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四大皆空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說:「我實在沒辦法接受佛教的道理,叫人家『酒、色、財、氣』,四大皆空,我是凡人一個,怎麼可以做到四大皆空啊?」

我聽了,不禁失笑:「誰告訴你四大皆空是酒色財氣啊?…… 四大,其實是指

『地、水、火、風』,那是構成物質現象的四種元素!」

洪丕謨在《佛家的生活》一書裡,這樣形容「四大」的性質:

「地性堅硬、水性潮濕、火性溫暖、風性流動。如果世界上缺少了這『四大』,那就什麼有形物質的『形』 都構成不了。比如一個陶罐,它的前身由泥製坯,這泥又不能太乾,要有一定的濕性,陶坯製成以後,還是放進窖裡燒製,離不開『地、水、火、風』 四大。」

而「空」的意思,也並非「一無所有」的空,而是指,事物既然由四種元素所構成,在各種因緣條件的組合下才得以出現,那即是說,它本身並非一個獨立的存在,它的出現必須依賴其他條件的存在,而條件的不同情況,亦會影響到它呈現不同的生存狀態,不同程度及以不同方式組合的「地、水、火、風」,會令事物出現不同的狀況,事物沒有其獨立及永恒不變的自性,而是隨所建構的因緣條件而轉變其性質,這就是說事物是「空」的意思,而不是說「空洞無物」。

其實,這個「空」的觀念,如能細加體會,應用於日常生活,實在大有益處。

舉例說,當我們遇到一些喜歡自吹自擂的人時,心裡說不定會感到很厭煩,但當細心分析一下,這個人為什麼會喜歡自吹自擂?答案可能是源於自卑而衍生的自大心理,或怕被別人看輕而故意自吹,又或是自視甚低因而要掩飾內心的恐懼等等;因為,真正有自信、自尊自重、對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反而不用靠自吹自擂以求得到別人的尊重、以撫平自己那顆虛怯的心。再探索下去,自卑的源頭,又可能源於成長期的一些負面經驗,父母、師長或朋輩對自己的看法等等;這樣,當你層層分析,看穿了「自吹自擂」原來有著這些背景組合,即是說,「自吹自擂」其實是由個人的歷史、心態等組成;而一個人當有了這些背景、心態,說不定都一樣會變得喜歡「自吹自擂」,由此可透視「自吹自擂」這「空」的本質:它的產生無非只是由其他事物導致的。當你這樣想時,便會對「自吹自擂」的人多了點諒解,也不再那麼反感了。

又如,情緒病者常常有一個誤解,由於情緒病一般復元較慢,患者很容易便以為,自己永遠不會康復,永遠會受著情緒病的折磨、困擾 (當然這也導源於患者偏執的思考模式);但只要明白,情緒病的來由,也無非因為眾多因緣和合而成,如長期的壓力或負面思考,導致大腦生化的變化等,因此只要去除形成情緒病的因由 (如改變思考方式、令大腦生化發生轉變),患者便會漸漸康復。從這個角度看情緒病,可知其本質其實也是「空」的,只是由多種因素構成,一旦因素不再存在,情緒病也會消失。能夠用「空」的觀照去理解情緒病,患者內心,自會稍減壓力了。

其實,即使沒有患上情緒病,我們的情緒,豈非也是「空」的?情緒來時,不管那是憤怒、喜悅、焦躁等,便如一陣波濤,把我們掩蓋,令我們不期然受它的控制,做出一些平時未必會做的行為。但情緒過後,我們又如同回復平靜的海面,剛才的喜怒哀樂也如風雨過後,消失得無影無踪。情緒每每受外來刺激,再加上我們自己的修為而產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可見,情緒也不免是內因與外緣和合的結果,來時既可以激烈得讓人手舞足蹈、撕心裂肺,去時也可以就此消弭於無形,捉不住、摸不著。明乎此,當內心再有情緒生起時,我們便知道,其實毋須服膺於情緒的操控,情緒也無非是在某個時空裡因緣際會的一個偶然的感受組合,因緣條件一改變,情緒也就跟著改變,這就是情緒「空」的本質。所以下次,當情緒再度大駕光臨,如能即時覺察,明白「情緒是空」,毋須受它的擺佈,已是修行的一大進境了。

或許,修行對許多人來說,是太過「超世絶俗」之事,但放眼這個塵世鬧市,「空」的觀照,一樣大派用場。就好像今日人人關注的樓價問題,其實,樓價的本質也是「空」的,樓價趨升,背後無非也是一些因緣條件作祟,包括求過於供 (今、明兩年住宅落成量只得一萬四千和一萬一千,無法滿足每年約二萬的單位需求)、超低利率、資金氾濫造成人們希望追逐資產來保值、金融海潚的餘悸令不少投資者寧買「磚頭」,加上香港投資移民的制度等等 (據統計,豪宅每四間便有一間是國內人士購入的),這些因緣條件一天仍然存在,樓價仍然只會有升無跌。什麼樓市已到九七價,什麼泡沫快要爆破等,都不會是樓市下跌的原因,高昂的樓價,就靠著上述種種因緣條件支撐著。要樓價跌,除非這些因緣條件不再存在,如樓宇的供求恢復平衡,或銀行加息幅度令到投資樓市的利潤不再吸引等,則樓價趨升的現象才會有所改變;而政府出招,既然沒有針對升市的因緣條件,也就難怪無法把樓價遏下去了。所以,最重要是了解樓價是「空」的,升的樓價是「空」,跌的樓價也是「空」,來來去去,只有因緣條件在其中。

「空」,並非空無一物,反而因為「有」因緣條件的左右,而令到事物變化萬千,而「空」也因此含有永非恒久實在的意思。懂得事物的「空」性,明白事物的「空」性,就毋需執著眼前境界,但知因緣條件的變動,一切都將事過境遷。最重要是能洞悉前因後果,將之靈活運用,掌握趨勢變化,知所進退,得時不用沾沾自喜,失時也毋需忿忿不平,但知得與失各有其因緣,因緣一旦變化,得失自會跟著轉變,如此便能游乎得失之間,逍遙得失之外,隨緣自在,心地清明,毋需固守執著,樂得欣欣然一片坦蕩蕩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