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四十二章經》始來漢地,甘露法水潤澤蒼生——菩提人間(四)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原典

佛言:「覩天地念非常,覩山川念非常,覩万物形體豐熾念非常;執心如此,得道疾矣。」佛言:「一日行,常念道、行道,遂得信根,其福無量。」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名自有名都為無,吾我者寄生,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佛說四十二章經》T17n0784_p0723a16-21

觀世間萬象皆是無常,唯有觀自性即是菩提。若有這樣的知見,學佛的人便踏上見道之路。上述引文出自《四十二章經》,東漢時期由迦葉摩騰及竺法蘭譯出,二人都是當時天竺高僧。

東漢後期政局動盪,人心不安。就在這段時期,宗教走進社會各個層面,廣布其教義,宣稱能安頓人心。就在這環境之下,佛教和道教出現了一定的矛盾。

有說於東漢永平十四年的一次驗道大會(另一說稱為比法大會)中,到了某一環節竟然引火焚燒佛道兩種經書。結果佛經絲毫無損。迦葉摩騰隨後在大眾前說出一偈語:「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山嶽嶸。法雲垂世界,善種得開萌。顯通希有法,處處化群生。」意思是佛教之氣度之寬宏、智慧之廣博、光明無礙,非其他宗教所能想像,亦無可比擬。

迦葉摩騰,又稱攝摩騰、竺攝摩騰、竺葉摩騰、竺摩騰,出生年不詳(大約1世紀),中天竺人,當時佛教高僧。摩騰迦葉是婆羅門種性,自小博通大小乘經典,年輕時曾到過西天竺小國講說金光明經,令其因此免於刀兵之禍。

迦葉摩騰來東土因緣乃於公元64年。據說東漢明帝劉莊曾夜夢金人,群臣指金人為佛。明帝於是決定派遣使臣往西求佛法。西行求法的使臣團隊包括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八人。他們到了天竺毗鄰的月氏國,遇上正在弘法的天竺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於是懇請二位來漢地傳法。

一行人護送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以白馬馱著佛經及佛像等穿越沙漠東還,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回到洛陽,便安頓兩位高僧先住在鴻臚寺中。相傳迦葉摩騰帶來的佛像,形相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模一樣,漢明帝更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台供養,佛教經典收藏在蘭台石室。第二年於城西雍門外建造精舍,讓迦葉摩騰二人居住及譯經的場所,即是現在洛陽市的白馬寺,四十二章經正是第一部翻譯出之經典,是佛教傳入中國並譯經的開始。

落筆之時,筆者正在土耳其,行程中包括東南部地區,當地導遊指出路線中有好幾段是過去絲綢之路的路段。幾天下來,雖然只是六月,未曾正式進入夏季,身處古米索不達米亞平原,室內室外的氣溫皆達攝氏38度以上,更曾試過升上41度!而且非常乾燥,不知相對濕度多少,對體力頗有挑戰。站在高處望向山下的現代絲路,心中不知人間何世,想像過去各時代西來的祖師大德們穿越沙漠,攀過高山,為傳佛法穿越萬里,無懼辛苦,將佛像佛經等帶來中土,還可以翻譯到中國文字讓法水東流,滋養我們的身心,實在肅然起敬。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