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報」何時降臨你身上?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簡略說明了佛教的善惡內涵是有終極理想的面向,與世俗的道德善惡觀念有根本的不同,然而佛教在世間,對於世間所期許的善惡模式擔當著融攝的角色。這裏,嘗試再為大家略說佛教對世間善惡所給予的定位,以及實際應用的可行性。

按聖嚴法師的分析,佛教有關善惡的說法,在佛經的記述中可以找出幾百種情況,而這些情況都表示善與惡有著種種鮮明的相對性質,以下僅列五點來說明:1.從因果來判斷的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的公平觀念;2.從因緣現象分析的善因會有可能遇到惡緣,反之亦如是的現實問題,以提出必須增加善因緣,避免製造惡因緣的環境因素;3.以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的人物因素;4.以善知識所用的法為善法,惡知識所用的為惡法的方法因素;及5.以遵行善法生善道,行惡法生惡道的相對界趣果報論,以回應世間善惡行為的因果期盼。如是善與惡在佛教經典裏大都相對而立,界線分明。

在漢譯佛典中,善惡因果的描述早見於西晉時翻譯的《大樓炭經》,及後來東晉與隋朝的異譯本《長阿含經》之《世記經》、《起世經》及《起世因本經》已有說明善惡業對於一期生命完結後,下一期生命所生界趣的決定性,主要是作善因將來能生天享樂,作惡因則會生往地獄受苦的鮮明對比。至於現世的禍福,有《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南傳的《小業分別經》、中阿含《鸚鵡經》等所述的種種業因與果報的情境,如聖嚴法師所說,可以找出很多。我看大部分都連貫著五戒、十善、十不善業來作分析,以身、口、意的所作為因,以種種苦樂報為果。

可是,這些强調貫穿三世的因果效應,在現實生活中,往往變得模糊。筆者接觸過很多朋友,都有著一般人的想法,正如電影《無間道》裏面黃秋生講的一句對白:「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深刻諷刺了現實的殘酷、人生的無奈,往往令人大嘆:「好人難做!」這正是一般人對現實的評價,經過電影故事形式的反映,更加引起共鳴。對於因果報應的原理,以及「若然不報,時辰未到」的講法,只是一種心靈上的安慰而已。下一世的生命,遙不可及,有誰能清楚知道!筆者亦接觸過一些佛教的朋友,發覺有些自言學佛多年,但每當說及自身不平的事時,大多控訴別人的缺失才是造成他們苦惱和憤慨的原因,完全忘掉了教義所宣的「通於三世」、「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等的義理。也許這種矛盾,根植在各人的心靈深處,經現象和境遇不斷强化。為了解開這個矛盾,佛教是否只有藉著信念,寄望將來,才能按捺住憤憤的不平?才能安撫受創的心靈?筆者從一則故事中,發現佛教對心理紓解的妙用。

一位對現實不平,對善惡報應充滿疑惑的人士,向那位他尊崇為德行極高的師父請教,以下簡單地列出他們的對話:

善良人問:「何解像我這般善良的人,還會經常感到痛苦,但惡人卻活得好好的?」

師父回答:「人內心有痛苦,心裏一定有和這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相反,若心內無惡,根本就不會感到痛苦。你還經常感到痛苦,證明你內心有惡,還不算是個善良的人。那些你所說的惡人,也未必是真正的惡人。」

善良人很不服氣地說:「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怎會是惡人呢?」

師:「你內心有苦,即內心有惡。你說出你有哪些痛苦,我來告訴你內心存在著哪些惡。」

善良人說:「我的痛苦很多!工資收入很低,住房不夠寬敞,感到有『生存危機』,令心裏很不痛快,希望盡快改善現狀;而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甚麼文化的人,竟然能活得輕鬆,我不服氣;像我這樣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每月就這麼一點收入,實在是太不公平了!還有我的家人不肯聽我的勸告,……」

就這樣,善良人向師父述說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師父點頭慈祥地微笑,說:「你目前的收入已足夠養活你自己和家人,你們有房屋住,不至流落街頭,只是面積小一點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為這些而感到痛苦。可是,因為你內心對金錢和住房有貪求心,所以就感覺苦。這種貪求心就是惡心,除去了,就不會因為這些而痛苦。」

「社會上一些根本沒有文化的人發財了,你感到不服氣,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種惡心;

「你認為自己有了文化,就應該有高的收入,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惡心;

「把有文化對應高收入,這是愚癡心,因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錢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種惡心!

「你的家人不聽你的勸告,你感到不舒服,這是沒有包容心。雖然是你的家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甚麼非要強求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和你自己的一致呢?不包容使心量狹隘,這也是一種惡心!」

師父繼續微笑著說:「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癡心也好,心量狹隘也好,這些都是惡心。因為你的內心存在著這些惡,所以你就有和這些惡相對應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將內心的這些惡徹底去除,那麼你的那些痛苦也會煙消雲散。」

「要用快樂和滿足的心態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應當想想你根本不會餓死和凍死,而那些富人雖然也有錢,其實也只是沒有餓死和凍死。你應當看到,人是否快樂,並不取決於外在的財富,而是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把握生命的分秒,用樂觀、安詳和勤勉的生活態度來代替原來的貪求心,你的心就會漸漸快樂起來。

「社會上沒有文化的人發了財,你應當為他們高興才對,要希望他們能夠具有更多的財富、擁有更多的安樂才對。別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樣開心;別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樣難過。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善人!而你現在的心因別人的財富和安樂超過自己就不高興,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種很惡的心,要堅決去除!用隨喜心來代替嫉妒心!

「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超過別人,就自以為了不起,這是傲慢心。常言說『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會對自己的不足視若無睹,因此看不到自己內心的種種惡,無法從而改過遷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進步之門。此外,傲慢者常常會有失落感,漸漸會有自卑感。只有虛懷若谷的胸懷,內心才會感到充實和安樂。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凡夫不識因果,是愚昧的表現,只有勤學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萬事萬物的因果關係,才能內心明亮,知道如何取捨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只有這樣,才能從黑暗走向光明,從窘迫走向安樂。

「一個人生活在世上,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即使是自己的親屬,也不要生起強求心,要隨緣自在!永遠用善良的心幫助別人,卻不要貪圖或強求甚麼。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又怎會有痛苦呢?」

師父說完這些話,善良人久久無言,熱淚盈眶,積壓已久的委屈一時間因醒悟而消解。原來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惡人! 如果自己內心沒有這些惡,又怎麼會有苦呢?」

這則故事所要對治的是心念,當一個人的心念改變,境遇對這個人的影響力便會隨著轉化,也許境遇依然,但心情已經不一樣了。先找出心結和情緒的來源,再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事情,從負面的思維轉向正面的想法,便會發覺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糟糕。這方面和心理學對應焦慮和抑鬱的認知治療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佛教的因果義理,是種善因得樂果,作惡因得苦果,亦說果報是屬於無記性質的(即果報本身不含善或惡的性質),只會引致苦或樂的覺受。然而苦樂的感覺是可以由心念的改變而轉向的。當明白快樂不必來自擁有「高、富、帥」等的外在因素,而是來自對事情的看法和內心的調適,善的心念可以代替惡的心念,這樣即使在現世,也可以轉苦為樂。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