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跟出家人打交道,有的人是出於一種貪心,跟佛法不相應,到底是甚麼狀況?--明海法師開示「佛教的規矩」(二)

(續上期)

第二點,在家居士不要想著,當然更不要在行為上去跟師父結拜盟兄弟。也許你跟某個師父打交道久了,很認可他,甚至有點喜歡他,但是不要這樣。我知道,我們河北這個地方世俗中有這樣的習慣,哪怕在獨生子女政策以前,家裏兄弟姐妹很多,還要外面再延伸幾個把兄弟、乾姐妹。和出家人之間不要這樣。甚麽意思呢?這等於說你想把這個出家人拉得還俗了。他是師父啊,你想跟他結拜把兄弟!當然你要是女眾,甚至想跟男眾師父有這種結拜關係,甚麽乾姐弟、乾兄妹,那就更離譜了。這也是一種關係的庸俗化。

我自己觀察和感受,發現有的在家居士跟出家人打交道,自然地都是想把出家人拉回到一種在家人的生活軌道裏。很多人是不自覺地,注意,不自覺地。因為你就在那樣一個習性,那樣一個思想境界,那樣一種行為模式,那樣一種生活氛圍中,所以你不自覺地希望出家師父也能跟你一樣。也許還有些在家人,他信佛以後也相信輪迴,相信因果,他想我這輩子努力修行,同時還跟某個出家人結拜,這等於在銀行裏有筆存款,未來生還可以受用。這種想法都是一種貪心,跟佛法不相應。這樣一個趨勢下,出家人沒有教化了在家人,沒有把正法贈與在家人;反過來呢,在家人把世間法贈與了出家人,那就顛倒了。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點,不要有與出家人結拜盟兄弟的想法和行為。

第三點,也與第一點有關,就是我們在家人跟師父之間是學生與老師,是佛法修學的關係,假如淪為一種世間的親朋好友的關係,就會有第三點和第四點的毛病。第三點是甚麽呢?有的在家人有時候會請師父介入一些世俗的恩怨,這叫「扶親滅仇」。請師父幫助我們的親人,請師父幫我們打敗仇敵,或者讓師父介入世俗的紛爭。這個紛爭,有可能是經濟利益的,有可能是人身安全的,有可能是家族的,有可能是戰爭。這種邀請介入,對出家師父是不妥的。我們在家人不要試圖把師父拉到這種世俗的鬥爭中,讓他站在你這邊。為甚麽呢?因為出家人受菩薩戒,從菩薩戒的立場出發,所有眾生都平等,在出家人這裏沒有怨、沒有親、沒有仇。你跟這位師父關係很好,但你的頭號敵人在師父眼裏,他也是眾生,也需要教化和幫助。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假如我們跟師父之間形成那種很庸俗的關係以後,有時候會托師父幫我們帶東西,介紹生意,或者發展人脈,這些請托都是跟出家人的戒律要求很不相應的。出家人有一個小小戒,就是通常情況下,出家人不給人捎東西。捎包裹,特別是捎信,都不妥。大家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對我們出家人的要求是不是非常智慧呀?他是在保護我們。因為你從一個人那裏把一個包裹遞到這邊,誰知道裏面有什麽;你捎一封信,誰知道信裏說了甚麽?

進一步地,利用出家師父這種神聖資源去發展一些世俗的業務、貿易往來,這些都非常不應該。有時候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會跟他們這樣講:「你知道嗎?我是給釋迦牟尼佛打工的,你現在等於要使喚釋迦牟尼佛的工人,那你要開多少工錢哪?」我不是要他出錢啊,我是開玩笑,意思是這是無價的呀,而且你要找釋迦牟尼佛去,跟他討論一下,這是第四點。

在社會層面,目前我們國內加強治理佛道教的商業化。在過去十幾年中,有的地方經常會有一種概念,叫「宗教搭台,經濟唱戲」,把宗教場所、出家人,當成了其中一種發展經濟的方式。其實佛教的寺院、出家人有他特殊的社會功能,他所能發揮的作用,遠遠比單純地發展經濟更加重要。大家可以想一想,現在的社會,大家面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公信資源衰減」。社會要正常運轉,人和人之間、人和集體之間、集體跟集體之間要有起碼的信任,這叫公信。這個公信,社會學有一個詞叫「社會資本」,就是我們社會正常運轉和發展的本錢。這個本錢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打個比方,你們去坐高鐵,買的票是早上八點開車,通常情況下,它頂多只有一兩分鐘的誤差。注意,這就是一種信,因為你相信它不會晚半個小時,更加不會晚一個小時。我們互相之間簽合同做買賣也是一樣的,它也有起碼的信任。

這種公信資源的衰減表現在哪裏呢?你們的感受應該比我更加豐富、更加真切,就是你感覺現在不敢輕易相信一個人,是吧?做點甚麽事,跟某個人合作要非常小心,要有很多的了解,要有很可靠的介紹和擔保,你心裏覺得很累。可能你這種謹慎有很多慘痛的教訓在前面做鋪墊,讓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對合作的人信任衰減。我們到商店買東西也是一樣,總是會懷疑它的質量。買吃的,懷疑它的斤兩、食品安全,心裏沒底。這也是公信資源的衰減。

公信資源衰減以後的其中一個結果,你們注意到一個現象沒有,就是有些產品為了強調自己可靠,會號稱是「古法」。喝一個茶葉,我這是古法做的;要燒的香,我這是古法做的;去買紅糖,也說我這個是古法⋯⋯怎麽一下子古法都冒出來了?過去那麽多年沒聽說呀。還有我們以前也比較多見到的「祖傳」,特別是在醫療領域,某個藥、某個治療技術是「祖傳」的。這都是信任衰減以後的一種反映。你也會發現社會上各個領域有越來越多的排行榜,學校有排行,某種產品有排行,各個組織有排行。當然這裏面有利益的推動,也有人們在眾多組織、產品中,如何去辨別真偽、優劣的問題。他沒有抓撓,所以這樣的排行就應運而生了。這也是公信資源衰減的一個表現。

佛教所要發揮的特殊的社會職能之一,就是要修復、增長人與人之間、人對物的這種公信資源。這種公信資源,從根本上講,要建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良知,每一個人行為的自律和提升上。僅僅靠法律來維持,會很辛苦,很累,而且也阻擋不了它衰減的勢頭。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