的人,思惟他(她)們現在雖有利益於我,但是在過去世中亦或曾無數次的傷害過我;因此亦不能以曾經的利益或曾經的傷害為理由而或貪或嗔,而應平等的心態對待。然後再對自己的敵仇者,思惟他(她)們現在雖然是與我為敵,傷害了我;但是在往世中或曾對我恩重如山,因此亦不能因為現在的傷害而仇恨在心!而應該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如此對三類不同的人,進行反復的思惟,然後轉向眾生而修行,思惟現在自己認為親或敵、遠或近的關係,不過是因為此生中或有傷害或有利益的緣故而已。現在的仇敵,在過去世中曾經餵養過你的奶水可能勝過江河;現在的親友,過去世中曾經砍斷過你的頭或許堆積如山,在來世中亦可能或敵或友⋯⋯怎麼能夠以此生的一點傷害或一點恩情而決定親與敵、遠與近呢?自己就連在夢中也不願受到痛苦而希望著快樂,同樣的道理,一切眾生也是希求快樂,願離痛苦。因此不能對某些人嗔恨或對某些人貪戀,一切皆宜平等的心態對待。


七訣因果第一步:知一切生曾經為

嗔與貪無始以來不僅是令人生起痛苦,而且阻礙利益他人的平等心,是修行獲取解脫與一切遍智的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因此,不受貪嗔的左右甚為關鍵。思惟親情而生起愛心的觀修,在悅意慈的修行過程中不是需要如此觀修嗎?為何這裏一直講對親友不要貪戀呢?所謂凡夫對親友的愛執,普遍都是一種貪欲,應該摒除。觀修知母憶恩等是為了對眾生能夠生起不受貪執污染參雜的悅意慈,所以要有所區別。

平等心的修行之後,接下來就是七訣因果中的第一環節修行知母,所謂知母:就是要認知一切眾生曾經為母。對眾生生起曾經為母的意識是極其不易的,首先要思惟自己有無數的過去世,生命輪迴相續。就像昨天的一些想法,今天我們可以回想起來,這是因為心識相續的原因;同樣的道理,孩童時代的事情依然可以在年老時回憶起來。嬰兒剛剛生下來,不用人教就會本能地尋找母乳,這是前世串習的本性;同樣剛剛生下的嬰兒所具有的心識其因(近取因)源自前世的心續。以此類推,生命沒有一個開始的起點,這就是無始的輪迴。認識到自己曾經無始的輪迴投生,就應該以理路思惟,此生的母親在過去世中必定也曾經為母,因為您我都在無始的輪迴中。如此恆河沙數的投生中,難說不曾投生哪一道生靈,因此難說哪一個生靈不曾為母。所以在無始的輪迴中,必定曾經胎生無數,每次投胎出生就有一位母親。與今生今世的大恩母親一般,每一世的母親同樣的恩重如山。每個人的生命中,至親至愛的莫過於母親,胎中十月之恩,自不待言!一朝出生,萬般慈愛,千百呵護!母愛之偉大,母愛之無私,其恩德難以用言語表達。同樣的道理,無法計數的生命輪迴中,有無法計數的母親,我們常說的如母有情遍於虛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應該以這樣的邏輯思維,認識一切眾生曾經為母。下期我們會繼續講授餘下的六訣。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a0%bc%e8%a5%bf%e9%98%bf%e6%97%ba%e6%b4%9b%e5%8d%93%e6%b3%95%e5%b8%ab/" title="Posts by 格西阿旺洛卓法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格西阿旺洛卓法師</a>

格西阿旺洛卓法師,於1989年出家,拜格西益西熙饒為師,開始學習藏文及初級佛經儀軌的誦讀。1994年初,前往南印度,求學於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洛色林佛學院,師承大善知識格西朗嘉旺欽、格西耿頓索巴、格西丹巴曲佩等,學習佛學五大論,於2010年圓滿畢業,2013年獲格西學位。2014-2015於上密院師承嘉丹仁波切與格西柯主努桑,修學密續。專欄名稱:來自天竺的佛音。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