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唱活古雅文化──與「西藏民謠天后」一席話

留意佛曲或心靈音樂的人,大都認識葛莎雀吉(Kelsang Chukie Tethong)。從2000年開始,她陸續推出了若干張佛曲唱片,廣受中外好評,被譽為「西藏傳統民謠天后」。這位藏族婦女,是怎樣踏上「國際星途」的呢?最近,她來香港參與「噶瑪巴900周年慶典」閉幕禮演出,筆者有機會和她閒聊一陣子。

少小離家 學而優則演

葛莎雀吉1956年出生於尼泊爾的一個藏族音樂世家,母親是歌者,叔父會作曲,還有許多熱愛音樂的親人。她自小耳濡目染,對音樂也興趣盎然。她才7、8歲時,印度達蘭薩拉的西藏表演藝術中心(Tibetan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TIPA)來到其家鄉挑選有潛質的學生,招攬了她和姊姊入學。

於TIPA學習了傳統戲曲及樂器11年,葛莎雀吉深受兩位曾任宮廷樂師的老師賞識。她雖然曾一度離校,但在前述其中一位老師的鼓勵及協助下,又繼續深造。正當師生希望合力弘揚傳統文化之際,老師卻不幸撒手人寰。於是葛莎雀吉更加下定決心,繼承老師遺志。1996年,她開始踏上舞台。從此經常於藏傳佛教高僧的法會或慶典獻唱,並往返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墨西哥等地演出。

2002年,台灣舉辦了一場比丘尼會議,葛莎雀吉應邀前來表演,因此被台灣唱片公司看中,為她推出中文包裝的唱碟。她的歌聲正式進入華人社會,大受歡迎,陸續出版更多唱碟。

歌頌傳統 唱活文化

葛莎雀吉孜孜不倦地四出演唱、錄製唱片,是在發甚麼「明星夢」?不,她夢中不僅只有自己一個,而包括了所有同胞。她表示,藏族文化現今正在沒落,自己身處於老幼兩代之間,有責任成為溝通兩代的橋梁,傳承民族文化,故堅持身穿藏服、唱出純藏語的傳統樂章。她認為這是一種保存藏族文化的方法。

「妳認為藏族文化如何流失呢?」筆者追問。

「活在印度的藏人,語言、行為、生活習慣變得像印度人;活在美國的,則變得像美國人。更糟糕的是道德水平下降,變得不太樂於助人。例如,過往社區內有人出遠門,都會主動到處問鄰居,有沒有甚麼要幫忙帶過去或帶回來,但現在已很少人這樣做。」

筆者說:「那不是變得和我們這些『現代化社會』的人一樣嗎?我們充其量只會關心自己的親戚,可不管別人怎麼樣。」

葛莎雀吉微微點頭。她覺得,透過不同媒體傳播藏族歌曲,藉此保護及向世人介紹西藏文化,是她唱歌的最大價值所在。

虔信佛法 自利利他

葛莎雀吉在學院並非專門學習梵唄,但由於佛法是西藏文化的根本,故其所學樂曲,許多都與佛法有關。作為虔誠佛教徒,她演出時既會唱沒有宗教色彩的民歌,也會唱經文、道歌、真言、讚頌、祈請文等佛教內容。

「我唱佛曲時,腦內並非想著文化問題,而是祝福聽眾。每首我唱的經咒,都會先請法王、仁波切口傳並給予加持,把祝福轉送給聽眾。」她認真地說。

葛莎雀吉還提及,藏族婦女能站在舞台上唱歌,是很好的事。因為佛教中有出家也有在家弟子,有男也有女,這體現了佛法平等的觀念。任何身份和性別的人,都可以修學佛法。

「那麼,現在藏族社會男女平等嗎?」筆者順道一問。

葛莎雀吉:「我認為是的。」

葛莎雀吉形容佛法乃其生命的一部份,啟發她無論開心不開心,都是無常、都會過去,情緒不置陷於極端;幫助她保持冷靜清明,控制貪瞋煩惱;讓她了解因果業力,懂得愛護眾生,成為更好的人。她深信只要積極行善,一定可以締造美好的將來。「如果沒有佛法,我的生命將會不堪設想。」她笑言。

葛莎雀吉的嗓子甜美,音域廣闊;抑揚頓挫,揮灑自如。發行首張專輯《度母化聲》時,即受到歐美高度重視。國際音樂雜誌“Global Rhythm”評論道:「葛莎雀吉是西藏最傑出的民謠歌手,她甜美溫柔的歌聲成為維護西藏文化最強而有力的聲音。」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