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二零一三年元旦來臨前夕,我請了幾天假回馬來西亞探親。
約好我的雙胞胎姐姐,一同驅車返回久違的家鄉──金馬崙高原(Cameron Highlands)。我們倆,一個出家近十年,一個出嫁也近十年,懷著的卻是一樣雀躍的心情。車子沿著山路蜿蜒而上,一路奔向那令我們留下許多少年時美麗回憶的山鎮。
以前,住民和遊客只能從打巴路(Tapah Road)打道上山,自從銜接怡保和高原的高速公路通行後,上山便變得方便快捷了。然而,這卻使我懷念起那狹小彎曲、崎嶇顛簸的山路。在那路上,不只能享受蒼翠的漫遍雨林,沿途還可光顧土著在自搭的茅棚中販賣山裡採集的榴槤、臭豆、竹筍、蕨類、山胡姬……途中還有一道瀑布,清涼的山水,讓身心得到一陣小憩。
我明白,人總不能活在過去的回憶裡,但站在時間的長河中,回憶總比赤裸裸的現實來得美好。
翌日,我們跟隨父親去菜園,忽然很想到藍谷茶園(Blue Valley)走一趟。記憶中的藍谷茶園盛產錫蘭茶,是個印度採茶工人聚居的村莊。茶山四面八方起伏環繞,早晨霧氣將散未散之際,似藍猶綠的茶海隱約在雲霧中,誘發出一種令人嚮往的靜謐。中午和傍晚時分,茶廠會響起一陣「嗚-嗚-」的訊號聲,聲音在山谷間迴蕩,採茶工人就知道午飯或放工時間到了。
懷著舊記憶來到村莊,我恍如到錯了地方。眼前,茶廠的舊址已成廢墟,印度小學拆除了,百多戶人家的房子也沒了。野草叢生處,一間簡陋的,由鋅片蓋成的雜貨店零星殘存。少年時,在菜園工作累了,爸爸就會到店裡給我們買冰汽水,或者鮮能嚐到的冰淇淋。別輕看這間小店,它是附近菜農的「充電站」,舉凡園裡需要的電池、鞋子、雨衣、帽子、工具,或勞工們需要的乾糧、佐料,還有小孩們百吃不厭的零食,店裡都有售賣。
我一眼就認出雜貨店的老闆,他當然認不得我。問他:「大家都走了,為什麼您還在?」他說:「附近的人需要我,需要這間雜貨店。」目睹昔日的熱鬧和今日的荒涼,他的眼神少了過往的自滿和傲氣,多了一抹掩飾不了的落寞愁緒。他續說:「發展商已將整個村莊收購下來,準備建樓房、蓋酒店。」除了蔬果以外,茶葉出口是金馬崙的經濟命脈,亦是印度人在這裡謀生的出路。而今,往昔茶葉製作過程中散發在空氣中的醇香,就跟茶農和印度人的前途命運一樣模糊。
我用相機拍下路邊的一列松樹。經過這排樹,小木橋就在前端;小木橋那頭,便是我年少時家裡的菜園了。如今再見,不知何時會重來?
村口有一座小印度廟,廟裡供奉著一尊馬頭人身的神像,感謝祂在藍谷茶園興衰的漫長歲月裡,給村人心靈的依怙。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論他們何去何從,深心祝福他們現在生活安穩、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