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說、善行、善斷!談《阿含經》之轉大法輪

(圖:網上圖片)

大年初一向師長拜年,師長祝福語中有一句「轉大法輪」。聽到這句期許的祝福語,心臟當下跳漏了半拍。想想來到香港今年剛好十年了,頭一次聽到令人新鮮而又沉重的新年賀詞,著實令筆者不知所措。以前就讀佛學院時,師長教導同學與同學之間,不可直呼其名,在法名後必須加上「法師」二字,就連師長或教務長稱呼學生,也一併相同。來到香港,簡單扼要對出家人的稱呼,有時在法名後加一個「師」,或是取二字法名中一字,再加上一個師字。多數是無法適應這種叫法,因為這實在是與過往自己所知所學背道而馳。當然,筆者也好奇經典中,有無直接說明,如何才稱得上「法師」的這個稱謂?

在《雜阿含經》第二十六經[1],佛陀說到:「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能引導他人觀察五蘊,對五蘊生起厭離、不再執著,遠離他的束縛而解脫的人,就可稱為法師。釐清了「法師」一詞,心中難免納悶,難道口頭的引導眾生觀察五蘊而放下對五蘊的執取,就是名副其實的法師了嗎?

關於這點,根據在《增支部》的《邪命外道經》[2]中記載,有位外道弟子前去尊者阿難住處,詢問阿難說:「大德阿難!何人之法是善說耶?於世之中,誰等是妙行者耶?於世之中,誰等是完成者耶?」外道詢問尊者阿難,誰是這世上最善於說法之人、哪些行為是善的行為、而誰又是徹底完成善行的人呢?一般聽到這樣的提問,難免會預設,阿難尊者的回答一定是「佛陀」。然而出乎意料的,尊者的回答是:凡是能教導別人斷除貪、瞋、癡的法,這個人就是善說法的人;能讓世人斷除貪瞋癡的行為是最好的善行;徹底斷了貪瞋癡的人,是善到者,也可稱之為善逝。阿難尊者的不讚歎自法,不誹謗他法,不雜私見而說義理,也令外道弟子信服,最終捨棄原本的邪見,皈依佛教。

透過以上的經典,要擔當「法師」二字稱呼,卻實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在現實世間,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想要成為一個圓滿的修行者,的確不該只是停留在說說而已。在傳遞、分享佛所說的法中,除了令眾生慢慢放下對於身心的執著,自身也必須腳踏實地的實踐,不時檢測自己現在所修所學的法門,有沒有讓自己的貪瞋癡煩惱減少。難怪佛門泰斗星雲大師自始都希望大家稱呼他為「大師」,因為他認為「大師」是菩薩的意思,自謙自己尚是發心菩薩。[3]以上是筆者對自己新的一年,新的期許。


[1]《雜阿含經》卷1(大正2,5c9-19)

[2]《增支部經典》卷3(南傳大藏經19,310a10-313a3)

[3] 星雲大師《僧事百講•叢林制度》〈第七講 佛門稱謂p.148〉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